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经认真评估、审核和公示,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道等62个乡镇和武汉市黄陂区道士冲村等843个村已经分别达到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标准,现决定分别授予“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村”称号。 |
因位于虎渡河大堤拐弯处之南,取人们从此走上了洒满金色的阳光大道的寓意而命名。1949年前名冲合垸。1950年改名为南阳湾。1954年为章田寺乡南阳初级农业社。1958年为黄山人民公社南阳大队。1962年为孟溪区章田公社南阳大队。1971年天胜大队并入南阳大队。1975年为章田寺公社南阳大队。1984年为孟溪区章田寺乡南阳村。1987年撤区并乡为章田寺乡南阳村至今。南阳村……。 |
民国初年当地有一富户唐姓人家在高岗上建了一个日可加工大米20担(约1000公斤)碾米房,群众称“碾米台”,1950年取其谐音,命名为联台。1954年属联台合作社。1959年属黄山人民公社联台大队。1961年属孟溪区杉木公社联台大队。1970年与治安大队合并后更名为治安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后为章田寺公社治安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后更名为孟溪区章田寺乡联台村。1987年撤区并乡后属章田寺乡联台村……。 |
荆华村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斗湖堤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1022101999。 |
距今200多年前,有伍氏兄弟在此建房定居,发展工商业,后形成集市,称伍家场,毁于清道光年间大水,村名源于此。明、清时属牛头村(里)。民国末期属复泰乡。1949-1954年先后属申津渡区、七区、三区。1955年为东港区太平乡星合、万丰、联新农业社。1958年后为东港公社(区)星合、万丰、联新生产大队。1975年为东港公社龙堰、万丰、联新大队。1984年为东港区东斑镇龙堰村、万丰村、挖口子村。1987……。 |
20世纪50年代,此地北耳湖与南耳湖之间有一条长约10里得土堤,人们称土堤为“埂”,故名长埂堤,以此为村名。民国时期至1954年属松滋县莲花乡。1955年为公安县东港区光明、高峰农业社。1958年后为东港公社(区)光明、高峰生产大队。1975年为大学公社光明、高峰大队。1978年为东港公社光明、高峰大队。1984年改为东港区大学乡长堤村、邓铺村。1987年隶属胡家场乡。2002年二村合并为斑竹垱镇……。 |
岗河村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毛家港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1022113999。 |
明、清时期属符石乡符二里,1942年属濂亭乡。1950年属长岭指导组牛山乡;1958年属阳光人民公社;1964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太和区沼山公社牛山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与东井公社合并为沼山公社牛山大队;1984年撤社并乡属梁子湖区沼山乡牛山村;1998年撤乡建镇属沼山镇牛山村延续至今。牛山村……。 |
以所在地山名沼山命名。明、清时属符石乡符二里,1942年属濂亭乡。1950年后属沼山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阳光公社沼山管理区为沼山大队;1964年恢复区镇建制,为太和区沼山公社沼山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后,为沼山公社沼山大队;1983年为梁子湖区沼山乡沼山村;1998年撤乡建镇为沼山镇沼山村至今。沼山村……。 |
明、清时属符石乡符二里,1942年为濂亭乡。1950年属沼山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之后属阳光公社沼山管理区;1964年恢复区镇制为太和区沼山公社王铺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为沼山公社王铺大队;1984年为梁子湖区沼山乡王铺村;1998年撤乡建镇为沼山镇王铺村至今。王铺村……。 |
明、清至民国初年,属武昌县洪道乡洪二里。1932年,属鄂城县第一区。1942年,属雅言乡。1950年后,属燕矶区鸭畈乡。1956年,属鸭畈乡。1958年,属幸福人民公社,鸭畈管理区,为百洪生产大队。1961年,属燕矶区鸭畈公社为百洪生产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鸭畈公社为百洪生产大队。1984年体制变更,属燕矶镇,为百洪村至今。百洪村……。 |
《李氏宗谱》记载:明朝正德年(1491),文武公从江西永县迁浠水县竹溪,两年后又迁燕矶庙脚,文武公的后人瑞山创办一武馆,收有36个徒弟,先后全部考中秀才,但师傅屡考不中。最后一次师傅考试,试题只有一上联。师傅一看题目就气愤的跑回家。他的徒弟来看望他,并问为何不考,师傅说:上联是“徒进师不进”考官鄙我,我气愤跑回家。接着叹一口气说“人能命不能”。徙弟说:对得好!师傅面带愧色。不久师傅就离开人世。师傅……。 |
中咀村是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703103210。 |
清至1931年属神山乡一里。1932年属小庙联保。1942年属尚义乡。1951年属大庙乡。1956年大庙乡并为蒲团乡,为蒲团乡红风、明灯等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8月为蒲团管理区季家畈、上倪等2个生产大队。1961年6月为蒲团人民公社季家畈、上倪等2个生产大队。1964年季家畈大队合并到上倪大队,1966年蒲团人民公社改名幸福人民公社,为幸福人民公社上倪大队。1969年恢复蒲团人民公社上倪大……。 |
李是姓氏;集,小集镇李氏人赶集做生意。民国时属孝感县和平乡,1949年属孝感县顺山区;1951年属青山区;1954年属涂巷区;1958年属孝感县阳岗公社,为李集大队;年属孝感县周巷区;1976年三新大队、二姜大队并入李集大队;1978年三新大队、二姜大队从李集大队分出;1984年属孝感市(县级)周巷区周巷镇,为李集村;1987年属孝感市(县级)周巷镇;1993年孝昌建县,属孝昌周巷镇,为李集村。李……。 |
原名张集,以张姓四湾(张集、岗上湾、二张湾、唐田)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小集市。人民公社时期,把骆湾和周堰与张姓四湾划分成一个新的大队,为突出新政府新成员,取焕然一新之意,改名为新张。明清时为孝感县白云乡,民国时属孝感县和平乡。1949年属孝感县顺山区;1951年属涂巷区;1958年属孝感县阳岗公社,为新张大队;1961年属孝感县周巷区,为新张大队:1975年属周巷公社;1976年安桥大队并入;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