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拟命名的“湖北省2016年省级生态乡镇”和“湖北省2016年省级生态村”名单。 |
明朝洪武九年(1376)属荆门县管辖;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属荆门州管辖;民国元年(1912)属荆门县管辖;1948年名为第三保,属许集乡管辖;1949年解放后属仙居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社时,成立柴李初级合作社,属许集乡管辖;1957年改为柴李高级合作社,属许集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与赵坪、白坪合并为三坪大队,属红旗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5月三坪大队改为李坪大队,属许集人……。 |
明洪武九年(1376)之前属安陆府钟祥县管辖;明洪武九年后属安陆州管辖;明嘉庆七年(1531)升安陆州为承天府,属钟祥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属安陆府钟祥县管辖;民国元年(1912)废安陆府,钟祥县归入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第三行政督察区管辖;民国后期属钟祥县力源乡第七保管辖;1949年属青龙乡管辖;1955年农业合作化……。 |
明朝洪武年间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同年废除安陆府,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2年属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3年为第七保,属仙居乡管辖;1949年仙居解放,属仙居乡管辖;1955年成立何家初级合作社;1957年为何家高级合作社,属盐池区管辖;1958年设立何家大队,属盐池公社管辖;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盐池区管辖;1……。 |
明朝洪武年间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县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同年废除安陆府,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2年属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仙居解放,属仙居区管辖;1955年成立黑龙观初级合作社;1957年设黑龙观高级合作社,属盐池区许集乡管辖;1958年设立中心大队,属红旗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盐池区许集管理区管辖;1975年撤……。 |
地处姚河集镇中心,以河流“姚河”名称命名。2001年3月姚河乡撤归栗溪镇,因原属姚河乡管辖,故沿袭姚河乡得名;2001年下半年成立姚河社区居民委员会,属栗溪镇管辖至今。姚河社区……。 |
因地物得名。村境内泉眼较多,分布广而闻名,其中“刘家大泉”最负盛名,流量大,水质好,因而取名“大泉”。明朝洪武九年(1376)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同年废安陆府;1936年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查区(远安县永清乡)管辖;1949年解放,属荆钟宜县栗东区管辖;1950年属荆门县十二区白仓乡管辖;1951年成立大泉、双和两个贫协委员会,属白仓……。 |
很早以前,辖区内的两河相会处有一河滩,滩边小山洞中常有金舟往外运米,供养周围百姓,人们将这一水滩称为“金划滩”,“划”引申为“华”,故名“金华村”。明朝末年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同年废安陆府,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管辖;1936年4月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查区(荆门县烟墩区)管辖;19……。 |
栗树湾村是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802100212。 |
因境内明末建筑百子堂(时为学堂)得名。明朝洪武九年(1376)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属荆门直隶州管辖;民国元年(1912)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1936年前属湖北省钟祥县管辖;1936年4月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远安县永清乡)管辖;1949年4月,栗溪解放,7月属荆钟宜县栗东区栗中乡管辖;1950年5月划归荆门县,10月,成立荆门县栗溪(……。 |
1949年前,现刘组是一片方圆百里的茅草地,1951年当地干部组织村民开垦,史称“茅坪”,后以此名更名为“毛坪”。三国前期属蜀管辖,后期属吴管辖;东晋永和八年(352)属武宁郡管辖;隋开皇十八年,改长宁县为长林县管辖;唐建中三年(782年)属荆门县管辖;五代属荆南国管辖;北宋属长林县管辖;南宋属荆门郡长林县管辖;至元十四年(1277)属荆门府长林县管辖;明洪武九年(1376)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 |
明朝末年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同年废除安陆府,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管辖;1936年4月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荆门县盐池区)管辖;1949年栗溪解放,属盐池区管辖;1950年属荆门县栗溪(第十二区)大栗乡管辖;1954年成立双星、青龙、南裕三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双星……。 |
因古时集镇北部长有大片栗树,又恰处栗溪及竹马二河交汇处而得名。明朝末年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县管辖;清朝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1936年4月属远安县永清乡管辖;1949年建赵畈村,属荆钟宜县栗东区管辖;1950年划归荆门县,同年成立贫协委员会,属荆门县栗溪(时称第十二区)管辖;1954年赵畈、青贺二村合并,成立双畈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改为双畈……。 |
明朝洪武九年(1376)属荆门县管辖;清朝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民国元年(1912),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1936年前属湖北省安陆府钟祥县管辖;1936年4月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查区(远安县永清乡)管辖;1949年7月成立荆钟宜先栗东区,属栗东区管辖;1950年5月划归荆门县管辖;10月成立荆门县栗溪区(为荆门县第十二区),属十二区白仓乡管辖;1950年建村,成立贫协委员会;19……。 |
以境内河流名称命名。境内五组小垭下至四组院子河桥有一条河流名为“南庄河”。明朝末年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同年废除安陆府,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管辖;1936年4月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荆门县烟墩区)管辖;1949年栗溪解放,10月建和平村;1950年成立和平贫协委员会;1952年成……。 |
明洪武九年(1376)形成自然村落,属荆门县管辖;清顺治三年(1646)属安陆府荆门州管辖;1912年属襄阳道荆门县管辖;1936年4月属远安县苏黄区管辖;1949年4月栗溪解放,7月属荆钟宜县栗东区姚河乡管辖;1950年5月建村,同月划归荆门县管辖,10月属荆门县栗溪(时称十二区)姚河乡管辖;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春成立姚河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冬成立姚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