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一批广东省卫生村[16]

第一批广东省卫生村[16]

  2017年10月17日,广东省卫计委官网发布《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授予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鹤岗村等636个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的通知》。记者获悉,省爱卫会授予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鹤岗村等636个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获选的村来自广州、佛山、汕头、惠州、梅州、江门、清远、肇庆、揭阳等。
  据历代老人口传,约宋朝时期,由于该村中心地带石缝里源源不断冒出热水,严寒冬天住在冒出热水附近的村民用锄头开出两个小湖,用于晚间洗澡。这样既能节省燃料,又能使人在干重活后洗浴,洗后神怡气爽。当时科学不发达,不晓得流出的热水是富含矿物质温泉,而把洗温泉叫做洗汤。随着移居人数和慕而来的外地人不断增加,起了个好名称“汤湖”,故名汤湖村。清末属大坪堡,民国后期1948年属大坪乡,建国初属梅西区,1956年为……。
  旧时,此村出来的多是秀丽人才,当地所耕作的农田处在低洼地带,像湖一样,故名。清末为大坪堡,是革命老苏区,民国后期1948年为大坪乡,建国初属梅西区,1956年为大坪乡,1958年属梅西人民公社,1960年从梅西分出,成立大坪人民公社,1983年属梅县市大坪区公所,1988年称秀湖管理区,1999年称秀湖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大坪镇。秀湖村……。
  早在建国初期,人们迁居此地时,曾店公王办的新猷学校与澄洞办的同化学校合并,故名。南朝齐国唐、宋历代属程乡县,万安乡,明代属万安都,清康熙年间,属程乡县,畲坑堡,民国时期属畲坑乡,1949年属曾店乡,1958年称新化生产大队,1983年称新化乡,1987称新化管理区,1999年称新化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畲江镇。新化村……。
  因境内多湖洋田(沼泽地)而得名,俗称太湖洋,后改称太湖。1958年称太湖洋大队,1987年称太湖管理区,1999年称太湖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畲江镇。太湖村……。
  该村是由双下、合溪两地的合称,故名。1958年称双溪大队,1987年称双溪管理区,1999年称双溪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畲江镇。双溪村……。
  旧时因村中村民大多数家中种有大量桑树,以养蚕为主要经济来源,故名。明朝属程乡县万安都;清朝属嘉应州龙文堡;1931年属梅县第七区;1941年属梅县第二区;1950年属梅县梅南区;1956年属水车乡;1958年属梅南公社,称小桑大队;1959年属水车人民公社;1983年属水车区;1987年属称小桑管理区,1999年称小桑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水车镇。小桑村……。
  新湖村新湖村位于汤西镇中心部,与新岭村、和安村、双湖村相邻,下辖9个自然村,有812户3870人,其中有贫困户90户437人,是省定贫困村之一,帮扶单位为广州银行;全村总面积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5亩,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芋、蔬菜、马铃薯、稻米等。全村共有党员76名,村“两委”干部6人。省道S228线、梅汕高速公路贯穿而过,滨湖路正在建设中,主要村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较为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观有……。
  因为该村之前灌溉靠人力挑水,后来请木匠在大横口建了一个木制水车用来灌溉,水车村由此得名。明朝属程乡县万安都;清朝属嘉应州龙文堡;1931年属梅县第七区;1941年属梅县第二区;1950年属梅县梅南区;1956年属水车乡;1958年属梅南公社;1959年属水车人民公社;1983年属梅县市水车区;1987年称水车管理区,1999年称水车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水车镇。水车村……。
  因此地石山岭多,故名。明朝属程乡县万安都;清朝属嘉应州大小立堡;1931年属梅县第七区;1941年属梅县第二区;1950年属梅县梅南区;1952年起划归荷泗大区;1956年起从荷泗分出归水车乡;1958年属梅南公社;1959年属水车人民公社,1983年属水车区,1987年称石岭管理区,1999年石岭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水车镇。石岭村……。
  源于九龙嶂的一条小遵河从该村而过,河中水质异常清澈透明,显得很美丽,故名。归属于石坑镇澄坑村。明朝属程乡县万安都,清朝属嘉应州龙文堡,1931年起属梅县龙文乡,1950年起属梅南区蓝水乡,1958年属梅南人民公社,称水尾大队,1983年属梅南区,1987年称水美管理区,1999年称水美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梅南镇。水美村……。
  相传明末文人李素曾在此结庐讲学,门上书有一横额“龙岗”,故名。清朝末年隶属于嘉应州龙文堡,1931年起属梅县龙文乡,1949年属梅南区。1958年属梅南公社。1983年属梅南区。1987年称龙岗管理区,1999年称龙岗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梅南镇。龙岗村……。
  旧时在村头建陂头蓄水灌溉,且周边有石山,故名。1958年称石陂大队,1986年称石陂管理区,1999年称石陂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南口镇。石陂村……。
  因村姓氏多,共有七姓,为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又近太和圩,故名。清代属朝洞乡,明末清初属荷田堡荷泗乡,1958年属新荷大队,后分出改为太和大队,1986年称太和管理区,1999年称太和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南口镇。太和村……。
  该村背后有七座连接的山峰,象征七位贤士,故名。1958年称七贤大队,1986年称七贤管理区,1999年称七贤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南口镇。七贤村……。
  梅州市平远县凤池村位于大柘镇县城。凤池村辖9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191户,人口772人;全村总面积7.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9.8亩。凤池村年平均气温为20℃,年降雨量约为1602.9毫米,气候特征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310天。主要经济作物有脐橙、药材,上一年凤池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2万元。近年来,凤池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扶贫挂钩单位扶持资金投资到企业分取红利。……。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