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雁荡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雁荡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社区于2019年5月由上林村、江边村、泽前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驻地靠近动车站,因其地理位置而命名。
村旁有能仁寺,以寺取名,故名能仁村。
位于雁荡山灵峰景区入口处,东南方有山岭,登临一呼,回音响彻山谷,村庄座落在山岭上头,故而得名响岭头。
古时在溪边建村,因垟多茅草,故名茅垟,后以溪滩多植松树,故改名为松垟。
村当山谷之口,又在白箬岭溪两侧,地多风,故名巽坑,因方言“巽”与“选”同音,改为选坑。
古时因黄姓人迁此,氏族繁衍,人口日众,又地当温台交通要道,商贾辐辏,隧形成自然街镇。因在白溪之滨,以自溪名街名村。
后山有岩,如层楼重叠,当地又称楼山,村居于下,因此得名。
因村处钳形石柱前,“钳”与“件”谐音,得名。
因陈氏人居多,取姓做村名。
祖传福建省,泉州市,后改称为上詹村。
清光绪幸丑(1901)乐清县志载,殿前属山门乡二十都,因当地古有龙岩庙,村在庙首,而俗称庙为殿,故名殿前。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田东行政村。
跳头村是以村后一座山名为跳头山而得名跳头村。
地处大山岙东首,故名东岙。1982年更名为富岙村大队,1984年改为富岙村。
2019年5月,由原环山村、小岙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本村。沿用原环山村的名字。原环山村以驻地得名。
村中有大樟树,故名樟下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