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一批广东省卫生村[18]

第一批广东省卫生村[18]

  2017年10月17日,广东省卫计委官网发布《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授予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鹤岗村等636个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的通知》。记者获悉,省爱卫会授予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鹤岗村等636个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获选的村来自广州、佛山、汕头、惠州、梅州、江门、清远、肇庆、揭阳等。
  因“文革”时,神光山改为向阳山,且神光山位于向阳村内,故名。向阳管理区原属墨池大队。因“文革”时,神光山改为向阳山。1979年从墨池大队分出后取名向阳大队。1984年复归墨池乡。1987年又分出为向阳村。后改为向阳管理区。1999年改称向阳村委会。兴宁市福兴街道办事处向阳村位于福兴西南部。向阳村辖19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414户,人口1800人;全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3亩。向阳村年……。
  村名取自区域内的老虎陂的一个“陂”字,又希望年年大丰收的“丰”字,合称为“陂丰”,故名。1958年成立陂丰大队,1983年称为陂丰乡,1987年称为陂丰村,1989年成立陂丰管理区,1999年改称陂丰村委会。2004年11月撤消宁塘镇,原属宁塘镇管辖,现归属宁中镇管辖。陂丰村……。
  和一村委会历史上属兴宁城东厢五里外和山堡,建国初期划为文峦乡的一部分,是和山堡中第一个被划出的村子而,故名。1949年称和一村农会,1950-1957年称和一大队,1963年-1986年称和一乡,1986年后称和一管理区,1999年改称和一村委会,沿用至今。和一村……。
  因人民公社时由丝光分出后新成立,称为丝新,故名。1952年间原属丝光大队,1978年后分出成立丝新大队,1983-1986年合并为丝光乡,1987-1989年划出丝新村,1989称丝新管理区,1999年改称丝新村委会,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丝新村……。
  梅州市兴宁市河塘岭村位于刁坊镇府所在地西南部1。2公里处。河塘岭村辖26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480户,人口2173人;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3亩。河塘岭村年平均气温为21.4℃,年降雨量约为1227.3毫米,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蔬菜,上一年河塘岭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623万元。……。
  梅州市兴宁市郑江村位于刁坊镇府所在地东南部2公里处。郑江村辖42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429户,人口1900人;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9亩。郑江村年平均气温为21.4℃,年降雨量约为1227.3毫米,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蔬菜,上一年郑江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180万元。……。
  因该地有一楼称荷慕楼,由此得名荷慕。此地与郑江、桐坪称为河郑村。1979年由河郑大队成立荷慕大队。1984年复归河郑乡。1987年为荷慕村。后改为荷慕管理区。1999年改称荷慕村委会。梅州市兴宁市荷慕村位于刁坊镇府所在地东南部2公里处。荷慕村辖29民小组,在册户数368户,人口1639人;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1亩。荷慕村年平均气温为21.4℃,年降雨量约为1227.3毫米,气候特征亚……。
  因地有一个小山丘,坐东向西,与南北走向的山丘回然不同,故称横岗岭。因习惯写成横江岭,故名。1954年~1958年为河郑乡,1958-1960年为河郑大队,1961-1893为横江大队,1984-1987年为横江乡,1987年改称横江村,1989年改称横江管理区,1999年成立横江岭村委会,沿用至今。梅州市兴宁市横江岭村位于刁坊镇府所在地西南部2公里处。横江岭村辖18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596户,人……。
  梅州市兴宁市瑶岗村位于刁坊镇府所在地1.2公里处。瑶岗村辖15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85户,人口1585人;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5亩。瑶岗村年平均气温为21.4℃,年降雨量约为1227.3毫米,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冬瓜,上一年瑶岗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125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以保卫红色江山之意改称红光村。1951年至1958年为大桥乡,1958年至1960年属大桥大队,1961年至1984年为红光大队,1984年至1987年为红光乡,1987年4月改称红光村,1989年9月改称红光管理区,1999年4月改称红光村委会。梅州市兴宁市红光村位于刁坊镇府所在地2.5公里处。红光村辖16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325户,人口1596人;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
  兴江河流经其间,因河道弯曲,经常决堤成灾,冲积成许多沙丘和潭角,称之为“沙潭”,通过水利建设,“沙潭”逐渐变成沙坪,因而起名为沙坪村。从1963年成立石陂管理区直辖称沙坪大队,1983年称沙坪乡,1999年改称沙坪村委会。此名一直沿用至今。沙坪村……。
  因市林业局在该村南蛇岗成立林场而得名。1950年之前归属三乡,1958年改为林场大队,1999年改称林场村委会。林场……。
  因村落地形狭长,此地集中了几个寨合并一起以新联合之意得名“新寨”,故名。1961年属廉峰管理区直属称“新民生产大队”1963年撤管理区为廉峰生产大队管辖称新民大队,1978年归湖乡公社管理改称“新寨大队”,1983年称“新寨乡”,1999年改称新寨村委会。新寨村……。
  相传村中高园坪与高村上交界处,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柏树且旁边有一口塘,故名。1949年后为龙塘村,1959年后为柏塘大队,1983年为柏塘乡,1989年为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为柏塘村委会。柏塘村……。
  因此地地势平坦,被人称为坪步,因“步”与“埔”谐音,故改称坪埔。1949年称坪埔村农会,1950-1957年称坪埔大队,1963年-1986年称坪埔乡,1986年后称坪埔管理区,1999年改称坪埔村委会。坪埔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