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20]

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20]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认定办法的通知》(皖农工办〔2019〕18 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 2020 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认定工作的通知》(皖农工办函〔2020〕63 号)等文件精神,在各地自主创建和自查自评的基础上,省级组织现场复核,认定合肥市肥东县众兴乡华光社区等 295 个村为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郭营村位于插花镇东北部,由11个自然庄,21个村民组构成,全村1100户,人口4871人,土地5444亩,村部设在郭小庄,一个党总支,下分3个党支部,党员75人,郭营地理位置优越,东临亳州市的利辛县,北有茨淮新河,西靠阜蚌路,交通便利,土地平坦肥沃 ,是投资创业的绝佳村落,村民纯朴善良、勤劳敬业,有党的富民政策,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我村组成了以支部书记李西亭为组长的学习小组,制定了学习计划,在学……。
  闸南村位于插花镇东部,东与郭营村相邻,北与张湾村隔河相望,南与兰楼村相接,西与中心居委会相连。辖区内有安徽省电视转播台、武警支队教导队、插花二学区中心学校、闸管所、水文站、二水厂等单位。全村人口3762人,所辖16个村庄,19个村民组,国土面积约2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813.86亩。 为深入推进我村综合改革,切实加强我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我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
  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妻子马娘娘的老家在后楼,是个大财主,朱元璋创业时借了马家不少钱,后来朱元璋做皇帝后,把借的钱还上后,还在后楼盖了木楼,木楼分前楼和后楼,故命名本村为后楼,一直延续到现在。解放后属正午区;1953年8月实行乡制,属车武乡;1956年—1969年属白园大队,1969年建武后楼大队;1971年—1984年属后楼大队;1984年2月成立后楼村,大队制改为行政村制。同年从后楼大队分出部分,成……。
  明末清初时,经山西迁至山东时值战乱,再迁入颍州北关,几经周折在颍州府东二十五里定居,因武姓较多,故取武郢。1949年洄流区改为袁寨庄,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取名星星六社,1958年改为袁寨人民公社刘郢大队。1962年建武营大队,1996年,随颍东区从阜阳市划出。2006年11月行政村重新划分,由原刘郢大队和武营大队部分自然村合并改制为武郢村,设置村委会,至今沿用。武郢村紧依袁寨集,在集东1……。
  庙南居委会位于老庙镇集上,总人口3620人,耕地面积5163亩,辖25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党员87人。我居委会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阜展路、阜胡路、庙口路从我居委会通过。在现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我居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思想进步,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研究制定出了全年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即:依据上级各项优惠政策,围绕镇党委总体发展思路,加大力度改善本村的基础设施,美化村内环境,改善办公环境,充分……。
  程圩村位于颍东区正午镇最南端,与袁寨镇、口孜镇毗邻。耕地面积共计6667亩,总人口5808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5亩。全村共有16个自然村,下设村小组35个,党小组12个。两个下设党支部:蔬菜发展协会,建筑协会。上图为即将投入使用的程圩村新村部。程圩村大棚蔬菜种植已成为正午镇的一面旗帜……。
  我村位于冉庙乡东部,东临兰堂村,西与冉庙村接壤,南靠牛奶厂,北靠利辛县,全村所辖22个自然庄,44个村民组,1263户,5493口人,现有耕地8028.25亩,正式党员98人,预备党员6人,其中妇女党员10人,占党员数10%。  我村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主要生产小麦、大豆、玉米,通过近几年种植结构调整,实行种植粮食更换制,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村现有干部9人,其中妇女干部3 人,……。
  张桥村位于冉庙乡政府西部四华里,东临冉庙行政村,西靠颍泉区伍明镇陈刘村冉花寨,南靠赵集村,北靠利亲县王仁镇郭营行政村。  全村一个党总支,9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3人,设总支-一人,总支书记一人,副书记一人,组织委员一人。村委会设村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民兵营长一人,妇女主任一人,计生专干两人,文书一人,并设有治安主任。全村总人口4804人,1206户,12个自然庄,2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6559……。
  芦村村现有人口6887人,耕地7455亩,党员165人,村“两委”成员7人,计生专干3人,下辖13个自然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是一个集商贸和农业为一体的行政村。2010年以来,村党总支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较好地完成了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8年以来,该村各项工作一直位于全镇的前列,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综合表彰先进单位”、“创先争优……。
  因村委会辖区内的自然村姜楼,而得名姜楼村委会;因市境内村委会重名;2017年7月界政秘【2017】87号文件批准姜楼村民委员会更名为三和村民委员会。现在驻地在张忙庄,名称未变,沿用至今。意为天时、地利、人和为三和。1953年9月前属太和县,后属界首县。1958年9月属光武(前进公社),建姜楼大队、张忙庄大队、黄古堆大队。1966年5月属邴集公社。1981年姜楼大队重名,改为三和寨大队。1983年体……。
  郭店村位于大黄镇东南部,所辖7个自然村, 40个村民小组,1129户,全村4313人、耕地面积4681. 7亩,共有郭店、昝庄两个党支部、121名党员、8个党小组。现有村民代表43名。 本村北靠大黄、南临鸭王,村内柏油路贯穿南北, 交通十分便利。村民约有1/3外出务工,在家者以种植业为主,兼搞建筑业、养殖业和加工业。 特别是该村发挥毗邻鸭王开发区的优势,发展绳网加工业,既有效解决了劳动力就业,……。
  姜楼村委会位于田营镇西部,现有10个自然村,2100户,人口6667人,党员187名,其中女党员30人,耕地面积5800亩,村级道路状况良好,紧靠界陶公路,基本实现了镇村公路大循环,村组道路小循环的格局,信息比较畅通。全村现有村级轮窑厂1家,养猪厂1家,养鸡厂5家,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发展经济势头强劲,2007年人均纯收入2900元。 全村以蔬菜种植、家禽养殖为主,村内共种植蔬……。
  大鲁村位于沿泉,南邻泉河,东邻杨粉闫沿村,北邻杨粉舒庄村,西邻胡杨公路,面积6平方公里,所辖10个自然村,有小湾村、大闫村、大鲁村、后湾村、前大湾、罗庄、应庄、褚台、后闫湾、腰庄,总人口5784人,总共1295户,党员104人,耕地面积4800亩。村两委班子健全,各项制度规范,主要以种植小麦及传统的种植结构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年收入千万元左右。养牛户2个,蔬菜大棚13个,村容村貌整洁,社会治……。
  1953年9月前属临泉县管辖,后属界首县胡集区。1958年属胡集(八一公社),建茶棚大队、于老庄大队、前土桥大队。1961年置戴桥公社,属戴桥公社。1980年1月增设尹庄公社,属尹庄公社。1983年体改更名为茶棚村委会、于老庄村委会、前土桥村委会,属尹庄乡。1992年撤乡并镇,属戴桥镇。2007年于老庄、前土桥、茶棚村委会合并,成立茶棚村民委员会至今。茶棚村位于代桥镇政府所在地东北部,距代桥镇4.……。
  1953年9月前属于临泉县,后属界首县砖集区。1958年属砖集(五星公社),腰庄乡改为腰庄大队,同年建北王老家、老户李、刘老家、连桥大队。1966年建立人民公社,属砖集公社。1978年2月分置砖集、黄庄公社,属砖集公社。1983年体改,更名为腰庄、北王老家、老户李、刘老家、连桥村民委员会,属砖集乡。1992年腰庄村委会、刘老家村委会和连桥村委会合并为腰庄村委会,老户李村委会和北王老家村委会合并为王……。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