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启东市南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启东市南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清宣统二年(1910年)张氏所建,“清河”是张姓郡名,位于南清河之北;1958年公社化时期为永和公社2大队;1983年设立北清河村村民委员会;2010年与南侧洪流村合并入北清河村,沿用至今。

1958年(永和、永阳合并)称超英人民公社12公区;1962年,(永和、永阳分开)分别称永阳乡2大队、永阳乡1大队;1982年改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称永阳乡正谊村村民委员会、永阳乡新亚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合并为汇龙镇正谊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高速公路通车,由原来的汇龙镇划到南阳镇,改为南阳镇正谊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土改时期,为纪念杜志乐烈士,所在的村得名为志乐村;人民公社时期,志乐村为少直公社3大队,黄庭熙烈士所在村为少直公社4大队;1981年改社分时,少直3大队改名为志乐大队,4大队改名为乐庭大队,1983年相继改名为志乐村村民委员会和乐庭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3月两村合并成乐庭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58年公社化时期为少直公社1、5、6、11大队;1983年设立新河村、东南村、昌荣村、庆丰村,并设村民委员会;2001年东南村并入,2010年庆丰村、昌荣村并入,沿用至今。

1958年公社化时,分少直公社9大队、16大队;1982年,大队改村民委员会,分别称富兴村村民委员会、鹤劲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合并成富兴村,沿用至今。

1958年少直公社10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大队改村民委员会为悦兴村、锦直村、爱中村,三个村民委员会;2001年爱中村、锦直村并人悦兴村,沿用至今。

1951年土改时期为吉祥村、吉岐村、生产村;1958年公社化时期少直公社14大队;1983年大队改村民委员会,设立永兴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与保卫村合并,成立永兴村;2010年8月英雄村并入,沿用至今。

土改时期位于新生乡称东昌镇村;1958年公社化时期为少直公社15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为东昌镇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2001年与西锦村合并成立东昌镇村;2010年锦屏村并入,沿用至今。

1951年土改时期为曦阳村;1958年公社化时期为少直公社17大队;1983年设为曦阳大队;2001年联富村并入曦阳村,设立为曦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58年公社化时,分聚阳1大队、2大队、3大队;1982年撤销1大队改为八桥村、撤销2大队改为荣光村、撤销3大队改为元祥村;1996年荣光村并入元祥村;2001年八桥村并入,沿用至今。

1958年公社化时期为聚阳公社11、5大队,聚阳南4大队、聚阳北5大队;1982年大队改村民委员会,为聚阳村村民委员会;1996年3月,聚东村与新阳村合并为聚阳村;同月,吴顺村与聚乐村合并为吴顺村;2010年8月,聚阳村与吴顺村合并为聚阳村,沿用至今。

1958年公社化时,分6大队,7大队,16大队;1982年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分别为元庆村,利西村,利南村;2000年合并成为元庆村,沿用至今。

1958年公社化时期为聚阳公社8、9、10大队;1983年成立耕南村、汉光村、联三村村民委员会;1995年汉光村并入耕南村;2001年3月联三村并入,取耕南村名,沿用至今。

1958年公社化时,分聚阳12、13、14、15大队;1976年公社改乡,撤销大队,12大队改名南塘村,13大队改名塘中村,14大队改名东塘村,15大队改名西塘村;1996年南塘村和塘中村合并为南塘村,东塘村和西塘村合并为北塘村;2010年南塘村和北塘村合并为小塘沙村,沿用至今。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