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根据各有关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申报审核意见,经环境保护部复核,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灵寿镇等781个乡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指标要求,现决定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文号:公告 2014年 第65号 |
石马湾乡与安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安坪镇辰溪县辖镇。1953年设安坪镇,1956年改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复建镇。镇政府驻安坪。位于县境西南部,龙门溪入辰水汇合口处,面积42.4平方公里,人口1.7万。有公路通县城。辖安坪、红敏2个居委会和王安坪、新屋场、王家洲、长路坪、湄河湾、九岩坪、瞿家人、竹搭桥、迎龙、蒋家坪、曾家坪、瞒田垅、翁鸡坪、瓣溪、渔业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是县粮食主产区……[详细] |
辰溪县辖乡。1953年设龙头庵乡,1958年改龙头庵公社,1984年改龙头庵乡。乡政府驻龙头庵。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52.7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其中瑶族2000人。有县道与1807省道连接,沅水纵贯南北。辖雪峰、九曲、茶园、寨门、大村、皇滩、龙头庵、石溪口、枣子村、戴家坪、中溪口、塘冲、长田13个村委会。农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盛产茶油,为县油茶林基地之一。.……[详细] |
辰溪县辖乡。1953年设上蒲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89年改上蒲溪瑶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89公里,面积58.2平方公里,人口0.9万,其中瑶族3385人。乡政府驻上蒲溪。县道与180省道相连。辖六屋场、蒲潭、宝树坪、茂兰冲、温溪、田坪、中蒲溪、上蒲溪、龙垴上、五宝田、排子坡,当风12个村委会。矿产主要有玉竹石。农作物主要为水稻。乡镇企业主要有小水电站3座。.……[详细] |
辰溪县辖乡。1956年设柿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乡政府驻向家湾。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6.7公里,面积102.7平方公里,人口1.7万。公路直通县城。南临沅水,常年通航。辖刘家湾、溪口、曾家冲、牛儿岩、观音阁、桃田坳、园湾、石山关、纱帽坪、坡下田、木湾、傅家湾、分庄垴、向家湾、柳溪口、寨上、卢家湾17个村委会。盛产木材。农业主产水稻。矿产有铁、石煤、硫铁、金刚石等。.……[详细] |
大桥江乡位于县城西南部,东与江口镇接壤,南与芷江县交界,西与文昌阁乡交界,北与舒家村、长谭乡交界,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全乡共有10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129人。大桥江乡离县城较远,但交通便利,全乡公路18条,其中县道1条,有大尧公路穿乡而过,村道17条,通车村10个, 村民小组通车60个。大桥江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应发展农业生产,盛产稻谷、柑桔、花生、油菜等,且山多、海拔高、昼……[详细] |
兰里镇是一代名臣满朝荐的故里。她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北部,距县城14公里,东连吕家坪镇、黄双乡,南接和平溪乡,西靠绿溪口乡、栗坪乡,北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接壤,辖21个村,1个居委会,157个村民小组,5825户,25988人,人口以苗族为主,全镇总面积87平方公里,是麻阳苗族自治县人口最多的建制镇,也是麻阳苗族自治县下山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元代,兰里辟为集市,明初建寅宾公馆。清道光十……[详细] |
郭公坪乡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部,处于云贵高原余脉延伸地带,东邻锦和镇,南接尧市乡、西靠贵州省铜仁漾头镇,北连凤凰县茶田镇、茨岩乡、林峰乡,扼湘黔两省三县六乡交界处,系怀化、吉首、铜仁三市准中心,距县城59公里。平均海拔520米,相对高度400米,西高东低,素有“麻阳西藏”之称。全乡辖19个村,117个村民小组,共3675户,16283人,其中苗族占97%。总面积115.3平方公里,居全县24个乡……[详细] |
兰村乡简介兰村乡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南部,全乡总面积73平方公里,辖14个村,77个村民小组,2316户、9367人。兰村乡北部多丘陵,南部多山地,坡陡谷深,海拔最高处羊全岩的后山峰485米,最低处椒林159.46米。年均气温16.7摄氏度,常年降雨量1430毫米。全乡山多田少,有农田6563.4亩,封山育林面积6万多亩,森林资源丰富。.兰村乡由原来的14个村合并调整为10个村。具体合并调整情况为……[详细] |
岩门镇距县城西北8公里处,辖18个村1个居委会,9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万人,以苗族为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同志的家乡。镇辖区东靠高村乡,西南接兰村、隆家堡、谭家寨乡,西北连石羊哨、板粟树、谷达坡乡。豪洛溪横中心,沿溪两岸有小块平原,东北为丘陵山区。全镇总面积71平方公里。.岩门镇由原来的18个村合并调整为12个村。具体合并调整情况为:1……[详细] |
