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17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12]

2017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12]

  2018年1月,经认真评估、审核和公示,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道等62个乡镇和武汉市黄陂区道士冲村等843个村已经分别达到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标准,现决定分别授予“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村”称号。
  因为桥面地势较低,长被河水冲刷,又名冲水桥取名冲水桥,后引申为中水桥。1950年后属松滋县第五区;1958年后人民公社化时,属花园人民公社,设立中桥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王家桥区麻水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麻水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属王家桥区麻水乡,原名称中水桥大队更名为中水桥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麻水乡;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属王家桥镇;2005年中水桥……。
  1870年老城黄家铺溃堤,洪水在这里冲刷形成一条河流,因这一带地势低洼,雷响成河,一下雨就淹没农田,只见白水淌淌,一片汪洋,故称此地为白水淌。1950年后,属松滋县第二区公所,八宝垸指导组;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八宝人民公社大路口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八宝区大路口公社,三星桥与艾家湖大队、白水淌大队、同心沟大队;1970年合大队并小队,同心沟大队与民主闸大队、白水淌大队合并为白……。
  “白龙埂”因其山石呈白色,形似传说中的龙故名。1950年后属老城区上明乡;1958年人民公社时,同心、青林两个大队属南岳人民公社,宝塔、鸣凤两个大队属松北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同心、青林、宝塔、鸣凤属柏杨人民公社;1970年同心、青林合并为同心大队,宝塔、鸣凤合并为宝塔大队,属桃岭人民公社;1980年因县内重名,故按当地地名更名为白龙埂、宝塔;1984年设区建乡,改白龙埂村属桃岭乡,……。
  1950年属老城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南岳人民公社,设立双桥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老城区南岳人民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陈店人民公社双桥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老城区陈店乡,双桥大队更名为天星观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从老城区独立分出,成立陈店乡;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属陈店镇;2004年,原陈店镇艾桥村、天星观二村合并为天星观村民委员会,属陈店镇;2……。
  因早年居民姓氏及群众自治组织而得名。相由刘姓人家组织一条坪上的人开挖河沟,引水灌田,遇涝排渍,故取名刘家河。1958年属高山大队和自安大队,1966年高山大队更名为团结大队,自安大队更名为刘河大队;1970年团结大队更名为尤坪大队,1975年更名玉坪大队,划归万家乡;1984年刘河大队更名为刘家河村,玉坪大队更名为尤坪村。1987年属万家乡,2001年属万家乡;2004年由刘家河村和尤家坪村合并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松南公社,设立长青、常年两个个大队;1961年为新艾、长春、常年、三个个大队,属街河市区向文公社;1970年,新艾、长春、常年三个大队合并为常年大队,属万家公社;1980年因大队名称与当地地名不一致,故按境内村名改名腰店子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街河市区万家乡,原名称腰店子大队变更为腰店子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万家乡;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属万家乡。……。
  “曲尺”指木工的曲尺,这里指河流180度大转弯,犹似木工的曲尺。1958年称为曲尺河大队,属卸甲坪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更名曲尺河村,2004年与江西观村合并成为曲尺河村民委员会至今。曲尺河村……。
  1950年后属太平乡;1958年属双林大队;1961年属街河市区黄岭公社;1975年属街河市公社;1984年更名姜家岭村属斯家场区黄岭乡;1987年属黄岭乡属斯家场镇至今。姜家岭村……。
  1950年后属冯家窑人民公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冯家窑人民公社,设立民主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庆贺寺区冯家窑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刘家场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属庆贺寺乡,原名称民主大队变更为吴家包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庆贺寺乡;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属刘家场镇;2004年由丁家冲村、双冲村、吴家包三个村合并为吴家包村民委员会,属刘家场镇至今。吴……。
  荆江村毗邻长江,位于郝穴镇南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378户、1946人,共有耕地面积1274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7亩。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117元,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油菜、西瓜、蔬菜等作物种植为主。荆江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7人(其中女性党员4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团结状况好,凝聚力和战斗力强。近年来,在郝穴镇党委、政府……。
  新河村位于熊河集镇以北,东邻熊河镇熊河村,北邻江北农场,西邻荆监一级公路和熊河镇民主村,南邻熊彭公路和沙岭村,荆洪公路南北向贯穿全村。新河村现有十个居民小组,两个林场和一个移民点,全村共有居民449户,其中五保户1户,1人,低保户43户61人,低收入53户,140人,贫困党员3人,独女户127户,二女户35户,全村共有人口1678人,全村占国土面积5.03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8000余亩(667……。
  一、地理位置花兰村位于熊河集镇东部,东临黄林渠,与白马寺镇隔河相望,南与颜北村接壤,西与新庄村交界,北与司马村相邻,耕地面积2996亩,花兰村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典型的渔米之乡。二、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48户,共1553人,其中男性848人,女性705人,劳动资源人数709人,其中男劳力384人,女劳力325人,外出从业人员119人,空巢老人60人,留守儿童46人,低保户29户……。
  白马寺镇丰河村位于白马寺镇东南角,东邻新孟,南邻双河村,西邻白马村,北接黄淡村,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1880亩,渔池200亩,平均海拔25米。丰河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54户1004人,外出务工280人,空巢老人5人,留守儿童3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9户50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4人,60岁以上老党员15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
  白马寺镇天井村位于白马寺镇以西,东邻业新村,北接长河村,耕地2780亩,平均海拔28米。天井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75户1440人,外出务工180人,空巢老人1人,留守儿童2人,其中农村低保户13户36人,五保户1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29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60岁以上老党员10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2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5人,村民代表8……。
  白马寺镇双河村位于白马寺镇东南角,东邻新口村,南邻寿港村,西邻青港村,北接白马村,耕地3740亩,平均海拔25米。双河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12村民小组405户,1729人,外出务工280人,空巢老人15人,留守儿童12人,其中农村低保户32户62人,五保户1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32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13人,40岁以下年轻党员4……。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