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21]

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21]

  2018年12月,根据《省环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度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认真评估和审核,拟命名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等60个乡镇和武汉市梁子湖风景区南咀村等594个村为湖北省2018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
  境内有一古时练习跑马射箭的山岗,名为“跑马山”,简作“马山”。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一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李集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马山农业合作社,仍属李集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马山农业合作社改为马山大队,属五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1961年,属李集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马山村,属李集乡;1987年,属团林铺镇管辖至今。马山村……。
  有一知名度较高的竹园,名“白鹤园”。1984年,因行政体制改革,设群众自治组织,故名白鹤村村民委员会”。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一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团林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立白鹤农业合作社,仍属团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白鹤农业合作社改为白鹤大队,属团林人民公社团林管理区;1984年,体制改革,白鹤大队改为白鹤村,属团林乡,1987年,属团林铺镇管辖。白鹤村……。
  境内有知名度较高两块石碑,称为“双碑”。1984年,因行政体制改革,设立群众自治组织,故名双碑村村民委员会。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一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团林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立团林农业合作社,仍属团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团林农业合作社改为团林大队,属团林人民公社团林管理区;1961年,三级所有,团林大队改为双碑大队,属团林小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双……。
  相传此地当时曾栖有百鸟之王,羽毛非常美丽,雄叫凤,雌叫凰,故得名凤凰。清属荆门州平泰村;民国属荆门县掇刀乡;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荆南区(一区)掇刀乡;1956年,建立凤凰农业合作社,属掇刀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改为凤凰大队,属万能(袁集)公社;1961年,属掇刀公社;1978年,属烟墩公社;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改为凤凰村,属掇刀石乡;1986年,属十里牌(掇刀石)街道;……。
  周河村位于荆门市掇刀区西端的荆漳公路上,全村266户,956人,版图面积7。6平方公里。周河村因水得名,两条河流、三大湖泊是周河村宝贵的生态资源。周家河,境内长6000米,岩子河,境内长1000米;龙王沟湖面积150亩,岩子河湖面积400亩,车桥湖面积3000亩。有河就有桥,周家河流经周河村五组有一座古桥——周家河桥。桥位于周河村、仙女村和苏集村交界处,一桥连三村。建于1926年,距今已82年,由……。
  因两个大队合并形成新的大队而得名。1966年,观锋大队与前丰大队合并而来。清同治年间,属荆门州平泰村管辖;清光绪年间废村设乡,属荆门州当阳县管辖;民国元年(1912),废安陆府,属观音乡第一保管辖;1949至1954年属观音区管辖;1955年,属观锋、前丰初级社管辖;1957年,属观锋、前丰高级社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成立观锋、前丰大队,属育溪人民公社管辖;1960年,观锋、前丰大队从……。
  相传三国时,关羽兵败长坂坡,到麦城安屯兵马,求援兵途径此地,后人在此修建一座“关帝庙”以示纪念,因此而得名。清同治年间属荆门州平泰村管辖;清光绪年间废村设乡,属荆门州西南乡管辖;民国时期为八保,属周集乡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荆门县第三区周集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辉煌初级社(互助组),属周集乡管辖;1957年为关红高级社,属周集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
  清朝中期属荆门县平泰村管辖;清朝光绪年间属荆门州西北乡管辖;民国时期为第八保,属周集乡管辖;1949年10月1日属烟墩区却集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红云初级社,属烟墩区却集乡管辖;1957年属红云高级社,属烟墩区却集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钟桥大队,属袁集万能人民公社管辖;1960年成立荆门县烟墩区,属却集公社管辖;1968年成立烟墩区革委会,属却集公社革委会管辖;1975年……。
  因地物得名。村内有六咀大堰和王家大堰两口大堰塘。清朝中期属荆门州平泰村管辖;清朝光绪年间属荆门州西北乡管辖;民国时期为第三保,属周集乡管辖;1949年为张坡村,属烟墩区却集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四井初级社,属却集乡管辖;1957年成立四井高级社,属却集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四井大队,属袁集万能人民公社管辖;1960年成立荆门县烟墩区,属却集公社管辖;1961年四井大队更名……。
  明洪武年间,江西苏姓人家迁至此地,以缠草为记占有土地,开创家园,后人丁兴旺,逐渐发展成集市,还在山壁上刻“苏集店”三个大字,在石壁上记录苏姓人家从江西迁至此地的艰苦历程。清朝同治年间属荆门平泰村管辖;清朝光绪年间废村设大乡,属荆门州西北乡管辖;民国时期为第二保,属博爱乡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烟墩区,为爆竹村,属烟墩区青龙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化为复建初级社(互助组……。
  曾畈村是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何集办事处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821453999。
  因村北面,山上有一座庙宇,庙中有一位很受人尊重的哑巴尼姑,故而人们称此山为“哑姑山”,后误传为了“雅谷山”,雅谷山村也因此而得名。原名雅谷山生产队,2019年更名为雅谷山村至今。牙谷山村……。
  社区居委会办公驻地东500米有一条河名为新河,故名。2001年11月五三农场属地管理划归荆门市成立屈家岭管理区,罗汉寺分场也随之更名为罗汉寺办事处。罗汉寺办事处2005年生产队机构合并后成立农业生产单位,由原来的13个生产小队合并成4个生产大队一个居委会,2009年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罗汉寺办事处接收“丹江口”移民204户880人,为了便于协调发展,罗汉寺办事处由原来4个生产队调整为“3村3队一……。
  1953年由李先念同志开办国营五三农场,设立蔡垱分场,下设回龙寺生产队,2013年后原蔡垱分场办事处与易家岭办事处合并,将原有的城南居委会和回龙寺队合并,更名为回龙寺社区至今。回龙寺社区……。
  2003年机构改革合并时改为姜畈生产队,2019年将姜畈生产队更名为姜畈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姜畈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