龙潭镇是溆浦县南部的边陲重镇,东依高耸入云的车岩岭,与葛竹坪镇、大华乡交界;南现温水乡毗邻;西靠百强寨,与横板桥乡、黄毛园镇相邻;北傍金子山,和北斗溪乡接壤。龙潭镇地处龙潭办事处四乡三镇之中心,是龙潭14万人口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置龙潭堡,民国2年设(1913)初置龙潭镇。1958年人民公社化,建龙潭公社。1961年10月设龙潭公社和龙潭镇公社。1984年龙潭镇公……[详细] |
溆浦县辖乡。1984年从大华乡分出,建立龙庄湾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0公里。乡政府驻龙湾,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0.7万。1808省道经此。辖龙庄湾、白银塘、鸡鸣、高牛场、石家湾、小冲、柳沙坪、打葛冲、进马江9个村委会。盛产中药材。.……[详细] |
新田乡成建制与桥江镇合并设立桥江镇溆浦县辖镇。1956年置桥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四都河下游西岸。距县城18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5万。镇政府驻沙湾。有公路通县城。辖杭场街、永兴街、文明街3个居委会和罗铺田、林家坡、罗家坡、沙湾、菜园、堰塘、菜塘、机坪、粟林、梅子、曹坡、白田、独石、槐荫、板水、枣子坡、小水田、廖家垅、白岩冲、和尚坡、檀木龙、岩湾、温里、车头、……[详细] |
双井镇、岩家垅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双井镇溆浦县辖镇。1956年为花桥乡,1958年为花桥公社,1981年更名双井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69.5平方公里,人口3.5万。镇政府驻新华。湘黔铁路经此并设双井站。有公路通县城,村村通乡村公路。辖灯塔、花口、堰塘、红坡、初落、新花、双井、彩花、兰花、夏家垅、岩园、水口、十家湾、塘湾、水集、水王垅、桂花、大坪头、伍……[详细] |
水东镇、龙王江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水东镇溆浦县辖镇。1956年为水东乡,1958年为公社,1984复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1.8万。镇政府驻上绿化。有公路通县城。辖岩角溪、嵩口湾、上绿化、下绿化、溪口、湖塘、黑岩、联合、银湖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盛产柑橘、棉花。乡镇企业有农机、加工等厂。.……[详细] |
怀化市辖乡。1953年从黔阳县划归怀化县,1956年置桐木乡,1958年改桐木公社,1959年并入牌楼坳公社,1961年恢复桐木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市境西南部舞水下游,距城区35公里。面积100.8平方公里,人口1.9万。乡政府驻桐木场。209国道和舞水贯穿全境。辖大松坡、宋信、黄家湾、黄松坳、桐坪、芒冬溪、宝寨、半界、楠木铺、上丰坡、下丰坡、桐林12个村委会。农业盛产水稻和油茶,为市重要……[详细] |
铜鼎乡地处沅江上游,位于中方县东北角,距怀化城区 62 公里,北与辰溪县仙人湾乡相连,东北与辰溪县龙头庵乡毗邻,东南与我县丁家乡为界,南与我县铜湾镇接壤,西与我县龙场乡为邻。境内东西长 6 公里,南北宽 12 公里。 乡政府驻铜鼎坪村。相传该村曾为一小村,状似铁鼎罐,地面平坦,前为大河,后为干涸的小河,该村位于中间,对河有一岩山名叫铁城墙,又称铜城,取铜铁相合之意,故名铜鼎坪,并因此演变成乡名。铜……[详细] |
铜湾镇、丁家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铜湾镇怀化市辖乡。1953年置铜湾镇,1956年复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再改镇。位于市境东部沅水河畔,距城区51公里,面积71.9平方公里,人口1.9万。镇政府驻铜湾。沅水和320国道贯穿镇境。辖兴隆街、沙螺湾2个居委会和渡江坡、和村、堆子、新屋、兴华、大岩头、费家田、思坪、竹园头、黄溪、三岔、麻溪江、松坡、水落安14个村委会。农业以产水稻为主,兼……[详细] |
位置面积地处洪江市东南部,西邻深渡苗族乡、沙湾乡,东接大崇乡,北界硖洲乡,南靠龙船塘瑶族乡和洞口县挪溪乡,总土地面积127平方公里。距安江25公里。 历史沿革1958年成立熟坪人民公社,1 983年撤公社设立熟坪乡人民政府至今。 政区划分2005年末全乡辖15个行政村,132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人口2005年末全乡4325户,总人口148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2人,占总人口7.8%,人口……[详细] |
洗马乡属洪江市边远山区,坐落在雪峰山脚下,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二地三县九乡镇交界之地,地理位置复杂。正在修建的邵怀高速公路和横贯洗马全境的高速公路溆蒲连接线公路的竣工通车,将彻底改变我乡道路交通落后的状况,这样洗马乡十分优越的区位优势就凸现出来了。全乡总面积92713亩,其中耕地面积12864亩,园地面积1110亩,林地面积67274亩,水面面积976亩,其他10489亩。全乡共有16 个行政村……[详细] |
甘棠镇位于双峰县最西端,原为甘棠乡,1994年撤乡建镇。西与邵东交界,北与涟源接壤,东南与本县的三塘铺、印塘相邻。全镇土地面积132.87平方公里,辖83个村、2个居委会、7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万人。 该镇交通发达,物产丰富。青甘、太甘公路横贯南北,与320国道和双娄、双涟相联,在建的潭邵高速公路、洛湛铁路亦自东向西穿过;镇村公路蛛网密布、联通各个村组。金家的煤炭储量丰富;甘棠铺西瓜独具风……[详细] |
白芒营镇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部,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处。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素有“三省通衢”之美称。207国道纵贯南北,326省道横穿东西。全镇辖54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8122人,面积183.67平方公里。现有基层党支部76个,0员1216人。全镇共有完全小学5所,完全中学2所,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近年来,白芒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详细] |
