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18年云南省卫生村[22]

2018年云南省卫生村[22]

  按照各州、市评审及推荐意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办事处等91个乡镇,昆明市盘龙区双龙街道办事麦冲社区哨上小组等1533个村委会(居民小组),重视爱国卫生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和卫生村工作,推动了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镇村环境卫生面貌,加强了卫生防病工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整体卫生水平达到了《云南省卫生乡镇标准》和《云南省卫生村标准》的要求。
  因碧城镇地形东高西低,下村在历朝政府所在地西边,称为西村。1963年以前属于万松农业社,1964年-1979年3月称西河大队,1979年3月-1984年3月称西河乡,1984年3月-2000年2月称西河办事处,2000年3月称西河村委会至今。西河村……。
  樊姓村民在此开办铜厂,得名樊厂。1955年以前属于好义乡,1958年属樊厂高级社,1958年10月-1983年3月属樊厂大队,1983年3月-1987年2月属樊厂乡,1987年2月-2000年9月改称樊厂办事处,2000年10月改为樊厂村委会,至今。樊厂村……。
  因村委会驻地逢寅而市,寅属虎相得名,村委会驻猫街村。1963年以前称东邑农业社,1964年-1984年3月称东邑大队,1984年3月-1987年3月改为猫街镇,1987年3月-2000年9月改为猫街办事处,2000年10月改名为猫街村委会,至今。猫街村……。
  该地处河尾坝口长垄形成无水的海子故名。干海资是省属企业一平浪煤矿矿部及职工家属驻地。建国前1949年至建国后1950年属广通县一平浪镇。1951年改称二区干海资乡。1957年改设干海资大乡。1958年合并舍资公社改称干海资管理区。1961年属舍资区干海资小公社。1965年改属一平浪镇干海资小公社。1966改称一平浪公社干海资大队。1967年又改并属舍资公社干海资大队。1969年改设一平浪镇干海资大……。
  原名大村,因与川街、广通所属的大村大队同名故改三村大队。是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原属广通县辖沙矣旧乡,1950年隶盐兴县,1958年广通县合并禄丰县属舍资公社大村管理区。1961年改属舍资区辖阿井人民公社。1962年从阿井分出增设大村人民公社。1966年改属沙矣旧辖大村大队。1972年又改属舍资公社大村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更名为三村大队。1984年改舍资区辖大村乡,1987年又改……。
  彝语地名。舍是茨栎,资是树林,意为长茨栎树林的地方,居民委员会位于舍资村,故名。是禄丰最早的驿站,南诏时称“沙眦、沙雌”,后为“舍子”,明代守军百户朱诚及六代子孙承袭守堡,至清末民国止。建国前属广通县二区,建国后1950年属广通县。1956年为舍资管理区。1961年改为舍资大队。1966年改为东方红大队,后又恢复舍资大队。1984年改为舍资镇(区辖镇)。1987年9月体制改革改为舍资行政村(办事处……。
  早年村民发现猴子舔食地下盐,后即开井煮盐得名。明朝洪武15年(1382)沐英攻克楚雄,在此设盐运使司,定名猴井。民国时称盐兴县。建国后仍称盐兴县。1957年盐兴县合并广通县属舍资公社沙矣旧管理区。1984年改属舍资区沙矣旧乡属舍资区管辖。1987年体制改革时从沙矣旧乡分出新增元永井行政村。2000年10月村级体制改革称元永井村民委员会。2004年第二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元永井村委会与沙矣旧村委会合并……。
  本村地处山腰,人畜饮水困难,村民顺半山腰横开引水沟一条,村居沟下得名,原行政村驻下横沟村。1950年前属盐兴县二区仁兴乡。1951年改称沙矣旧乡。1957年盐兴县合并广通县改称元永镇。1958年广通县合并禄丰县属舍资公社辖横沟管理区于1960年至1980年为两个大队。即:马保村、金马厂、它得库、马高鲁四个生产队为金马厂大队,秧田箐、向阳村、大龙潭、河头村、上横沟、下横沟、篆塘、大梨树为横沟大队。其……。
  彝语地名。纳:黑,甸:坝子,意为黑彝族住的小坝子。村委会驻纳甸村。1950年属盐兴县二区辖阿井镇。1951年改称阿陋井乡。1954年改称阿井乡。1957年盐兴县合并广通县辖阿井乡。1958年广通县合并禄丰县改属舍资公社辖纳甸管理区。1961年又改称舍资区辖纳甸人民公社。1966年改属沙矣旧公社辖纳甸大队。1984年又改属舍资区辖纳甸乡。1987年又改属舍资镇辖纳甸办事处。2000年10月村级体制改……。
  彝语地名。黑:冲刷;苴:地方,意为被水冲刷过的地方。1950年前属广通县辖一平浪镇。1951年属广通县2区辖黑苴乡。1958年广通县合并禄丰县属舍资公社辖罗木井管理区。1961年从罗木井分出增设黑苴人民公社。1966年改属一平浪公社辖黑苴大队。1967年又改属舍资公社辖黑苴大队。1984年改属舍资区辖黑苴乡。1987年隶属舍资镇人民政府改称黑苴办事处,2000年10月隶属舍资镇人民政府改称黑苴村委……。
  早年本村秋木树多,因村委会驻秋木园村。1950年前属广通县辖一平浪镇。1951年属广通县2区辖秋木园乡。1958年广通县合并禄丰县属舍资公社辖罗木井管理区。1962年从罗木井分出增设秋木园人民公社。1966年改属一平浪公社辖秋木园大队。1970年又改属舍资公社辖秋木园大队。1984年改属舍资区辖秋木园乡。1986年隶属舍资镇人民政府改称秋木园办事处,2000年10月隶属舍资镇人民政府改称秋木园村委……。
  中山农村社区是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妥甸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2322101214。
  小村农村社区是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妥甸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2322101203。
  彝语地名。窝碑系彝语阿碑谐音。阿碑意为大肚子田边村,村旁梯田多为两头窄,中间宽得名。清属表罗营;1913年属表上营,1931年属龙山镇(后改为云龙镇);1950年改为云龙镇窝碑乡;1952年改为第一区(妥甸)窝碑乡;1958年改为妥甸公社窝碑管理区;1961年改为妥甸区窝碑公社;1967年改为妥甸公社窝碑大队;1975年分为格邑、窝碑2个大队属中山公社;1980年改为妥甸镇窝碑大队;1984年改为……。
  因本村地处两山包之间的丫口得名。清朝为妥上管辖;民国为妥甸镇;解放后1950年为妥甸区丫口乡;1958年属妥甸公社,1964年为丫口公社;1965年为丫口大队;1984年为妥甸区丫口乡,1986年为丫口办事处;2000年改为丫口村委会,至今。丫口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