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镇镇政府驻地位于该社区,社区遂借取镇名为名。2020年因村级建制调整将新德场镇社区更名为新德社区居民委员会。 新德社区:辖区总面积2.67平方公里,距离三台县城10公里,总人口846人。
新德社区党支部在册党员26名,其中:男党员21人,女党员5人,外出流动党员2名。 |
永新,旧称“馍馍店”,原为三台至盐亭潼阆公路上吃饭、歇脚的幺店子。1951年建乡名永新,取义“永远跟着共产党建设新中国”。2020年因村级建制调整将永新场镇社区更名为永新社区居民委员会。 永新社区辖2个村民小组,515户总人口1047人。耕地面积339亩,全村水泥道路近5公里,塘堰5口,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永新社区党支部设有2个党小组,在册党员41名,其中:男党员34人,女党员7人,外出流动党员13名,支部党员平均年龄在56岁。 |
以以新德之“新”字与境内大林盘之“林”字综合得名,故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新德公社一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新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新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产生新林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新林村委会。 2020.5.15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三府函〔2020〕27号设立新林村。 新林村辖6个村民小组,860户总人口2486人。耕地面积1821亩,全村水泥道路近8公里,提灌站1口,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新林村党支部设有5个党小组,在册党员48名,其中:男党员37人,女党员11人,外出流动党员21名,支部党员平均年龄在50岁。 |
桃园村辖12个村民小组,1350户总人口3956人。耕地面积2187亩,全村水泥道路近6.5公里,塘堰3口,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桃园村党委设有党支部2个,第一党支部设有党小组3个,在册党员48名,其中:男党员36人,女党员12人,外出流动党员22名,支部党员平均年龄在58岁。第二支部设有5个党小组,在册党员71人,其男党员57人,女党员14人,外出流动党员41人,党员平均年龄在56岁。 |
因境内有一蓄水的堰坝,命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长堰公社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长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长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长堰村。 长堰村辖7个村民小组,981户总人口2239人。耕地面积1473亩,全村水泥道路近10公里,塘堰4口,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长堰村党支部设有4个党小组,在册党员79名,其中:男党员61人,女党员18人,外出流动党员18名,支部党员平均年龄在62岁。 |
此地建有一寺庙,名为福田寺,村借此寺庙名称取名,故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新德公社九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福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福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产生福田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福田村委会。 2020.5.15三府函[2020]27号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与新梁村合并,设福田村,办公地点驻原福田村。 福田村5个村民小组,1054户总人口2243人。耕地面1065亩,全村水泥道路近10公里,塘堰3口,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福田村党支部设有5个党小组,在册党员83名,其中:男党员65人,女党员18人,外出流动党员33名,支部党员平均年龄在48岁。 |
因境内有一富谷坝,村借坝名,故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新德公社九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富谷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产生富谷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富谷村委会。 2020.5.15三府函[2020]27号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与马口村和马蹄村合并,设富谷村,办公地点驻原富谷村。 富谷村辖9个村民小组,1457户总人口3686人。耕地面积2140亩,全村水泥道路近20公里,塘堰3口,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富谷村党支部设有3个党小组,在册党员151名,其中:男党员126人,女党员25人,外出流动党员47名,支部党员平均年龄在50岁。 |
此村境内有一渡口,名为新渡口,遂取新渡为村名,故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新渡公社二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新渡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新渡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新渡村民委员会,简称新渡村。 新渡村辖10个村民小组,1510户总人口4599人。耕地面积3210亩,全村水泥道路近28公里,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新渡村党委设有2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在册党员138名,其中:男党员103人,女党员35人,外出流动党员62名,党员平均年龄在52岁。 |
斩山漕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漕名为名,故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永新公社一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崭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崭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崭山村村民委员会,简称崭山村委会。 2019.12.27三府发〔2019〕32号三台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通知撤销永新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德镇管辖。 2020.5.15根据《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三府函[2020]27号)与永联村,永胜村合并,设崭山村村民委员会。 崭山村辖9个村民小组,1135户总人口3208人。耕地面积2776亩,全村水泥道路近21.61公里,塘堰14口,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崭山村党委设有3个党支部,在册党员127名,其中:男党员105人,女党员22人。 |
解放时期红军曾在村里驻扎,村以此取名,故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永新公社九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红军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红军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红军村村民委员会,简称红军村委会。 2020.5.15三府函[2020]27号《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与金瓜村和永乐村合并,设红军村村民委员会。 红军村辖6个村民小组,1084户总人口2877人。耕地面积3347亩,全村水泥道路近12公里,塘堰13口,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红军村党委设有3个党支部,在册党员107名,其中:男党员91人,女党员16人,外出流动党员42名。 |
该村内有座永征桥,村借借此桥名称取名,故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永新公社十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永征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永征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永征村村民委员会,简称永征村委会。 2019.12.27三府发〔2019〕32号三台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通知撤销永新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德镇管辖。 2020.5.15三府函[2020]27号《关于潼川镇等33个乡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与永久村、永星村和永青村合并,设永征村村民委员会。 永征村辖12个村民小组,1327户总人口3844人。耕地面积4258亩,全村水泥道路近20公里,塘堰10口,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
永征村党支部设有4个党小组,在册党员175名,其中:男党员138人,女党员37人,外出流动党员71名,支部党员平均年龄在5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