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各州、市评审及推荐意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办事处等91个乡镇,昆明市盘龙区双龙街道办事麦冲社区哨上小组等1533个村委会(居民小组),重视爱国卫生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和卫生村工作,推动了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镇村环境卫生面貌,加强了卫生防病工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整体卫生水平达到了《云南省卫生乡镇标准》和《云南省卫生村标准》的要求。 |
彝语地名。增:锥栗树,益:水,彝语意为锥栗树泉,因村委会境内有增益。此地历史上是禄劝通往黑井驮盐的驿站,一直隶属于插甸镇、插甸区、插甸公社、插甸乡、插甸镇,1972年从哪吐分设增益大队,1976年迁至小红坡,但一直称增益大队,1984年改为增益苗族乡,1988年合并哪吐村公所,1990年分设增益村公所,2000年至今为增益村委会,2002年再度迁入小红坡,至今。增益村……。 |
彝语地名。安:指低凹积污,德:指坝、坝子,彝语意为污泥凹坝。1952年建为安德乡,1958年归插甸区管理,1962年改为安德大队,1984年又改为安德乡,1987年改称为安德村公所,2000年10改称为安德村委会,至今。安德村……。 |
彝语地名。万意为猪,德意为坝子,彝语意为放猪的坝子。据传:此地愿为万德那土司家放猪的地方,因村委会驻万德(村),故名。1949年为茂连乡解放委员会,1952年土地改革时隶万德乡,1958年隶万德管理区,1962年隶万德大队,1984年隶万德镇,1988年为万德村公所,2000年改为万德村委会,至今。万德村……。 |
彝语地名。自意为树林,乌意为脚下,彝语意为树林下边。1952年为自乌乡,1958年为自乌中公社,1960年为自乌管理区,1962年为自乌大队,1984年改为自乌乡,1988年为自乌村公所,2000年为自乌村委会,至今。自乌村……。 |
彝语地名。己为訾之谐音,衣为居住地之意。彝语意为訾姓居住地,因村委会原驻驻已衣村,故名。1970年属己衣公社;1984年改为己衣小乡;1987年为己衣村公所,隶属于己衣乡;2000年改为己衣村委会,隶属于己衣乡;2014年为己衣村委会隶属于己衣镇,2019年,己衣、新民、更德、平山、资亨、分耐、汤德古、板桥8个村委会177户716人贫困户搬迁至朝阳新村安置点,村委会同步搬迁至朝阳新村,新建村整村搬……。 |
彝语地名。资意为盗贼,亨意为海子,彝语意为有土匪出没的地方,因村委会驻资亨(村),故名。解放前系万德土司辖地,解放后隶属万德区马德平乡,1958年改称分耐大队,1978年与分耐大队分开成立为资亨大队,1984年改称资亨小乡,1987年改称资亨村公所,2000年改称资亨村委会,隶属己衣乡,2014年改称资亨村民委会隶属己衣镇,至今。资亨村……。 |
处环州土司东面山坡脚,因村委会驻东坡村,故名。1952年建东坡乡,1958年为东坡管理区,1962年为东坡大队,1984年设东坡乡,1987年为东坡村公所,2000年为东坡村委会,至今。东坡村……。 |
彝语地名。所意为三,卡意为村,彝语意为三个村。解放前叫所所卡保,解放后由插甸区管辖,1952年成立所所卡乡人民政府。1958年改为所所卡管理区中心社。1962年改为所所卡红星大队,由田心区管辖。1972年划归平地公社管辖,改为所所卡生产大队,后为东坡公社所所卡大队。1984年改为东坡区所所卡傣族乡,1988年改为东坡傣族乡所所卡村公所,2000年改为东坡傣族乡所所卡村民委员会,至今。所所卡村……。 |
村居大银山西坡台地田坝中间,因村委会驻地田心(村),故名。建国前为莲溪乡;1952年建田心乡;1958年为田心管理区;1962年为田心大队;1984年建田心镇;1987年称田心村公所,2000年称田心村民委员会,至今。田心村……。 |
过去此地逢酉日赶街,酉即鸡,称鸡街子。建国前属永兴乡,1952年建发块乡;1958年为发块管理区;1962年为发块大队;1984年建发块乡;1987年改为发块村公所;1995年10月地震搬迁统建点,1996年设鸡街子村公所;2000年3月称鸡街子村委会;2004年3月发块村委会鸡街子村委会两村委会合并设立鸡街子村民委员会,至今。鸡街子村……。 |
彝语地名。发意为岩子,窝意为腹部,彝语意为岩脚。因村委会境内有发窝(村),故名。原属永兴乡,1949年建发窝解放委员会,1952年为发窝乡,1962年由插甸区划归田心区辖,建发窝大队,1973年建发窝公社由发窝公社辖,1984年改为发窝乡,1989年改为发窝村公所,2000年10月改为发窝村民委员会,至今。发窝村……。 |
彝语地名,山意为傈僳族,品意为合伙,彝语意为意为彝族、傈僳族和汉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建国前属永兴乡,1951年属插甸区康照乡;1952年建山品乡;1962年属田心区山品乡;1973年属发窝公社山品大队;1984年改为山品乡;1988年改为山品村公所;2000年改为山品村民委员会,至今。山品村……。 |
大西邑,意为驻河西的大村子,原为“大洗衣”,意为土司洗衣服的地方。原属永兴乡,1949年属发窝解放委员会,1951年属插甸区大西邑乡;后属田心区,1973年建发窝公社为大西邑大队,1984年改为大西邑乡,1988年改为大西邑村公所,2000村改为大西邑村委会至今。大西邑村……。 |
“环州”系彝语,意为“被封闭的岩洞”,据传该地原有一山洞能供给人们一切炊具,但用后要交还洞内,后因一家贪用未还,此洞从此封闭。建国前属环州土司辖,建国后设环州乡,1958年改为环州管辖区,1962年为环州大队,1984年改为环州乡。1989年改为环州村公所,2000年村民自治改为环州村民委员会,至今。【环州村民委员会】2018年,有14个村民小组603户1775人(少数民族1297人占73%);设……。 |
此地产荞,因村委会驻荞山(村),故名。原属环州大队,1964年分为荞山大队,1970年大队迁到以头弯,1984年改为荞山乡,1985年改为荞山村公所,2000年改为荞山村委会,至今。【荞山村民委员会】2018年,有8个村民小组188户679人(少数民族305人占44.92%);设党总支1个,有8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48名;有耕地964亩(均为旱地);粮食总产量39.2万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6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