码市镇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处,毗邻广东省连州市、连南县、连山县,与广西桂岭接壤,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全镇辖45个村(居)委会,总人口3万人,土地面积4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439亩,森林面积272107亩,是个半林半农的大镇。 1997年以来,码市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开发水电兴江华”的发展战略,借鉴广东阳山、乳源等外地经验,立足资源优势,……[详细] |
江华瑶族自治县辖镇。1950年设水口乡,1954年设城关镇,1980年更名水口镇,1955年至1985年10月为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31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0.8万。镇政府驻水口。1861省道过境。辖沅潭子、水源、水口街、码市街4个居委会和暗冲、泮水、高滩、山门、大车洞、山马、文亮、金源、得贵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藤椅、火柴、家具、木材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详细] |
富家桥镇位于区境南部、都庞岭北麓,距零陵城区12.5公里处。东临潇水与凼底乡隔江相望,南接双牌县五里牌镇,西与水口山镇、梳子铺乡、石山脚乡毗邻,北与朝阳街道办事处接壤。镇政府驻富家桥村,辖桃花洞、大仙观、阳河、高贤、木山底、龙家园、民族、永兴桥、天神观、福兴观、四山头、大庙头、荷叶塘、板栗江、富家桥、仙神沟、高山岭、峦石山、船头、西山、眭家铺、鲁塘、高车头、鱼池头、观音冲、小乙垒、栗山铺、栗山里、……[详细] |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素有“西江明珠”之称,是佛山市西江组团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明区委、区政府驻地,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和科技中心。面积为178.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5万人,流动人口约8万人,下辖14个社区居委会和14个村委会。荷城地貌属于典型三角洲平原,境内地势平坦开阔,河涌交错,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均温度22℃,年降雨……[详细] |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广明高速和江肇高速在工业园区交汇贯通,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可以在5分钟内分别进入两大高速,到肇庆约半个小时,到广州约1小时,到深圳约2小时。高明大道及合和大道呈东西走向贯穿全境,是贯通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的重要通道,进一步突显我镇的区位优势。明城辖区总面积186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居委会和11个村委会,共1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详细] |
历史沿革:白坭开发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明清时期,白坭的发展达到鼎盛。由于出产上等蚕茧,加上发达的水路,成为富商巨贾营商的主要聚集地,享有“西江第一大港”的盛誉,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户商”的繁荣景象。历史上,白坭一度称为白坭市,可见当时的繁荣富庶。建国初白坭称四区,后改称白坭区。1957年白坭撤区并乡分白坭、金本乡。1958年白坭与金本组成白坭人民公社。……[详细] |
城南镇原系华夏古陆,自1975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城南镇境内发展多处远古遗址、墓葬、文物,据考证,距今约六千多年前,城南一带就已有先民生息繁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中原人口(今福建、江西一带)几次南迁。他们在粤北最大的盆地——始兴盆地落足生根,生活和劳作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世代繁衍生存下来。 由于历代屯兵、贮粮的需要,在始兴-原的主要 村落建立储粮、屯兵的所、营,久而……[详细] |
将原沙渠镇和原董场镇龙华社区、龙兴社区、铁溪社区、凤冠社区、昌明街社区、祥和村、双河村以及原蔡场镇蔡场社区、云南村、万延村、树德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沙渠街道管辖,沙渠街道办事处驻方圆路120号。……[详细] |
2019年,将原苏家镇梓橦村、原青霞镇和晋原街道子龙街社区、晋王社区、芙蓉社区、锦屏社区、元通社区、红光社区、东街社区、大树社区、长春路社区、兴隆社区、潘家坝社区、玉龙社区、邑新社区、驷马社区、鸳鸯社区、镇东村、邑溪村、伯乐村、晋义村、龙华村、干溪村、七里村、青屏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青霞街道管辖,青霞街道办事处驻西岭大道164号。……[详细] |
