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19年广东省卫生村[12]

2019年广东省卫生村[12]

  东升原名小柘,因小柘连着大旗山脚,此地不大,呈坡状,有一片柘林,长得非常旺盛。吴、邱、张、何等先民到此认为土地肥沃,就定居下来开垦耕种、繁衍后代,并以柘林取名“小柘”。因小柘在忠信的最东边,上世纪六十年代把小柘改为东升大队。1983年为东升乡,1988年为东升管理区,1999年改为东升村民委员会至今。东升村……。
  曲塘村是曾氏开基祖祯高公落居时建祠堂,又前面有口弯弯曲曲的大鱼塘,故名曲塘。建国初为青山乡,1958年改为曲塘大队,1983年为曲塘乡,1988年为曲塘管理区,1999年为曲塘村民委员会至今。曲塘村……。
  太阳升村委会位于河源市文明路49号,管辖范围东至东埔村、南至沿江路、西至新丰江水库、北邻高塘村,总面积达5.2平方公里,属于源城区东埔街道办事处管辖,下辖五个村民小组,分别为:毛石岭村小组、长岗岌村小组、塘坝村小组、四耳桥村小组、河沥记村小组,户籍人口约5320人。常住人口约5860人,流动人口约820人,总人口约6680人。 地址:源城区文明路49号电话:3882701……。
  辖区在清朝时附属大州都东埔约,与县城隔江相望,距离县城一公里,在县城东面,故名“东埔”。1958年,成立东埔大队;1975年,东埔大队一分为二,增设高莲大队;1984年,东埔大队、高莲大队合并成立东埔乡;1987年,成立东埔村委会;1990年,成立东埔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东埔村委会,沿用至今。东埔街道东埔村位于河源市区中心,辖区范围:东至东江,南至新丰江,西至太阳升村,北至高塘村。辖……。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称附城公社澄輋大队;1961年士贵公社成立,称澄輋大队;1963年,称乌石公社澄輋大队,1983年改称乌石区中澄乡。1987年称乌石公乡澄輋村委会,1989年称乌石乡澄輋管理区,1999年设立并更名为上澄村委会,2009年乌石镇并入紫城镇,称紫城镇上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上澄村……。
  村中有一小湖泊,称为仙女湖,简称仙湖,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附城公社中澄大队,1961年称乌石公社中澄大队,1983年称乌石区中澄乡,1987年称乌石乡中澄村委会,1989年改称中澄管理区,1993年称乌石镇中澄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中澄村委会;2005年,中坑村与中澄村合并称为仙湖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2009年随乌石镇并入紫城镇,称紫城镇仙湖村民委员会。仙湖村……。
  此地民国以前称岩前,解放后为向往大平盛世,更名为升平,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称附城公社升平生产大队;1961属士贵公社升平大队,1963年属乌石公社升平大队,1983年改称乌石区升平乡;1987年称升平村委会,1989年称乌石乡升平管理区,1993年称乌石镇升平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改设升平村委会,2009年乌石镇并入紫城镇,称紫城镇升平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升平村……。
  因该地原称“樟村”,后分为上樟、下樟村。因处河流下游而得名下樟村。1952年原水口村与下樟合并为新的村,称新樟。其后改为新庄村,故名。1958年属附城公社新樟大队,1961年属黄花公社新樟大队,1963年属附城公社新樟大队,1983年属附城区新樟乡,1987年属附城乡新庄村委会,1989年改为新庄管理区,1999年属附城镇新庄村委会,2009年7月属紫城镇,沿用至今。新庄村……。
  原盛产松木、松香而得名“松子”,“子”与“梓”同音,雅称“松梓”。1958年10月,成立松梓大队,1963年,人民公社规模调整,松梓大队撤销。1983年撤社设区,设立松梓乡,1987年改称松梓村委会,1989年底改设松梓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改设松梓村委会,沿用至今。松梓村……。
  袁田村原称“源田村”,以地处韩江支流水琴江水系上游而得名“源田村”,解放初期更名为新田乡,文化大革命前再更名为袁田村,沿用至今。袁田为古地名,明隆庆三年永安建县时为袁田村,属琴江都贺岗社。清代属琴江都贺岗约。1952年5月,设立袁田乡,属第二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改称袁田大队;1983年,撤社设区,改为袁田乡,1987年,改称袁田村委会,1989年改为袁田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袁田……。
  因冯姓人家最早来此开基,故名“冯坑”。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称冯坑大队,1984年3月由大队改乡,1987年3月由乡改设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冯坑村委会,沿用至今。冯坑村……。
  因甘姓人家最早来此地居住,故名“甘田”。1961年,体制下放,设立甘田大队,1984年3月由大队改为乡,1987年3月由乡改为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立甘田村委会,沿用至今。甘田村……。
  相传明代中叶有一位国师,发现江西省赣州有一条龙(山脉)非常勇猛雄壮伸向远方,他就跟随龙脉去找寻尽龙末结的风水宝地。他经过20多天跋山涉水,一直跟到广东省归善县古名都的乌石,再入长乐琴江都彭坊村口和高坑村口交汇处,龙脉已止,知是尽龙末结的地方,于是登山一望,只见前面明堂开阔,左右两条河水交汇,而曲弯流去,不见水口。观左有雄狮(山)相侍,右有猛虎(山)来迎。便念出一条地断诀:“狮虎分明宾主聚,明堂开阔……。
  1958年龙窝公社成立后,改为龙南大队,1959年与龙光大队合并,称龙窝综合农场,1962年撤综合农场,各用原名,称龙南大队。1983年由龙光、龙南仕坑合并,以琴江中学为界横截分为两段,上称龙窝乡,下称琴江乡,1989年改为龙窝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为龙窝村民委员会命名以来沿用至今。龙窝村……。
  1958年成立嶂下大队;1984年转为嶂下乡;1987年转为村民管理委员会;1990年改为嶂下管理区。1999年改为嶂下村委会,沿用至今。嶂下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