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19年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18]

2019年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18]

  2020年3月,浙江省林业局公布2019年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名单。
  新中国成立之后,成立了村政权和农会,属西溪乡,1956年称五联社,1958年起属龙山公社,1961年属龙山区西溪公社,称桐塘大队,1984年起属龙山区西溪乡,称桐塘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起属西溪镇,2001年起乡镇合并属龙山镇,2006年区域调整后仍属西溪镇辖,沿用至今。桐塘村……。
  双溪村地处岩头山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现有农户122户,常住人口334人。有耕地146亩。山林909亩。本村农民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2008年人均纯收入3730元。 通过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本村现已经实施了康庄工程、村庄整治和土地整理工程。文化事业也蒸蒸日上,近几年先后建立了什锦班、篮球队、舞蹈队,村民的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农村呈现在人们面前。……。
  杭坪镇程家村位于杭坪镇西部,全村共有278户人家,约900人口。耕地面积200亩,其中水田240亩,山林面积6500亩;其中自留山1500亩,水域面积2亩。程家村是壶源江的源头,全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皆独特。就人文景观方面,程家村保留了程氏宗祠、程家小学等一批老式建筑。在浦江,更流传着“程家五家村,三日没有两夜酣”的俗语。自然景观方面,程家拥有浙江省最大的“万亩香榧基地”。……。
  地处浦阳江源头处,故名。清末属德政乡(尊仁里)三都二图。1950年属金银乡。合作化时建为民丰、高丰及光明第一、第二高级社,属金银乡。1958年为金银管理区民丰、高丰、光明生产队,1960年高丰分建为高塘、深坑生产队。为花桥公社民丰、高塘、深坑、光明大队。1981年因重名,光明大队改为大坞大队。1983年改设民丰、高塘、深坑、大坞村民委员会,属花桥乡。2018年12月24日合并为源头村。源头村……。
  清季属德政乡一都,解放前属仙北乡,解放初属方宅乡。合作化时与戴宅合建方宅高级社,1958年属方宅管理区方宅生产队,1961年属七里公社方宅大队(1981年戴宅分出)。1983年政社分设后改为村,2001年改为仙华街道方宅行政村。仙华街道方宅村位于浦江名胜景点宝掌幽谷附近,全村共317户945人。主要以水晶产业为主。自农村新建设以来,方宅村加强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便捷,自气运中心坐三路车可直……。
  清季属政内乡二十六都,1950年为石井乡第四村。合作化时建为建光高级社,取建设新农村前途光明之意命名,属石井乡。1958年为石井管理区建光生产队。1961年为大畈公社建光大队,1983年改设建光村民委员会,属大畈乡。2018年12月24日更名为上河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上河村……。
  武义县熟溪街道溪里村,现有农业户369户,农业总人口911名,劳动力人口613人, 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6578元,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512.8多万元。该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溪里水库的风景尤为独特。溪里村的蔬菜种植相对较为发达,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89亩,产量长势十分喜人,家禽饲养年末存栏13000只,年内出栏39720只。除此之外还有生猪全年饲养量达1356头,都是该村的重要经济来……。
  处于武义江边,位于泉二、三村北面,地势上处于泉水下端,此区域原称下沿,故名下源。2018年11月村规模调整批准下宅口、麻蓬两村合设下源村村民委员会,并延续至今。原下宅口村在解放初建立下宅口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下宅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成立下宅口大队。1985年建立下宅口村村委会。2018年11月撤销村委会。原麻蓬村在解放初属湖沿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
  白姆村全村有260户,共计800人,其中党员23个。村内水稻600亩,山林面积3760亩,村内农作物重要以茭白和水稻为主,村内大力建设新农村,用于村内道路硬化,污水处理的资金达200亩,农民收入以茭白和茶叶为主,年人均收入达4390元,我村被评为小康村、先进集体、以及茭白专业村,我村在不断的发展,村内面貌涣然一新。……。
  俞源乡位于武义县西南部,全乡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降,西南部属中低山区,北东部为丘岗与溪谷相间地形。与桃溪镇界上的白岩头尖,海拔1098米,为境内高点,呈“九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格局。 俞源乡具有国家级保护单位占建筑群的俞源太极星象村名噪全国。俞源太极星象村位于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境内,距县城20公里。俞源古村落布局奇异,充满神奇。据考证俞源村是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布局排列设置的村落。俞源名……。
  因位于武义江北侧得名。2018年11月村规模调整批准孙宅、姚产、塘岩金、石苍岩、塔塘村5村合设江北村村民委员会。原孙宅村在1956年从永康县划归武义县。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属桐联大队。1970年成立孙宅大队。1985年建立孙宅村村委会。2018年11月撤销村委会。原姚产村在1956年从永康县划归武义县。1958年公社化时属桐琴管理区。1961年属桐联大队。1970年成立姚产大……。
  王大路村在解放初属金畈行政村。1955年合作化成立王大路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邵宅管理区。1961年成立王大路大队。1985年建成立王大路村村委会。2018年11月村规模调整与朝阳、吴村、和尚寮3个行政村撤建王大路,沿用至今。原朝阳村1966年因新安江库区建设,从淳安县胡家大队移居武义,独立成立朝阳大队。1985年建立朝阳村村委会。2018年11月撤销村委会。原吴村在解放初建立吴村行政村。1……。
  宋、元时称黄塘,亦称溪滩头。南宋时大莱村王姬官至徽㷕阁待制,因婿于巩宅巩法之门,迁居长寿乡黄塘,三子王珪累官至佥宪,卒葬马昂盘龙岗,其子王曾九在墓道前原筑室而居,为马昂村一世主。明代时以村南有马鞍山,村北有马肚岗,易称马昂。解放初属王宅乡第三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马昂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王宅管理区。1961年成立马昂大队。1985年建立马昂村村委会,并延续至今。马昂村……。
  下村村坐落于美丽清澈的始丰溪河畔,群山围绕,62省道穿村而过。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02.04亩,人均0.66亩,共有山林面积2904亩,人均9.46亩。整个村由下村、山后、山后坑三个自然村组成,97户,总人口307人,现有劳动力235人,其中三分之二劳动力外出务工。下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镇处于中等水平。农民收入由农业、林业、竹木加工业、牧业、外出务工五部分组成。发展优势1、区位优势 下村村坐落于美……。
  陈姓迁居在此山岙内,故名陈岙,以行政村驻地命名。1950年称飞山乡五村。1955年属民范高级社,1958年为陈岙生产队,1961年称陈岙大队,1983年改为陈岙村村委会。陈岙村位于方前镇东一公里,全村173户,534人.耕地面积225亩.有220亩水果基地,其中:脆冠梨120亩、青梅100亩。村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岙祠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村内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欢迎有识之士前来观光、……。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