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4]

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4]

  2019年1月16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平总书记关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浙委发〔2018〕16号)、《浙江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浙委办发〔2016〕21号)有关部署,经各级培育、申报、审核,认定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等100个乡镇(街道)为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何家村等300个村为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隆兴和村等200个村为2018年度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等20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为2018年度浙江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现予公布。
  大源村村民委员会,辖三个自然村。2012年统计,共342户,691人。有耕地303亩,林业用地4827亩。种植水稻,兼种油茶、松、杉、毛竹、乌桕、油桐。以驻地大源而得名,建国初为大源行政村,属龙江乡;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时,属龙江管理区;一九六一年成立龙江公社,建大源大队。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建立龙江乡大源村委会。大源自然村,198户,398人。为大源村民委员会驻地,村居沙溪中游弯道处,溪坑至此已汇成较……[详细]
  住溪,美曰其名,因全村沿居在美丽的乌溪江溪流边上而得名。这里既有着明、清时期商旅繁华的的迹象,又印记着当年红月,同时又散发着当今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气息。住溪还因民风淳朴、农舍齐整、环境清洁、村庄优美、村民勤劳而闻名于全市内外。 住溪村系住龙镇政府驻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市的重点革命老区。全村分为5个自然村,305户,1038人,人均年约收入3342元,有山林面积1.73万亩,耕地……[详细]
  【盖竹村】行政村,属龙泉市竹垟畲族乡。距龙泉市区西南30公里。1984年,辖盖竹、隔溪、石壁头3个自然村。现辖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盖竹,一说在竹林遮盖之下得名;一说产竹品种多,形状怪,取名怪竹,方言“盖”与“怪”谐音,故名。2012年,耕地1170亩,山林6612亩,居民1123人。总收入2421万元,集体收入14万元,人均收入10597元。1951年为竹垟乡第一行政村,1961年……[详细]
  下樟村史称“云坞古村,”距龙泉市区7公里,生态环境优异,秀水奇岩怪石、白云茂林修竹,宛若人间仙境,恰似世外桃源,有白云飞瀑、七星潭、古樟、古民居等。该村历史名人较多,文化底蕴浓,村风、民风淳朴,宋代名士管师复隐居于此,“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描尽了该村田园风光的无限意境;清代诗人吴志健也有诗述“村林桑拓绿荫齐,满坞云深夕照低,布谷一声春雨足,陇头耕破落花泥”,近代史上有下樟邑人郑玉奎早……[详细]
  山口村是著名的石雕之村、华侨之村、名人之村,也是青田县组团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村总面积1977亩,人均耕地0.12亩,全村在册人口现有4991人(其中居委1350人),外来常住人口5000多人,国外华侨7000多人,遍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口村人民生活富裕安康,06年村集体收入165.1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8013元。近几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山口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省级小……[详细]
  吴畲村地处祯旺乡的西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革命老区。全村拥有800多人口,其中有两名年过古稀的革命老党员;由6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吴畲、大圩、林河、浦水寮、显胜寺、章坑。村中还有一个著名的佛教活动中心——显胜寺,每年都能吸引成百上千的佛教信徒过来朝拜,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吴畲村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在乡、县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全村的整治工作,不断地完善了吴畲村的基础设施,各家各户都通上了有线电视和安装……[详细]
  吴坑乡大仁村地处青田县最东面,接壤永嘉县,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小山村,全村232户816人,男女劳动力509人,土地面积2507亩,山林面积1843亩,2011年人均收入为8217元。自2009年实施旧村改造以来,大仁村本着严规划、高起点、打造精致优美的休闲型小山村的理念,以“全部推倒重来、统一规划建设”的决心和信心,由过去一个典型的脏、乱、差的破烂村,建设成现在新房林立、村容整洁、道路宽敞、环……[详细]
  梅竹村基本情况 梅竹村地处崇头镇西南方向,是我县革命老区之一,也是云和梯田景区的一部分,村庄坐落于梯田之中,距镇政府所在地23公里,距县城33公里。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61户,总人口648人,党员18名。山林面积3394亩,耕地面积480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49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及县外,从事玩具生产和服务业等行业。全村经济收入以食用菌生产、外出务工、种植水稻和毛竹山笋等农产……[详细]
