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该村种植了许多梅花树,且有龙头之意,故名。1953年称第九区梅龙乡,1958年称梅龙大队,1983年称梅龙乡,1987年称梅龙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梅龙村委会,沿用至今。梅龙村……。 |
因该村山岗有大量竹子,“竹”“祝”同音而得名。1957年称祝岗小乡,1958年称祝岗大队,1983年称祝岗乡,1987年称祝岗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祝岗村委会,沿用至今。祝岗村……。 |
传说清乾隆末年,黄姓在此建店设墟取名黄村。1953年称第九区黄村乡,1957年称黄村小乡,1958年称黄村大队,1983年称黄村乡,1987年称黄村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黄村村委会,沿用至今。黄村村……。 |
因该山比较偏僻,“三”“山”同音,方言山为偏僻之意而得名。1949年称三洞乡,1961年新丰江电站全部移民,并对整个辖区调整为谢洞大队、上欧至石下称三洞大队,谢洞与三洞第一次分为谢洞、三洞两个大队,1983年称三洞乡,1987年称三洞管理区,2005年1月称三洞村委会,沿用至今。三洞村……。 |
因村子有一水坝叫上坝,故名。1958年称上坝大队,1983年称上坝乡,1987年称上坝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上坝村委会,沿用至今。上坝村……。 |
因村的上方有一水坝,故名。1958称下坝大队,1983年称下坝乡,1987年称下坝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下坝村委会,沿用至今。下坝村……。 |
因原有五个大围龙屋围成村落,后逐渐解体,变为大小不一的村居,形似繁星点点,故名。1958年称围星大队,1983年称围星乡,1987年称围星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围星村委会,沿用至今。围星村……。 |
因原有神公寨12座围龙屋,四周生长柳树,形似城而取名柳城。1958年称柳城大队,1983年称柳城乡,1987年称柳城管理区,1993年称柳城村委会,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柳城村委会,沿用至今。柳城村……。 |
因先祖由南湖移民至柳城,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易发扬光大,故名。1958年称柳星大队,1983年称柳星乡,1987年称柳星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柳星村委会,沿用至今。柳星村……。 |
因该地两旁原是石壁陡峭,进出须侧身而过,故名。1958年称石侧大队,1983年称石侧乡,1987年称石侧管理区,1998年称石侧村委会,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石侧村委会,沿用至今。石侧村……。 |
因驻地柳城自然村而得名。1986年设立柳城街道管理委员会,1993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柳城居委会,沿用至今。柳城社区……。 |
因该地处于狭长大山沟上端,方言“沟”为“洞”,故名。1958年称上洞大队,1983年称上洞乡,1987年称上洞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上洞村委会,沿用至今。上洞村……。 |
因该村由两个较大的生产队赤坪生产队和江背生产队组成,取“赤”字和“江”字,故名。1958年称赤江大队,1983年称赤江乡,1987年称赤江管理区,1998年称赤江村委会,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赤江村委会,沿用至今。赤岗村……。 |
因村中有一个水池终年喷水,取名玉壶,后改为玉湖,故名。1958年称玉湖大队,1983年称玉湖乡,1987年称玉湖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玉湖村委会,沿用至今。玉湖村……。 |
因该村位于曾田镇东边,故名。1958年称新东大队,1983年称新东乡,1987年称新东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新东村委会,沿用至今。新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