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通城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通城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县,即为通城县治所在地。

1958年,通城、崇阳合县,属之,名通城镇。

1961年,改名城关镇。

1981年,改名隽水镇。

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麦市属乐化乡,辖崇仙里、修竹里、梓木里;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麦市属巽宫图,辖56小图,包括今麦市塘湖等地;1932年,麦市属通城县东区,辖麦市、黄袍、黄龙、鲤港,区公所驻麦市石咀头;1949年9月,麦市属通城县东区;同年10月,通城县东区改为麦市区,辖麦市、塘湖等地;1958年8月,全县设立农村人民公社,改立麦市区(先锋)人民公社,下辖黄袍、塘湖、麦市、麦市镇、陈塅、黄龙、鲤港、水兴、云溪9个管理区;1961年后,全县设区建公社,成立麦市区,辖黄袍、塘湖、李塅、麦市、麦市镇、陈塅、盘石、黄龙等公社(镇),同时将鲤港、水兴、云溪3个管理区划入新设立的水兴区;1975年2月,设区建乡,麦市区分为盘石、黄龙、黄袍、塘湖、麦市5个公社;1984年元月,撤社并区,设麦市区,下辖7乡1镇(黄龙乡、盘石乡、陈塅乡、麦市乡、凉亭乡、塘湖乡、黄袍乡、麦市镇);1984年4月,麦市镇提升为县辖镇;同年12月,麦市区并入麦市镇,实行镇管乡;1987年1月,恢复麦市区,撤销麦市乡,将麦市乡划归麦市镇,区、镇并列,实行区管乡,麦市镇由县直辖;1987年9月,撤区并乡,将原陈塅乡、麦市镇合为麦市镇,黄龙山乡、盘石乡合并为黄龙乡;2001年4月,黄龙乡与麦市镇合并为麦市镇至今。

1956年2月—1966年5月,辖区内设黄袍乡、塘湖乡和麦市乡(部分),隶属于麦市区。

1966年5月—1975年1月,辖区内设黄袍公社、塘湖公社、李垠公社(部分)和麦市公社(部分),隶属于麦市区。

1975年1月—1984年2月,辖区内设黄袍公社和塘湖公社,隶属于麦市区。

1984年2月—1987年9月,辖区内设黄袍乡、塘湖乡和凉亭乡,隶属于麦市区。

1987年9月,黄袍、塘湖两乡合并,建立黄袍镇。

1991年2月,分黄袍镇为黄袍乡和塘湖镇。

2001年3月,塘湖镇、黄袍乡合并为新塘湖镇。

1950年,属水兴、鲤港等乡。

1958年,属水兴区鲤港、八仙、水兴、云溪4个公社。

1975年,属高冲、水兴、云溪3个公社。

1983年,设立通城县水兴区,辖水兴乡、云溪乡、里港乡、高冲乡和关刀桥镇。

1987年,撤区建镇,设立关刀镇和云溪乡。

2001年,关刀镇与云溪乡合并为新关刀镇。

明清时期,属沙村司潮居都。

1949年前后,属新会县第八区。

1955年,属古井区。

1958年初,分古井、崖东、沙梅、那岭4个乡。

1958年,属古井公社。

1961年,从古井划出成立沙堆公社。

1984年3月,改称沙堆区。

1986年11月,撤区,建沙堆镇。

1950年,属左港、白米、仓磨、大坪、治全、尖山等乡。

1955年,以上诸乡合并为新友、新合2个乡,属城关区。

1975年,新合、新友2乡合建磨桥公社。

1984年2月,撤销公社,改五里乡。

1987年,五里乡与磨桥乡合并,称为五里镇。

2001年,程凤乡并入五里镇。

1950年,为第六区石南乡。

1958年,为北港镇石南管理区。

1975年,析置石南公社。

1987年10月,石南乡与樊店乡合并建石南镇。

1950年,为通城县第六区北港乡。

1958年,属北港公社。

1975年,收原北港公社和丰衣公社部分组成北港公社。

1984年2月,改北港区。

1987年9月,撤区设北港镇。

1983年,成立九岭区,辖何婆桥镇、马港乡、石溪乡、杨塘坳乡、中垠乡、潭下乡、平湖乡、湾头乡8个乡镇。

1987年,原湾头乡并入五里镇,原马港乡、石溪乡、何婆桥镇合并为马港镇。

1992年,石溪乡从马港镇划出,原杨塘坳乡和中垠乡合并为九岭乡,原潭下乡、平湖乡合并为潭下乡。

2001年,马港镇与石溪乡、九岭乡、潭下乡合并成新马港镇。

1949年,属第二区。

1956年2月,为清水、大源、大青三乡,属沙堆区。

1958年9月,3乡改清水、大源、大青管理区,属卫星公社。

1962年,增设四庄公社,清水、大源、大青三个管理区分别改清水公社、大源公社和大青公社。

1975年1月,设清水和大青两个公社。

1984年2月,改公社体制为区、乡制,分设为清水、四庄、灵芝、大溪四乡。

1987年9月,撤区并乡,设四庄、大溪两乡。

2001年2月,2乡合并为新四庄乡。

1956年1月,成立大坪乡。

1958年,改建英雄公社。

1962年,改名大坪公社。

1974年,大坪公社并入东冲公社与北港公社。

1984年2月,撤区建乡,析出复建大坪乡。

1987年9月,与杨部乡合并,建新大坪乡。

2001年3月,双龙乡并入大坪乡。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