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根据《安徽省森林城市考核验收办法》、《安徽省森林城镇考核验收办法》和《安徽省森林村庄考核验收办法》等有关规定,安徽省林业局组织对申报创建2020年度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结果经省林业局局长办公会议审定通过。肥东县八斗镇花张村等696个行政村(街道、社区)创建森林村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安徽省森林村庄标准(名单见附件2),拟授予“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 |
砖集镇东刘行政村位于砖集镇西南部,南与临泉县接壤,西与河南省搭界,东与任楼村相邻,北与黄庄行政村相接。该村下辖东刘、西刘、王顺、马庄、张腰庄、小腰庄、于心寨七个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三千多,总人中约3348人,1000多户。该村民风淳朴,省道界临郸公路搭边而过,因此该村交通十分便利,全村以种植业为主,目前正大力发展养殖业,本村加工业,有望成为东刘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今年,东刘革在刘成贤书记的带领下……。 |
王刘村地处界首及太和交界,辖五个自然村,耕地3035亩,人口3026人,是东城办事处的养殖村,党总支成员3名,其中高中以上学历的2人,党员92人。该村党总支一班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他们在群众面前集体许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老百姓要求办的事办好,做一个称职的支部”的诺言。着手把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抓好班子建设放在第一位。该村党总支结合本村实际,明确了“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的……。 |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人叫做“王焦”、后此人在此地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后人在其死后把他们的祖先“王焦”居住的地方取名曰“王焦”,后来此地王焦庄人员越来越多、众人商议以后决定把此村得名为王焦村,在2006实行并村制以后将赵吴村并入王焦村至今。自1958年建,以境内王焦村命名,1961年建区划社时,为彭林公社王焦大队,1973年建彭林管理区。1983年体改后,成立彭林乡王焦村。1992年3月撤区并乡,由原谢……。 |
葛圩村地处颍上县东部,南与甘罗村相邻,北与黄坝乡,江店镇相壤,花水涧依村而过。全村总面积9平方千米,地貌平整,土地肥沃,其中水域面积500余亩,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240天,全村有3个自然庄,人口3169人,村里以种植业,养殖业、建材为主要产业,村内有一所小学,一所村卫生室,诊所3个,是全乡享有卫生保健最好的村之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 |
1952年成立孙庄村,1988年与李台分村,2007年李台和孙庄村合并,地名来源驻地,此前存在孙庄村,因驻地在此,故得名孙庄。解放后属于江口管理区,1952年成立江口乡孙庄村,1988年与李台分村,1993年撤区并镇后属于江口镇孙庄村,2007年李台和孙庄村合并为孙庄村民委员会,2018年10月改为孙庄社区居民委员会。孙庄村位于江口镇东部,与林圩村相连,全村人口3474人,10个自然庄,15个村民……。 |
下门村简介 下门村由原下门、徐塘、刘郢三个村合并而成,位于江店孜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总人口5200人,耕地面积7700亩。……。 |
因姓杨的家族多,当地地势稍高,称为“岗”,所以得名杨岗孜。解放初期和何岗子、胡登子、胡台子是一个大队,隶属杨湖区管辖,2000年和何岗子分开,成立杨岗村,隶属杨湖镇管辖,2006年至2011年与街道社区合并,改称街道北片,隶属杨湖镇管辖,2011年与街道社区分开,成立杨岗社区,隶属杨湖镇管辖。杨岗社区:位于杨湖镇正北,有1685人,地亩有1377亩,本社区内有杨湖派出所,杨湖二小等单位。……。 |
