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山县遗址在境内,唐调露元年(679)在此设铜山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中江县。2002年成立铜山街社区,2020年更名为铜山社区,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 广福镇铜山街社区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二级公路—罗桂公路贯通全境,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铜山街社区成立于1988年10月,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6个居民小区,548户,1309人。 |
辖区内有宝峰街穿行,社区以道路名。2002年成立宝峰街社区,2020年更名为宝峰社区,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 广福镇宝峰街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二级公路—罗桂公路贯通全境,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宝峰街社区成立于1991年10月,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现有6个居委会,1327户,2242人。 |
广福镇金钱坡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二级公路—罗桂公路贯通全境,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十五个社,农户720户,总人口2232人,现有耕地面积1841亩。 |
红松岭位于该村境内,遂取“红岭”二字为村名。1950年成立广福乡人民政府设立为三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三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红岭大队。 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红岭村村民委员会。 2006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广福镇。 2020年红岭村、香山村和斑竹村合并为红岭村,选举产生红岭村村民委员会。 广福镇红岭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十个社,农户478户,总人口1623人,现有耕地面积533亩。 |
境内有文林书院,遂取“文林”为村名。1950年成立广福乡人民政府设立为七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七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文林大队。 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文林村村民委员会。 2006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广福镇。 2020年文林村和槐垭村合并为文林村,选举产生文林村村民委员会。 广福镇文林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十一个社,农户468户,总人口1500人,现有耕地面积1036亩。 |
广福镇铜山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二级公路—罗桂公路贯通全境,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十六个社,农户811户,总人口2568人,现有耕地面积989亩。 |
境内有黄荆沟和梓潼庙,取“荆”、“庙”二字得名荆庙,后取谐音为“井庙”,故名。1950年成立广福乡人民政府设立为五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五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井庙大队。 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井庙村村民委员会。 2006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广福镇。 2008年青春村撤销并入井庙村,选举产生井庙村村民委员会。 广福镇井庙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十七个社,农户706户,总人口2350人,现有耕地面积1768亩。 |
广福镇松树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二级公路—罗桂公路贯通全境,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八个社,农户440户,总人口1240人,现有耕地面积611亩。 |
境内有马鞍山(此地一山,形似马鞍,故称),取“马鞍”谐音“马安”为村名。1950年成立马鞍乡人民政府设立为一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一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马安大队。 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马安村村民委员会。 2006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广福镇。 2020年方碑村和马安村合并为马安村,选举产生马安村村民委员会。 广福镇马安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十一个社,农户530户,总人口1860人,现有耕地面积1178亩。 |
广福镇柏燕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二级公路—罗桂公路贯通全境,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十五个社,农户605户,总人口1970人,现有耕地面积1457亩。 |
广福镇金光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二级公路—罗桂公路贯通全境,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十五个社,农户500户,总人口1570人,现有耕地面积1155亩。 |
此地曾是解放初建中乡驻地,遂得名”建中。1950年成立长胜乡人民政府设立为三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体制下放调整为三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建中大队。 1984年改公社为乡,大队改名为建中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 2006年根据(川府民政〔2006〕15号)文件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属广福镇至今。 广福镇建中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十六个社,农户720户,总人口2380人,现有耕地面积1551亩。 |
广福镇长胜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二级公路—罗桂公路贯通全境,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九个社,农户350户,总人口1203人,现有耕地面积650亩。 |
广福镇实胜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村,位于中江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距达成铁路仓山站18公里,成南高速公路入口14公里,1个小时可直达成都交通十分便利。属中浅丘地貌,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林木品种主要是柏树、桉树、竹等。全村有二十三个社,农户880户,总人口2840人,现有耕地面积1036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