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18]

2019年度山东省卫生村[18]

  草庙头村位于莱城东北24公里处,金钟山、o南麓。北靠原山,南与上崔村相接,东邻啬泉村,西面与下佛羊村接壤。全村有333户,1054口人,耕地858亩。村东西长约l华里左右,呈东高西低状,因村东首有座名为草庙寺的小庙,后以庙名村。草庙头村,明朝中前期立村,先有高、袁、翟姓来此居住,其他姓氏陆续迁来。现在村0有12姓,其中袁、翟二姓居多。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常庄保•草庙头”。民国时期……。
  申陈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西北14公里,口镇政府驻地西南8公里处。南接马陈村,北连刘陈村,东邻郭陈村,西与羊里镇孟中荣村接壤。耕地面积301亩,186户,536口人。  申陈村(原名申家陈村),村庄由来之久远。据村人口碑相传,村东早年曾有一“陈村庄”。先人明朝中后期立村时亦以“陈村”名村,但区别于“陈村庄”的打头名号无考。始迁户无稽。据《申氏族谱》考证,明万历年间,申氏杰奎由吐丝口徙于马陈村不……。
  刘陈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西北14公里,口镇西南6公里处,北邻许家洼,东邻陶陈村和郭陈村,南邻申陈村,西界羊里镇孟中荣村,汇河自村北蜿蜒流过。土地面积697.5亩,310户,1030口人。  据村碑记载:“元初村人刘禹,世祖时授镇国将军都元帅之职。足见始建村当在元朝之前。因邻陶陈村,冠以姓氏,故名刘陈村。”另据村中现存古碑记载:“元初村人刘禹曾授镇国将军左副大元帅之职。夫刘氏莱芜土人也,前五世……。
  郭陈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口镇西南6公里处。东临陶南村,西靠刘陈村,北冲河路,南与方下镇亓官庄接壤。土地面积950亩,320户,1036口人。  据村碑记载:“郭陈村,明朝初年郭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因邻村多以陈村取名,冠以姓氏,故名郭陈村。”清朝末年李姓从牛泉镇八里沟迁来,随之张、王、孔迁于此,郭、李两姓成为多户。  郭陈村从初级社时就为一个行政村,1956年加入高级社,1958年10月莱芜……。
  陶南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口镇西南6公里处,平原地带,东与张家洼街道办事处张高庄、片镇等村接壤,西与郭陈村、刘陈村为邻,南靠长埠岭与方下镇的台头、韩官庄相望;北与陶北村紧连。村庄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耕地3166亩,现有人口2801人。  陶南村与陶北村原属一个村庄,原名陶家陈村、陶镇。据陶、胥、赵几家祖谱记载:始祖都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从冀州枣强迁来定居的。  村中姓氏有十四,其中陶、胥二家人口……。
  小洼村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116005249。
  野槐峪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北21公里,口镇东北部10公里,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东临五色崖,南接桃花村,西临国营吉山林场,北靠黑山头。耕地面积163亩,山场面积2537亩。居住着张、李、景、高4姓人家,67户,188口人。  野槐峪村在1947年以前属茶叶区;1947年以后,属口镇(二区)桃林乡;1947年设桃林乡,地址在陈林村;1958年属龙角乡;1959年至今属口镇。  解放前,野槐峪……。
  栖龙湾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北21公里处,南距于口镇政府6公里,北邻狂山,东接林家庄,西连谷堆山,南接上毛家圈,120户,356人,耕地面积460亩,山场面积3500亩。  据《郑氏族谱》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郑氏由河北枣强迁居于此建村,与高氏搬迁于此相差无几。其中有高、郑、李、张、董、魏、刘等7姓氏,其中高氏居多。无论宗族大小,皆和睦相处,民风淳朴。  栖龙湾村在民国初年属方山保;解放战争时期……。
  林家庄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北约17公里,口镇北8公里处。东与陈林村接壤,西为下毛家圈村,南为金牛山,北靠崮山,青陈公路从村南横贯东西而过。耕地502亩。137户人家,402口人。  据村人相传,在此建村最早的当是元代蔺姓人家,因此村名蔺家庄,后蔺姓逐渐失传,村名演变为林家庄。现在村东仍有大片土地称之为蔺家林子,即为建村之蔺姓家族的坟地。现在村中有王、张二姓氏,在1958年修建大冶水库时,曾有……。
  青石桥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西北20公里,口镇西北6公里处。明(水)莱(芜)公路从村中穿过。西北与南岭子相邻,东北与谷堆山接壤,临枣园,西接山口村。耕地689亩,256户人家,803口人。  青石桥村,原名赵家窝棚。据赵氏族谱考证,明万历年间赵姓由山口村迁此,先扎窝棚暂住,众称赵家窝棚,久住自成村名。清初张姓、马姓迁此,改名为泉水峪。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在村南小河修正圆三孔石洞桥一座。因……。
  上毛家圈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口镇北6公里处。北邻柄龙湾村,东至谷堆山村,西为林家庄村,南与下毛家圈村接壤。上毛家圈村地处丘陵,东、西、北三面环岭。耕地442亩,90户人家,247口人。  传说,上毛家圈村始建于明初。口镇毛家庄村毛氏二兄弟到此放牧,每人各占一地,夜不归家,久之,2人将牧地划圈为界,后又举家迁此定居,故名毛家圈。小河上游(北部)为上毛家圈,下游(南部)为下毛家圈。后毛氏失传。现有李……。
  下毛家圈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以北18公里,口镇北5公里处,地处丘岭。北为上毛家圈,东临林家庄,村西和村南靠青陈公路。耕地656亩,531口人。180户人家。  据毛氏墓碑记载,明初毛姓由毛家庄迁此建房修圈,以牧羊为业,众称毛家圈,久成村名,后因重名,该村居南,改称下毛家圈。  下毛家圈村共有9姓:刘、韩、陈、张、亓、孙、李、王、宋,以韩姓人口居多。该村村风淳朴,村民和睦相处,诸姓之间有的互通……。
  崔家庄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以北16公里,口镇东北5公里处。南临大冶水库,北靠丘山、鱼山、黄鸡山,口(镇)漫(道)公路由村西北穿过。地处丘陵,耕地642亩,328户人家,1072口人。  据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方山保•崔家庄”。据《崔氏谱》载,明代中叶崔姓由崔梁坡迁此建村,以姓名村为崔家庄。故址位于今大冶水库中心。1958年,本村因建大冶水库而迁今址。曾名“北崔家庄”。崔家庄……。
  城子县村隶属莱城区羊里镇,位于莱城区西北部20公里,羊里镇政府东3公里处。东隔汇河与口镇官水河相望,西与朱家庄村相接,南与大增、小增两村接壤,北与北傅家庄村相邻。姚口公路从村南穿过,地处平原,有880户,人口2815人,耕地2601亩。有东、中、西五纵四横九条大路贯穿东西与南北,是夏商以来今莱芜境内最早建城的古老文化村。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春秋赢邑(春秋桓公三年)公会齐侯于赢。(左传哀公……。
  辛庄子村位于莱城西北16公里,东北距羊里镇政府驻地6.5公里,东靠贾洼村,西临杨庄镇冷家庄村,北与寨里镇曹大下村相邻。全村180户,585口人,地处平原,耕地面积580亩。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辛冷乡•辛庄子。”建国前后,属仪封区辛兴乡辖;1956年10月归大下乡;1958年10月,归红旗公社;后依次隶属羊里公社、寨里公社、羊里办事处;羊里镇。辛庄子村初建村时仅有20多户……。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