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头有棵大梅树,故取名梅花村。1958年称梅花大队,1983年称梅花乡,1987年称梅花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梅花村委会,沿用至今。梅花村……。 |
因该地原有一片蒲竹,后改造为农田,合称蒲田。1958年称蒲田大队,1983年称蒲田乡,1987年称蒲田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蒲田村委会,沿用至今。蒲田村……。 |
因村民希望人人都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故名。1958年称太阳大队,1983年称太阳乡,1987年称太阳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太阳村委会,沿用至今。太阳村……。 |
因该村从前有个大围寨,且地处上莞南端,南为下,故名下寨。1958年称下寨大队,1983年称下寨乡,1987年称下寨管理区,1997年称下寨村委会,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下寨村委会,沿用至今。下寨村……。 |
该村从前有三个生产队,即白泥龙、李楼、大屋,取各自一个字合为“李大白”,后为方便念读,去掉“大”字,写成“李白”。1958年称白泥龙、李楼、大屋三个大队,后改置合并为李白大队,1983年称李白乡,1987年称李白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李白村委会,沿用至今。李白村……。 |
因该村由苏坑与杨坑两地合并而成,各取一个字作为村名,故称苏杨。1958年称苏杨大队,1983年称苏杨乡,1987年称苏杨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苏杨村委会,沿用至今。苏扬村……。 |
该村位于上莞小盆地北边尾端,山清水秀。因村民觉得“上”“尾”字眼不雅,取近音字“常”“美”为名,意为常新常美。1958年称常美大队,1983年称常美乡,1987年称常美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常美村委会,沿用至今。常美村……。 |
清乾隆二十年陈姓村民从新伦村迁至该地建村,建村时间相对较晚,属新村民,故名新民村。1958年为新民大队,1983年称新民乡,1987年称新民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新民村委会,沿用至今。新民村……。 |
因该村有一块很大的坪地用来晒稻谷,故名。1958年称大坪大队、岩石大队,1983年称大坪乡,1987年称大坪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大坪村委会,2005年两村合并,称大坪村委会,沿用至今。大坪村……。 |
因此处靠近河流,河中间有个沙坝,旁边有小溪,故名。1958年称沙溪大队,1983年称沙溪乡,1987年称沙溪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沙溪村委会,沿用至今。沙溪村……。 |
因该村位于金史到高车的龙脉上,地形为横地龙,故名。1958年称红光大队,1983年称横塘乡,1987年称横塘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横塘村委会,沿用至今。横塘村……。 |
因该地位于两条像龙的山脉之间,故名。1958年称红卫大队,1983年称二龙岗乡,1987年称二龙岗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二龙岗村委会,沿用至今。二龙江村……。 |
因该地从前养过很多牛,也有很多水塘,故名。1958年称牛生塘大队,1983年称牛生塘乡,1987年称牛生塘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牛生塘村委会,沿用至今。牛生塘村……。 |
因村民希望子孙后代都能聪明醒目而得名。1958年称醒群大队,1983年称醒群乡,1987年称醒群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醒群村委会,沿用至今。醒群村……。 |
因始居者祈望长居久安,得名久社,故名。1958年称久社大队,1983年称久社乡,1987年称久社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久社村委会,沿用至今。久社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