陈彭村有陈姓、彭姓、赵姓、王姓等,因有陈轩圩、彭庄,陈、彭姓人数多,故而得名。解放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宋井人民公社陈彭管理区;1961年5月,管理区改建村,属陈彭村;1984年5月,撤社设乡,属宋井乡;撤乡置镇,属陈桥镇陈彭村民委员会;2007年陈彭村与展赵村合并为陈彭村民委员会至今。陈彭村位于颍上县北部,毗邻利辛县,全村1416户,土地7054亩,人口5286人,共12个自然庄,14个……。 |
原小东庄是一个村庄属于蔡塘村。小东庄位于陈桥镇淝河湾最东部,因而起名小东庄。小东庄在民国三十七年建其“小东庄中学”,民国三十七年以前叫“小东庄私塾学堂”,方圆几十里较为有名,是书香之地。在2007年2月蔡塘村和瓦寺村合并,瓦寺是座古庙,位于瓦寺东北方,瓦寺因而得名,瓦寺和尚始终只有师徒二人,最一名和尚叫候登臣,圆寂于七十年代末,原蔡塘1958年建,蔡姓建,环村三面有沟塘后,故名蔡塘。因此在起村名是……。 |
因此村张姓居民居多,且村庄规模较大,“郢子”常用作自然村庄名称,得名张大郢子,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张郢村村民委员会。1961年成立张郢、李岗、李台三个大队,属涧沟人民公社;1969年属菱角公社;1972年属涧沟公社;1983年属三十铺公社;同年8月属涧沟公社;同年大队改村,为张郢村、李岗村、李台村,属涧沟乡;1996年属涧沟镇;2007年张郢村、李岗村、李台村合并为新的张郢村,属涧沟镇至今。……。 |
涧沟镇方圩街道,地处涧沟镇北部,淮河南岸,距离县城近10公里,地资肥沃,交通便利,方圩街道于2007年10月由方圩村、田岗村、方圩街道三村合并而成,村部设在方圩街道,共有15个村民组,7018人口人,耕地面积7031亩,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年人均收入2800元。方圩街道党总支下辖四个党支部,22个党小组,176名党员。……。 |
因境内有村庄花门楼,旧时有一富户在此处建有一个雕花门楼,故得名花门村村民委员会。1949年属枸杞乡;1958年为花门大队,属枸杞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为花门村,隶属枸杞乡;1991年随枸杞乡并入建设乡;2004年随建设乡并入正阳关镇;2008年10月与蔡店村合并为花门村,属正阳关镇至今。花门村位于正阳关镇东南部。西临肖严湖,北有袁家湖,与北台村、枸杞村、王祠村交界。全村总人口4780人,耕地面……。 |
枸杞街道座落在正阳关镇中部,属原小枸杞乡的乡政府所在地。总面积48000平方米,总户数1204户,5226人。枸杞街道回族聚集较多,有68户,306人。街道居民以经商为主,有个体户215户。整个街道由东西走向的大街和南北走向的农贸市场交汇成一个商贸中心,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农民群众和客商。在街道辖区内设有中学、小学、医院、农技站、信用社、邮政代办点、电信代办点等为民服务单位,满足了群众的生活需求。……。 |
经2008年4月换届选举原禹临村与原单碑村合并为禹临村。禹临村设立党总支,下设二个支部:第-支部36人、第二党支部46人。党员总数为82人。 原禹临村 因古代大禹治水经过此地而得名。全村9个村民组,486户,1908人,耕地面积2252亩。东与单碑村相邻,西与大台村相接,南同段岗村接壤,北与大台村接壤。全村均属湾区砂土,适宜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群众生活较好,内有迎战公路,南北贯穿,交通便利。原单碑……。 |
经2008年4月换届选举原瓦房村与原严湖村合并为瓦房村。瓦房村设立党总支,下设四个支部:村务党支部27人、养殖党支部17人、第-支部24人、第二党支部51人。党员总数为119人。 原瓦房村 境内有刘家瓦房台而得名。全村16个村民组,560户,2511人,耕地面积3902亩。该村南与单碑村接壤,北与徐岗村为邻,东与肖严村为界,西连单碑、前台两村。全村岗区为主,也有部分属湾区砂质土壤,农作物以麦、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