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第一批广东省卫生村[14]

第一批广东省卫生村[14]

  2017年10月17日,广东省卫计委官网发布《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授予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鹤岗村等636个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的通知》。记者获悉,省爱卫会授予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鹤岗村等636个村“广东省卫生村”称号,获选的村来自广州、佛山、汕头、惠州、梅州、江门、清远、肇庆、揭阳等。
  新村村是石坝镇唯一的移民行政村。因黄山洞水库建造,原居住枫树排、洋坑沥、围颈、圆坑、凹炉背、小塘仔等库区范围内居民发迁移至此地,由于由几个村的人组成新的一个村,故取名新村村。同坦田村合并称新田大队,1957年,设立博罗县石坝人民公社黄山洞大队;1958年,称博罗县石坝人民公社新村大队;1973年,称博罗县石坝人民公社新村大队;1983年,称博罗县石坝区新村乡;1986年,称博罗县石坝镇新村管理区;……。
  1949年9月属二区龙华乡,1951年12月属二区龙华乡,1957年12月属龙华乡龙华村,1958年10月属龙华公社龙华大队,1966年称水坑大队,1984年3月称水坑乡,1987年1月称水坑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称水口管理区,1998年12月改称现名至今。水坑村……。
  靠近海,海面形成一个湾,水较浅,故称浅湾,后人把浅改成荃,故名荃湾。人民公社时为荃湾大队,后易名荃湾管理区,1999年改称荃湾村委会。荃湾村……。
  当时人们在此耕种畲地,后人口发展,续向河对面发展,故此地取名老畲。历史以来都取名为老畲,20世纪70年代,樟浦、老畲、新畲为一个生产大队,20世纪70年代后期划分为老畲生产大队,后来变更为老畲村委会。老畲村……。
  樟浦村是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西区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1303008208。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发文《市民政局关于推进我市社区建设的改进》,经党委研究,同意霞涌街道设立居民委员会,下设居民小组。因位于霞涌圩,故名。解放前为惠阳县(二区)澳万乡霞涌村,1953年土地改革后为澳头(第8区)区公所霞涌乡,1958年冬为澳头公社霞涌大队,1980年为霞涌公社霞涌大队,1982年为澳头区霞涌乡,1983年原“霞涌大队”、“霞居大队”“霞新大队”合并为霞涌公区霞涌乡,1988年改为霞……。
  径口村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1421116203。
  因该村有座山岭呈圆形,以山得名,故名。1958年称园岭大队,1987年称园岭管理区,1999年称园岭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松源镇。园岭村……。
  该村与福建的下迳、上迳交界,三面环山,有一条小河水流至寒陂头下时,转个半月形的曲弯,故名。1987年称湾溪管理区,1999年称湾溪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松源镇。湾溪村……。
  该村为一条很长的坑,村形优美,故名。1960年称坑美大队,1987年称坑美管理区,1999年称坑美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隆文镇。坑美村……。
  三坑村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隆文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421117205。
  因为以前全村山上山下都有很多野生青梅、杨梅及以前为畲族人居住,故命名梅州畲,曾经更改为梅珠村,再后来则更改为梅州村。1987年称梅州管理区,1999年称梅州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隆文镇。梅州村……。
  因该村位于东山河畔的上游,故名。1960年称江上大队,1987年称江上管理区,1999年称江上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隆文镇。江上村……。
  1808年前后,河溪边上有很多桃树和李树,溪边上有个宫庙叫桃培宫,住有和尚斋妈,当时有三个自然村的善男善女在宫庙求神拜佛烧香,在建国后破除迷信把宫庙拆除,改称桃培,后来三个自然村桃培、高塘、李塔合并称为桃溪村。1952年划入松源区管辖,1956年隶属桃尧乡,1958年并入梅东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属桃尧人民公社,1986年称桃溪管理区,1999年称桃溪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桃尧镇。桃溪村……。
  据说,旧时先祖在此地开基时建居于半岌山,后山有很茂盛的竹子,故名。1949年称竹岌乡,1958年公社化后称竹岌大队,1986年称竹岌管理区,1999年称竹岌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桃尧镇。竹岌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