  安溪畲族乡黄处村全村共4个自然村103户401人,畲族人口有352人,有耕地553亩,山林总面积2517亩。 2007年度农民人均收入为3549元,主要以外出务工和农业开发收入构成。本村现有常住人口270人,外出人口131人,党员23人,其中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贫困户有62户221人(包括低保户9户18人),其中因病因残或年老体弱等没有劳动能力的有28户102人;家庭有一定劳动力,希望且致力……[详细]
  小顺村地处石塘镇以西5公里处,位于风光秀丽的瓯江之畔,三面傍山,一面临水,村前与石塘水库相依,村后与丽龙高速公路相接,53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辖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06户,807人,党员39名。耕地面积158亩,山林面积5335亩,库湾水域面积408亩。农村富余劳动力533人,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城、莲都区等地从事商贸、运输、玩具行业。2010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6942元。该……[详细]
  竹口镇新窑村座落于龙庆公路和庆(元)松(溪)公路的结合处,是两省三县的交通枢纽,即将上马的高速公路在此设立互通和出口,交通极为便捷。新窑村海拔320米为全县最低处。距县城和松溪县城均22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429户,农业人口1635人,加上部门和企业职工总人口约2000人,是全镇最大的行政村。村域面积约30平方公里。 新窑村是水泥厂、染化厂等老国营企业所在地,企业底蕴深厚,汇集和培育了一批私营……[详细]
  坑里村位于庆元县西部的54省道70公里处,距县城13公里,距街道办事处2公里,村落交通便利、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生态优良,居住宜人。行政村有2个村民小组,海拔310米。全村有158户(其中举家外出41户、实际在村117户)、389人(其中举家外出118人、实际在村271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5亩,山林面积233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00亩。2014年村集体经……[详细]
  安隆村有5个自然村,7个生产队,285户,总人口1100人。耕地面积12657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379亩)。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18。62万元,人均收入3582。74元。……[详细]
  前村村概况大洋镇前村村位于缙云县的东部,是大洋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8公里。2010年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原前村、蒙岗、鸟下三个村合并而成。2010年全村有33个村民小组,1407户,4106人;全村有3286亩耕地,其中水田1502亩;山林面积有30775亩。全村以种植茭白、夏菇等高山蔬菜为主。……[详细]
  章村村距乡政府驻地章村0公里,坦五线穿中心村而过,盘溪溪流经本中心村,两岸为农田和山地。全村共由11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招序、上东山、后一、后二、上黄坛、小黄坛、田山、庄坑、五培坑、陈庄、章村。全村共2128户、5501个人口,分为53村民小组,山林面积21286亩,耕地面积1648亩,水田面积962亩,旱地面积686亩,桑园种植面积2455亩,茶叶种植面积965亩,杨梅种植面积3150亩。……[详细]
  三溪村基本情况:现有人口3621人(在三溪乡行政村中是老大),耕地面积1934亩,山林面积15525多亩,以杉木、茶茶、板栗为主,是地道的革命老区村。共有党员182名,自2001年创建示范村以来,已先后共投入200多万元进行双整治改厕、农民公园二期工程建设,自来水管调换、村办公楼装修、自来水过滤池建设、村庄亮化(装路灯)、绿化,以及目前还正在施工的生态公墓建设等等。在现市场的位置上建一个水泥球场。……[详细]
  石练镇淤溪村位于石练镇西南部。于2010年12月由原路堰、淤头、坪墟、石坑口、双坑口五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有人口492户1509人,18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257亩,山林面积24396亩,去年全村人均收入6253元,主要产业以水稻、茶叶为主,2011年被列为省级中心村建设。  淤溪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历史悠久,国家非遗昆曲十番和班春劝农在此得到不断弘扬和发展。已矗立千年的古樟,郁郁葱……[详细]
  王村口镇桥西村地处县城西南,距离遂昌县城一个小时,与镇政府驻地仅一桥相隔(宏济桥)。村规模调整后,由原来的桥西村、黄沙岭脚村、黄山头村组成,有8个自然村,14个生产队,共335户945人,劳动力632人其中外出165人,耕地706亩,其中水田514亩,山林27484亩,油茶1245亩,茶叶498亩。2014年未农民人均收入11445元。村经济总收入66.65万元。……[详细]
  龙洋村是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龙洋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31123207215。[详细]
  原始林倚傍的小山村,摄影家痴迷的聚焦地。  四都源至龙殿分东、西二支流(坑),西坑村在西边的支流边上,故名。距县城13公里,县城往北上松线至寨头岭山洞口沿右侧老公路前行,经下包村至河坌路口,沿左侧康庄路1公里处之山腰。300余人口,以叶、丁两大姓为主。现存《叶氏宗谱》、《丁氏宗谱》。未次修订均在解放前夕。叶氏族人源出古市塘岸,均为道教鼻祖法善之后裔。属南阳郡。今祭祀所用灯笼,笼壁均有“石林世家”字……[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