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14]

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14]

  2018年12月,根据《省环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度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认真评估和审核,拟命名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等60个乡镇和武汉市梁子湖风景区南咀村等594个村为湖北省2018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
  锁金山村村民委员会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之前属容美宣慰司通塔坪长官司管辖;此后属长乐县礼教乡大面保;民国三年(1914年)属五峰县民生乡第2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五峰县第六区大树垭村,1956年属湾潭区大面乡大垭村,1958年属湾潭人民公社大面管理区大垭大队,1984年属湾潭区大面乡大垭村,1987年属湾潭镇大树垭村,2002年属将原岗坪、大树垭村并入后的湾潭镇锁金山村……。
  枚二冲村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渔洋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20529111207。
  沙淌村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渔洋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529111211。
  鸭儿坪村村民委员会古属长阳县安宁乡;民国时期属长阳县渔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属长阳县渔鸭乡鸭儿坪村,1954年属长阳县桥坪乡鸭儿坪村,1958年属长阳县桥坪公社战斗大队,1963年由长阳县划入五峰县,属五峰县傅家堰区桥坪公社战斗大队,1975年属傅家堰公社桥坪管理区战斗大队,1984年属傅家堰区桥坪乡鸭儿坪村,1987年属傅家堰乡鸭儿坪村,2002年属傅家乡将原清泉、蕉庄村并入后的鸭儿坪村……。
  “傅家堰”指居民点名称,意为傅姓人家兴修的水利堰塘。傅家堰村村民委员会古属长阳县安宁乡;民国时期属长阳县傅红乡;1949年属长阳县傅红乡傅家堰村;1954年属长阳县傅家堰区傅家堰乡同明社;1958年属长阳县傅家堰区傅家堰公社红旗大队;1963年由长阳县划入五峰县,属五峰县傅家堰区傅家堰公社红旗大队;1975年属傅家堰公社傅家堰管理区红旗大队;1984年属傅家堰区傅家堰镇傅家堰村;1987年属傅家堰……。
  清朝年间,人们根据周围的云台山、钟鼓寨、蜂龙寨、云雾山、鸡公山、石人山、神鸡寨、杨名山等九座山取名为九山村。清朝属东湖县社林铺,1929年属宜昌县社林乡白竹坪保。解放初属宜昌县第三区九山乡,1958年成立下堡坪人民公社后,为第二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为下堡坪公社二大队。1985年恢复区、乡建制,更名为白竹坪村,属下堡坪区管辖,1988年撤区并乡,属下堡坪乡管辖。2003年2月泉湾、张家湾二村合……。
  1949年属宜昌县第九区第二小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宜昌县艾家人民公社,设立柳林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宜昌县桥边区艾家人民公社柳林大队;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宜昌县联棚公社柳林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宜昌县桥边区艾家乡,原名称柳林大队变更为柳林村,1986年艾家独立建镇后,属宜昌县艾家镇柳林村;2001年6月行政区划调整从宜昌县划归为点军区管辖,属点军区艾家镇管辖至今……。
  茅家店村  2003年8月,土城乡实施村组合并,茅家店村、赵家湾村、四方湾村合并为茅家店村,周边与土城村、安梓溪村、车溪村、穿心店村、黄家岭村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323省道由村内通过至长阳,全村土地面积11.4平方公里。2004年底,全村下设9个村民小组、789户,2578人,1580个劳动力,农民人平纯收入2986元。主要有蔬菜、水果、茶叶、桑蚕、生猪等种植、养殖产业。……。
  安梓溪村  2003年8月,该村由安梓溪村(安梓溪),梓相坪村合并而成。周边与土城村、茅家店村、联棚乡泉水村、桥边镇六里河村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土地面积13.7平方公里, 2004年底,全村下设5个村民小组、398户,1197人,454个劳动力,农民人平纯收入2950元,主要有蔬菜、水果、茶叶、桑蚕、生猪等产业。……。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姚姓人家开设店铺,颇有声誉,形成地名。清光绪(1875~1908)时已形成地名。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于虎西乡第8保管辖。1950年,属于江陵县第六区竹枝乡管辖。1956年,成立江陵县弥市指导组天保乡金龙农业合作社。1958年,名为弥市公社天保乡金龙大队。1965年,名为弥市区天保公社姚家铺大队。1976年,因修电排渠,将麻林桥3个小队划入姚家铺大队。19……。
  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虎西乡管辖。1950年,属江陵县第六区群益乡管辖。1956年,成立江陵县第四区群益乡工农农业合作社。1958年,名为弥市公社群益乡工农大队。1965年,名为弥市区太平口公社双庙子大队。1968年,复名弥市区太平口公社工农大队。1984年,名为弥市区太平口乡工农村。2004年与聂家湖村合并,组建弥市镇工农村,属弥市镇管辖。工农村……。
  明朝旧臣吴三桂反清复明,路经弥陀寺时与前来围剿的官军交火,在村域内陈家泓地段架设多门大炮,并未筑土填台,人们将架设大炮的位置称为“炮台”。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虎西乡管辖。1950年,属江陵县第六区街道管理。1956年,成立江陵县第四区街道前锋农业合作社。1958年,名为弥市公社合义乡前锋大队。1964年,更名为弥市区弥市公社炮台大队。1984年,更名为弥市区合义乡炮台村。2004年,与杨家……。
  因刘姓族人聚居此地,形成地片,又修有桥梁,故名。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于虎西乡。1950年,属于江陵县第六区天保乡。1956年,成立江陵县弥市指导组五一农业合作社。1958年,名为弥市公社五一大队。1965年,更名为弥市区弥市公社王家桥大队。1975年,复名五一大队。1981年,更名为刘家桥大队。1984年,更名为弥市区合义乡刘家桥村。2004年,与普化观村、谢家岗村合并,组建弥市镇刘家桥村……。
  因处于原江陵、公安两县交界处的集市,故名。民国三十六(1947)年,属虎北乡管辖。1950年,属于江陵县第六区两县街乡管辖。1956年,成立江陵县第四区合义乡金星农业合作社。1958年,名为弥市公社合义乡金星大队。1965年,名为弥市区弥市公社两县街大队。1972年,复名弥市区弥市公社金星大队。1981年,复名弥市公社合义管理区两县街大队。1984年,名为弥市区合义乡两县街村。2004年,与生产村……。
  明末清初,平地中心有一家小店,人称川心店。因本村紧靠川店集镇,故取名川店村。民国时期属江陵第七区长眉乡。1953年属三星乡。1956年属马山指导组红旗乡。1957年属马山区川店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马山公社,名为川店大队。1961年实行区(镇)、社行政设置,属马山区川店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川店公社,川店管理区。1983年撤社建区、乡,属川店区川店乡,更名为川店村。1987年撤区扩镇……。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