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23]

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23]

  2020年8月26日,按照《山西省卫生乡镇标准(2019版)》《山西省卫生村标准(2019版)》,经各县爱卫会申报、各市爱卫会验收、公示,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决定命名以下258个乡镇为2020-2022周期省卫生乡镇、5258个村为2020—2022周期省卫生村(名单见附件)。
  相传,萧太后曾在此处安营扎寨,故名。1958年,设立肖家寨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肖家寨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白登山街道。现隶属于白登山街道管辖。肖家寨村。……。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相传古代,郝家寺位于沙岭北,齐家坡南之间,农民原在此种地,因距离家太远往返不便,定居于郝家寺村南,靠近御河,故名。1958年,设立小南头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小南头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小南头街道。现隶属于……。
  据《大同南郊区地名录》载:本村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村中有寺庙,故名。1958年,设立寺儿村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寺儿村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小南头街道。现隶属于小南头街道管辖。寺儿村。……。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相传明代时,村北有十王坟,看坟后人在此守坟,因村居坟西,故名。1958年,设立西坟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西坟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白登山街道。现隶属于白登山街道管辖。西坟村。……。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古代有姓王的兄弟二人逃难于此。兄弟分居东西两地,兄居东为东王庄,村委会驻东王庄村得名东王庄村民委员会。1958年,设立东王庄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东王庄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小南头街道。现隶属于小南头街道管……。
  相传过去在海力村放牧的人,在此处设有牛圈,后形成村落,故名。1958年,设立牛庄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牛庄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白登山街道。现隶属于白登山街道管辖。牛庄村。……。
  相传在元朝时,俗称“小东海”的文瀛湖,泉眼多,水面较大,后因水位变化,泉水枯竭,水面逐年缩小,该村即建于原湖区范围之内,故称海里村,后改为海力村,村委会驻海力村得名海力村民委员会。1958年,设立海力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海力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
  相传大同城先建于此,因从北飞来一只凤凰,落在御河西。凤凰乃吉祥之意,随之将城改建今址,原城即名古城,村委会驻古城村得名古城村民委员会。1958年,设立古城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古城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白登山街道。现隶属于白登山街道管……。
  据清《大同县志》载名“枣府楼”,后因在真武庙内建有纪念老曹夫的殿堂,而本村靠近此庙,随之改称曹夫楼,村委会驻曹夫楼村得名曹夫楼村民委员会。1958年,设立曹夫楼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曹夫楼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文瀛湖街道。现隶属于文瀛……。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相传本村有个姓燕的坟园在村西,故名。1958年,设立燕庄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燕庄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白登山街道。现隶属于白登山街道管辖。燕庄村。……。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因村西有一水泉,在泉附近有龙王庙,故名。1958年,设立泉寺头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泉寺头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白登山街道。现隶属于白登山街道管辖。泉寺头村。……。
  相传在古代,有姓史的官员在此地战死,葬于此地,故名。1958年,设立梓家村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梓家村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白登山街道。现隶属于白登山街道管辖。梓家村。……。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相传在宋朝,该村建堡,有姓马的兄弟俩人居住,故名。1958年,设立马家堡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马家堡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马家堡村。……。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因为本村建于明朝末年(1644),原村址在今村东南,因地形低洼,连年水灾,故迁至今址。原来因艾姓人居多,原名艾家庄,后简化为艾庄,村委会驻艾庄村得名艾庄村民委员会。1958年,设立艾庄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艾庄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
  据《大同市南郊区地名录》载:本村年代不详,因村南原有一白塔,村中李姓居多,故原名李家塔儿村,后简称塔儿村村委会驻塔儿村得名塔儿村民委员会。1958年,设立塔儿村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称塔儿村村民委员会。自有此名成,沿用至今。2018年2月9日,大同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南郊区的水泊寺乡、新旺乡、马军营乡并入平城区。2021年2月18日,平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水泊寺乡,设立小南头街道。现隶属于小南……。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