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18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16]

2018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16]

  2019年5月,根据《安徽省森林城市考核验收办法》、《安徽省森林城镇考核验收办法》和《安徽省森林村庄考核验收办法》等有关规定,安徽省林业局组织对申报创建2018年度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结果经省林业局局长办公会议审定通过。肥东县众兴乡谢岗村等640个行政村(社区)创建森林村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安徽省森林村庄标准,拟授予“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
  据古史记载,春秋时代,管仲是齐国的相邦,有一年回家探母,发现家乡洪水成灾。很多人家的住房被水淹倒,大部分人仍在齐腰深的水里站着,而且水中浮尸遍野。管仲立即发动大家运土堆台,把水里的人救到土台上,从那以后,一到洪水成灾的年份,人们堆土筑台避水,作为管仲家乡的黎民百姓,就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做“台子”。意是教育后代处人做事要像管仲那样,重信用、讲道义。所以直到今天,我们颍上县几户每姓人家人家都有“台子”……。
  黄连沟村位于半岗镇淮北大堤两侧,4个自然庄,全村3585人,827户,党员200人,耕地3554亩,半湖半岗,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黄连沟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群众认真学习,找准路子,调整结构,发展经济,尽快带领全村人民建设小康生活,是该村的工作重点。充分认识到要想致富,必须在发展好经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村广大群众利用农村的优势,提倡科学兴农,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始终坚持以……。
  曹庙村位于十八里铺镇南侧1.5公里处,人口3068人,土地3725亩。下辖8个自然庄,17个村民组。共有党员81名,其中流动党员13名.  近几年,该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团结务实,连续多年被县委、镇委评委“五个好”村级党支部。……。
  据《颍上县志》记载:“尤荫轩生于公元1881年,殁于1955年。其名为惠棠,又名朝栋,字荫轩,安徽省颍上县人。其父尤成章,绰号黑虎,系山东兖台镇守使,清授建威将军。原系左宗棠部下,因收复新疆战功显赫被授予巴图鲁称号。其母鲁氏被授予清封一品夫人。”尤荫轩早年曾是冯玉祥部属,历任豫西保丰、伊阳等七县的剿匪司令,官至陆军少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尤荫轩返回故里安徽省颍上县,置田三千余亩,扩建故居,并于1……。
  因村委会驻地潘郢孜,故而得名潘郢村民委员会。1949年,颍上县解放后,建潘郢乡潘郢村,1961年名为城郊区潘郢公社潘郢大队。1978年为潘郢管理区潘郢大队,1979年为潘郢公社潘郢大队,1983年成立潘郢乡潘郢村民委员会,1993年改为颍河乡潘郢村,2005年11月由城关镇、颍河乡、夏桥镇的沙北、朱岗、杨台、江岗4个村合并成慎城镇。潘郢村归慎城镇管辖,2006年7月与柳沟村合并,仍为潘郢村。201……。
  叶井村地处颍上县东部,南与江溜村相邻,西与三优集村相接,东与葛圩村想邻,北与江店孜镇压相接。全村总面积8.5平方千米,地貌平整,土地肥沃,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240天,全村有9个自然庄,人口4754人,村里以种植业,大米加工、养殖业为主要产业,村内有一所小学,一所村卫生室,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
  1980年前曾用名新庄孜,后因王姓氏较多而故名王新庄孜,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2005年由沈楼、汪圩、顾墩、新庄四村合并为王新庄村,属八里河镇至今。王新庄村位于颍上县城南15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是由原顾敦、王新庄、汪圩、沈楼四村合并而成,总人口6048人,1440户,耕地5290亩,辖11个自然庄。……。
  清代末期,李姓人家由北方迁居至此,在此开荒种地,建造房屋,不断繁衍生息逐渐壮大,故得名。解放后属陈桥公社,后为陈桥区公所宋井乡。1992年撤区并乡制划入陈桥镇。2007年2月与原后展村合并为李庄村至今。李庄村共有人口4330人、14个自然庄,土地面积6342亩,领导班子成员6人,拥有党员72名,6个党小组。……。
  因黄河洪水泛滥,河水改道,宋氏先祖从山东咾鸪巷南迁至此,因村东头有一口古井,因而得名--宋井。宋井社区于2007年4月按照颍上县政府统一安排进行更名,也是因开展工作需要,由宋井村改成宋井社区居委会。解放前属淮南市凤台县,新中国成立以后隶属颍上县谢桥区管理,1956年划归陈桥区管辖,1991年撤区并镇,由陈桥镇管辖,2008年9月改为宋井社区。宋井居委会位于颍上县城西北62华里处,是颍上县靠近亳州边……。
  徐家湾村位于夏桥镇政府西部,全村共881户,4026人,5个自然庄,其中村民小组32个,村民代表78人,党员86人,耕地合计4297亩,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间种大豆、玉米。……。
  据查解放前建村时,村中有一个大财主叫赵千倾,土地很多,所说有几千顷地,并在村中建一座土楼,叫赵楼。1949年曾属济南和圈门,于1958年为绳老荒人民公社,赵楼大队和祝圩大队,1965年属江口区的赵楼大队,祝圩大队,1989年6月1日为赵楼村、祝圩村。1992年3月撤区并乡古城乡,2016年合并为赵楼村民委员会。赵楼村是由潘庄村、原赵楼村、祝圩村三村合并而成,总人口6373人,耕地7885亩,其中水……。
  1958年以前原叫叶台乡,后因与叶桥乡同专名,1978年改为魏台大队,后改为魏台村。1949年10月至1958年属杨湖区管辖,称叶台乡。1958年至1979月属杨湖公社管辖,称魏台大队。1979年至1992年3月属杨湖区管辖,称魏台大队。1984年,改制为魏台村,并设立村委会。1992年4月至今属杨湖镇管辖,称魏台村。魏台村位于杨湖镇东部,离镇区3公里,东与鲁口镇接壤,北靠杨鲁路。全村辖9个自然庄……。
  2006年12月区域调整,由两个村合并后改为张王庄村。解放前该地区为荒地,50年代建庄,1961-1971年属颍上县城郊区区花园乡张庄大队、王庄大队;1972-1978年属颍上县城郊区花园乡花园管理区张庄大队、王庄大队;1979-1983年属颍上县城郊区花园乡张庄大队、王庄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更名为张庄村、王庄村,并设置村委会。2006年12月两村合并为张王庄村,建制保持至今。颍上县十八里铺……。
  十八里铺村位于该镇政府所在地,辖8个自然庄,19个村民组。人口4216人,耕地3893亩。农民收入以集市贸易为主,种植经济作物为辅,人均收入位于全镇前列。我村利用区位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老街道进行改造,对102省道南侧进行建设。目前,集镇内拥有商贸、物流、农副产品批发集散地,新建200多套商住楼,到2009年年底可达400套。我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已经全面启动,集镇建设潜力很大,具有开发价值……。
  因村部设在大宋洋庄前面,所以得名为“宋洋”村。1961年前属于两洋大队,1961年分大队,命名为宋洋大队。1983年体改为宋洋村,同时设置宋洋村村民委员会,2018年6月改为宋洋社区居民委员会。宋洋村位于十八里铺东1公里处,102省道北侧,全村辖13个自然庄,23个村民小组,人口3876人,耕地4071亩,粮食面积保持在3000亩以上,经济作物以玉米、棉花、甘蔗为主,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