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都江堰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紫坪铺镇、虹口乡和翠月湖镇,将紫坪铺镇和虹口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池镇管辖,将翠月湖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青城山镇管辖。位于市区西北的龙溪河下游,龙池国家森林公园下侧,东西最大横距11.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2公里,东与虹口乡、白沙乡接壤,南与麻溪乡隔岷江相望,西与阿坝州汶川县交界,北与虹口乡为邻,幅员面积88.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详细] |
都江堰水利灌溉枢纽工程是两千多年前修建且至今仍在发挥其灌溉功能的无坎引水,自流灌溉的水利奇迹,斐誉全球,二000年十一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蒲阳镇位于都江堰市城区东郊,距都江堰市区仅6公里,全镇幅员面积28.5平方公里。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度15.2℃降雨量1243.8mm,无霜期269天,大气质量级别为一级,空气质量优。年日均值总悬浮微粒0.168mg/m3。……[详细] |
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都江堰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紫坪铺镇、虹口乡和翠月湖镇,将紫坪铺镇和虹口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池镇管辖,将翠月湖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青城山镇管辖。一、基本情况青城山镇地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旅游景区,距都江堰市区15公里,距成都市区60公里,是国家、省、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镇域面积96.1平方公里,城镇规划区……[详细] |
位于市区东南的柏条河中游。东西最大横距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5公里。幅员面积37.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04 亩。东与彭州市、郫县交界,南与崇义镇相连,西南、西北分别与聚源镇、胥家乡接壤,北与驾虹乡交界。镇境以平原为主,有七头山、童子山、涌山等少量浅丘,平均海拔643米。1999年辖向荣、高基、金陵、金玉、安阜、涌山、乐民、禹王、二郎、绿凤、长虹、吉星、金华、崇金、法华、仙鹤、童山……[详细] |
幸福街道办事处辖观凤楼、翔凤桥、幸福、彩虹、岷江路、莲花、解放7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位于市区东南部,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其最北端顶点。东西最大横距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2公里,幅员面积24.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33亩。东与胥家乡接壤,南与聚源镇相连,西南隔金马河与玉堂镇相望,北与灌口镇隔岷江内江、柏条河毗邻,是成都到都江堰市的门户。幸福镇原为城市郊区。1952年夏,将城关区辖境原志城、新民两镇……[详细] |
都江堰市石羊镇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一一青城山之间,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距成都37公里。石羊镇是都江堰市中心集镇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黑石河和沙沟河穿境而过。集镇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都崇公路纵贯其中,石徐、石柳、石青等干道与周边乡镇紧密相连,集镇内有4横3纵14条街道。有工商、税务等分支机构,有农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有自来水厂、变电站、天然气……[详细] |
聚源镇是都江堰市河东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重镇”。全镇幅员面积34.2平方公里,辖1717个自然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1.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500余人。聚源镇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全镇境内有国道213线、成灌高速公路和省道灌温路穿境而过,东距成都市仅40公里,西距都江堰市区仅8公里,是成汶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阿坝州的主要生活品供给地。聚源镇全年平均气温在15.7ºC,年降……[详细] |
灌口街道办事处辖南桥、文庙、瑞莲、柳河、栏马桥、平义、灵岩、蒲阳路、建兴、紫东、玉带桥、太平、伏龙、西川14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灌口镇因位于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灌溉渠口而得名,其建镇历史可上溯至16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古巴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全镇幅员面积16.70平方公里,有非农业人口6.5人,是都江堰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集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便利的交通,发达的通讯,充足的能源于一身……[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