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经认真评估、审核和公示,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道等62个乡镇和武汉市黄陂区道士冲村等843个村已经分别达到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标准,现决定分别授予“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村”称号。 |
中列居委会位于小池镇城区西南部,105国道、福银高速穿境而过,与浔阳古城隔江相望,辖7个居民小组、566户、2238人,党员67名,7个党小组。2009年社会总产值达5448万元,人均纯收入6026元。……。 |
清代属长乐乡。1946年县废区制,属复兴乡。1949年属小池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江人民公社发扬大队。1961年撤社改区,属小池区。1975年撤区并社,属小池人民公社。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三垏大队,属小池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三垏村民委员会,属小池区。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小池镇,沿用至今。三列村……。 |
该社区内有一座著名桥梁新河桥,故名。清代属德化县封廓二乡。1914年属九江县封廓二乡。1936年划归黄梅县,属黄梅县第四区封廓二镇。1946年县废区制,属复兴乡。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小池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江人民公社民主大队。1961年撤社并区,属小池区。1975年撤区并社,属小池人民公社。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新河桥大队,属小池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新……。 |
清代属德化县封廓二乡。1914年属九江县封廓二乡。1936年划归黄梅县,属黄梅县第四区封廓二镇。1946年县废区制,属复兴乡。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小池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江人民公社民主大队。1961年撤社改区,属小池区。1975年撤区并社,属小池人民公社。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沙池口大队。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沙池村民委员会,属小池区。1987年10月,撤区建……。 |
桂坝村地处黄梅县水稻生产第一大镇——濯港镇,北接考田河,西依太白湖,东临105国道,南连百里平川。河水穿村而过,村庄分列两岸,桥连东西,水添秀色。全村四个村民小组,218户,1098人,党员43人,现有耕地面积1218亩,渔池100余亩。近年来,桂坝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以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抓好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精心规划,……。 |
茶山村属濯港街西部,紧靠太白湖,和武穴交界,辖6个村民小组,人口1530人,6个党小组,党员40人,村干4人。耕地面积2000亩,粮食总产量246万斤,人均纯收入5000元。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积极以“五个基本”为中心搞好党建工作,具体做了如下几件事:一、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党建队伍,以支委为主要力量,抽出吴保国同志主抓,特聘前任支部书记黄细枚同志大力协助。一年来,我们以“五个基本”为中心,以创……。 |
杨柳湖村地处濯港镇南部,位于105国道西侧,毗邻太白湖,地理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1793亩,辖9个村民小组,2049人,有党员66人,含10个党小组。2010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9.6万元。村党支部先后多次被上级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杨柳湖村把落实“五个基本”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村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一……。 |
明、清时期,隶属于永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五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时期,隶属于复新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武穴区。1943年隶属于永东乡。1952年隶属于第八区。1958年成立冯秀大队,隶属于大金公社。1961年隶属于大金区石佛寺小公社。1975年隶属于石佛寺公社。1984年全县开展调整区、乡、镇设置工作,调整为冯秀村,隶属于石佛寺区。1987年隶属于石佛寺镇,沿用至今。冯秀村……。 |
湖南畈村地处连城湖(地片名)南边,南边是平畈之地,所以叫湖南畈村,村里大部分自然塆都在平畈周围,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永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五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时期,隶属于复新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武穴区。1943年隶属于永东乡。1952年隶属于第八区。1958年成立湖南畈大队,隶属于大金公社。1961年隶属于大金区官桥小公社。1975年隶属于石佛寺公社。1984年全县开展调整……。 |
该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大郭应龙塆,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武穴镇。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九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兴区。1943年,隶属于武穴镇。1955年成立村民互助组。1957年,隶属于红旗公社第九小社。1958年公社化时,定名为日新大队,隶属于红旗公社。1961年改名为红旗三大队。1965年更名为日新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隶属于红旗公社管辖。1984年后命名郭应龙村民委员会。1……。 |
因江林小区位于该社区境内,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武穴镇。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九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兴区。1943年隶属于武穴镇。1955年成立初级合作社,新屋乡五社合一。1956年加徐建、江家塆并入红旗公社第八大队。1958年成立江家林大队,隶属于红旗公社。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武穴区红旗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复属红旗公社。1984年调整为江家林村,隶属于武穴镇。1987……。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六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2年隶属于第三区。1958年成立樊祥大队,隶属于花桥公社。1961年隶属于花桥区宗山岭小公社。1957年隶属于花桥公社。1984年全县开展调整区、乡、镇设置工作,调整为樊祥村,隶属于花桥区。1987年隶属于花桥镇,沿用至今。樊祥村……。 |
因黄湖塆位于该社区境内,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龙坪镇。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八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龙坪镇。1952年隶属于第四区。1954年成立黄湖农场,隶属于国营万丈湖农场。1958年更名为二分场,隶属于国营万丈湖农场。1980年更名为黄湖分场,隶属于国营万丈湖农场。2004年国有农场改制,成立黄湖村,隶属于万丈湖街道,20……。 |
因该居民委员会位于万丈湖塆境内,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龙坪镇。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八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龙坪镇。1952年隶属于第四区。1954年成立一分场,隶属于国营万丈湖农场。2004年国有农场改制,成立万丈村,隶属于万丈湖街道,2018年12月经市政府批复调整为万丈社区居民委员会。万丈村……。 |
因大杨垸位于境内,在当地颇有名气,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灵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一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兴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1943年复属于灵西乡。1952年隶属于第一区。1958年9月成立杨铺大队,隶属于红星公社。同年12月隶属于梅川公社。1961年隶属于梅川区。1975年隶属于红旗公社。1984年全县开展调整区、乡、镇设置工作,调整为杨垸村,隶属于梅川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