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拟命名的“湖北省2016年省级生态乡镇”和“湖北省2016年省级生态村”名单。 |
境内有一座山名为文峰山,经过时间推移,便从“文峰”变成了“文丰”。明朝末年属荆门县管辖;清朝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1936年4月属远安县永清乡管辖;1949年7月属荆钟宜县栗东区管辖;1950年建村成立贫协委员会;1955年成立赵庙河、马道河、匡家沟三个初级社;1956年冬赵庙河、马道河两个初级社并入姚河中心高级社,匡家沟初级社并入龙虎高级社;1958年成立……。 |
以境内一山口“尖山垭”命名。明朝末年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同年废安陆府,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管辖;1936年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荆门县烟墩区)管辖;1949年解放,属荆门县烟墩区安团乡管辖;1950年成立尖山贫协委员会、1952年成立尖山互助组、1955年成立联合初级合作社、1……。 |
明朝末年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同年废除安陆府,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管辖;1936年4月属远安县苏黄区管辖;1949年属荆钟宜县栗东区管辖;1950年属荆门县栗溪(第十二区)关坛乡管辖;1955年成立三元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3月并入关庙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0月从关庙分出建……。 |
明朝末年属荆门县管辖;清朝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1936年4月属远安县永清乡管辖;1949年10月1日属钟宜县栗东区管辖;1950年5月划归荆门县管辖,同年10月属荆门栗溪(十二区)白仓乡管辖;1951年建村成立贫协委员会,同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稠树、龙垭两个初级农业生产社,属十二区栗北乡管辖;1957年初稠树、龙垭合并成立胡畈高级农业生产社……。 |
以境内的山谷涧沟命名。明朝初期当地村民用支撑木枧方式引溪水灌溉用,“枧”引申为“涧”涧沟村由此得名。明朝洪武九年(1376)属荆门县管辖;清朝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1936年4月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1949年10月属钟宜县栗东区管辖;1950年5月划归荆门县管辖,同年7月属荆门县栗溪(时称十二区)栗南乡管辖;1951年建村成立贫协委员会,19……。 |
以境内水库命名。有一座水库,名为“赵湾水库”,因而命名“赵湾”。明朝末年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同年废除安陆府,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36年4月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远安县永清乡)管辖;1949年4月栗溪解放,7月成立荆钟宜县栗东区,属栗东区管辖;1950年5月划归荆门县,10月成立……。 |
以境内山峰“插旗山”而命名。明朝末年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州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年),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同年废除安陆府,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管辖;1936年4月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荆门县盐池区)管辖;1949年栗溪解放,属荆门县盐池区管辖;1950年属荆门县栗溪(第十二区)大栗乡管辖;1954年成立插旗、毛胡、横冲、太……。 |
以河流名字命名。据传说三国时,关羽与东吴大将丁奉在此激战,其战旗插在插旗村西侧大山顶上。一日,狂风将战旗吹到今4组一条溪沟下游,旗杆被折断,故称“折旗河”。明洪武九年(1376)属荆门县;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民国元年属襄阳道荆门县,同年废安陆府,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荆门县盐池乡管辖;1949年4月栗溪解放,成立贫协委员会;1950年9月前属荆门县盐池区折旗乡辖;10月划归荆门县……。 |
明朝末年属荆门县管辖;清朝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1936年4月属远安县永清乡管辖;1949年7月属荆钟宜县栗东区管辖;1950年划归荆门县,同年建村成立互助组,属荆门县栗溪(时称第十二区)管辖;1955年成立龙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改为龙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仍属荆门县栗溪(时称第十二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设立龙虎大队,属高峰……。 |
明洪武九年(1376)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同年废安陆府;1936年4月属远安县永清乡(驻地栗溪)管辖;1949年4月栗溪解放,成立贫协委员会,同年7月成立荆钟宜县栗东区,属栗东区管辖;1950年5月划归荆门县辖,10月成立荆门县栗溪(时称荆门县第十二区),属荆门县栗南乡管辖;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时属二郎沟村并入……。 |
明朝末年形成自然村落,清朝末年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安陆府钟祥县管辖;1936年属远安县永清(栗溪)乡管辖;1949年4月栗溪解放,7月属荆钟宜县栗东区关坛乡管辖;1950年1月建村,1950年5月划归荆门县,10月成立荆门县栗溪(时称荆门县第十二区),属十二区关坛乡管辖;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春关坛乡并入姚河乡,关坛村分成常沟、何沟、双庙3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冬,改为常……。 |
小焕岭村位于新市镇北部,北接绿林镇向集村,东接绿林镇中台、高枧村,西南与杨集镇接壤,平均海拔800多米,位于京绿旅游线上,呈带状分布。人口现状: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86户7011人,外出务工2156人,空巢老人4人,留守儿童3人,农村低保户21户28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26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7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1……。 |
三泉村地处杨集镇北部,距集镇3公里,是一个山区小村庄。人口现状: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湾村,79户,341人。村级组织:全村现有党员17人,其中男党员15人,女党员2人。产业发展:三泉村共有山林面积13210亩,人平43亩,其中银杏450亩,年产鲜果15吨,鲜叶40吨,板栗500亩,产鲜果20吨,年产香菇30吨,木耳5吨。农民人均收入7010元。……。 |
李冲村位于杨集镇西北部,距京山县50公里,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现状: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107户,385人。村级组织:党员25人,其中男党员21人,女党员4人;外出打工7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1人。产业发展:李冲村共有山林面积21400亩,耕地面积602亩,人平1.5亩,人均纯收入7100元。……。 |
双峰观村位于杨集镇西北,与钟祥客店镇相邻,面积3.2万亩。人口现状: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50户,532人。村级组织:全村现有全村现有党员34人,其中男党员27人,女党员7人;外出打工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2人。产业发展:双峰观村共有耕地面积1132亩,人平2.13亩,其中水面45亩,银杏面积800亩,森林面积30490亩,村民纯收入68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