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称梅园大队;1983年,撤社设区,梅园大队改为梅园乡,1987年,梅园乡改为梅园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梅园村委会,沿用至今。梅园村……。 |
新中国成立前由增陂、归湖两个村合并成一个乡,各取一字组成新地名陂湖。1958年,属龙窝公社陂湖大队。1961年属水墩公社陂湖大队。1983年改为陂湖乡,1989年改为陂湖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自设立陂湖村民委员会命名以来沿用至今。陂湖村……。 |
该地前经黎氏居住,后迁居,依姓氏得名。1958年,龙窝人民公社雅布大队,1961年属水墩公社雅布大队,1987年水墩乡雅布村分出黎坑村,1989年,黎坑乡改为黎坑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黎坑村委会;沿用至今。黎坑村……。 |
因有一条山坑较长,南北走向,水流东西,故名。1958年属龙窝人民公社璜坑大队;1961年属水墩公社璜坑大队;1963年璜坑并入陂湖大队;1983年,从陂湖大队分出,改为璜坑乡;1987年改为上璜坑村委会;1989年改为璜坑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璜坑村委会,沿用至今。上璜坑村……。 |
辖区内山林丰富,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称谓,意思较为偏僻,故称永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永坑大队;1983年撤社设区,改为永坑乡;1989年永坑乡改为永坑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永坑村委会,沿用至今。永坑村……。 |
位于南岭镇的东部,村前有条大溪,故名。1958年属苏区南岭人民公社东溪大队;1961年南岭公社东溪大队,1983年撤社设区,东溪大队改为东溪乡,1989年,东溪乡改为东溪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东溪村委会;沿用至今。东溪村……。 |
原有三个大队,长生、永康、王告,合并后陈王告,故名。1958年,属人民公社黄告大队;1961年南岭公社王告大队;1983年,撤社设区,黄告大队更名为王告乡;1987年称王告村委会;1989年,王告乡改为王告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王告村委会,沿用至今。王告村……。 |
1949年前,九和称“九和市”。相传原名为“九墩埔”,后刘和师设店开墟逐渐发展,后人为纪念他,将地名和人名合称为“九和。九和社区……。 |
该村原名汤裡社,因村中有温泉而得名,1949年后改称热水村。明代属古名都下黄沙社上下汤村,清代设古名都汤裡社,辖汤裡、磜头、上下汤、梅子派、南坑、磜下6村。民国属下黄砂乡,1947年属黄砂乡。1952年属第五区(九和)热水乡,1958年属九和公社热水大队,1961年设热水、后阳、灵坑3个大队,1963年调整为热水大队。1983年属九和区热水乡,1989年,改为热水管理区,1999年改设热水村委会,……。 |
该地原称“磜头”,因地处乌禽嶂山脚下,热水河上游而得名。1949年后改称在上。“磜”与“在”同音,头为上,即上游,故名。明代属古名都下黄沙社磜头村,清代属古名都汤里社磜头村,民国属下黄砂乡。1952年属第五区(九和)在南乡,1958年属九和公社在上大队。1961年由九和公社分出成立九树公社,属九树公社在上大队,1963年撤销九树公社并入九和公社,属九和公社在上大队。1973年4月,恢复九树公社,隶……。 |
此地常年受旱,原称旱塘,后改为汉塘,故名。1958年属蓝塘公社汉塘大队;1983年大队改为乡;1987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汉塘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汉塘村委会,沿用至今。汉塘村……。 |
蓝塘原名兰塘,因镇内有兰树而得名,后将兰字写成蓝,故名。1958年属蓝塘公社蓝塘大队;1961年-1982年亦是蓝塘大队,1983年大队改为乡;1987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蓝塘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蓝塘村民委员会命名以来沿用至今。蓝塘村……。 |
此地山坑导出长满茜草,故名。1958年属蓝塘公社坣雅大队;1961年-1962年属石城公社茜坑大队,1963年撤销石城公社,并回蓝塘公社坣雅大队,1975年恢复茜坑大队;1983年,茜坑大队改为茜坑乡;1987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乡改为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茜坑村委会,沿用至今。茜坑村……。 |
以蓝塘圩镇为中心,此地在蓝塘圩市北面,故名。1958年属蓝塘公社罗塘大队,1961年从罗塘大队分出为市北大队,1963年并回罗塘大队;1987年从罗塘分出为市北村委会,1989年成立市北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市北村村委会至今,沿用至今。市北村……。 |
1958年属蓝塘公社南山大队;1961年属石城公社大村大队,1963年撤销石城公社,并回蓝塘公社南山大队,1975年恢复大村大队;1983年大队改为乡;1987年改为大村村委会;1989年,大村乡改为大村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大村村民委员会命名以来沿用至今。大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