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李源屯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李源屯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隋末,反隋将领李源曾率军驻此,组织村民筑寨,曰同心寨。建村后以李源得名。因村大人多,分为东西两个村。此为东李源屯。
曾名两村、梁村。古代此处有宋兴屯和炉里两个村,后连成一片,明万历时名为两村,为取吉利,谐转为良村,因村大,设东西两村。此为东良村。
曾名两村、梁村。据古代此处有宋兴屯和炉里两个村,后连成一片,明万历时名为两村,为取吉利,谐转为良村,因村大,设东西两村民委员会,居西,得名。
曾名李家庄,明初,洪洞迁民李姓建村两个,都叫李家庄,明崇祯年间简称李庄,本村居南,更为前李庄。
明洪武时,李姓三兄弟,由洪洞迁来,老大老二建村两个,都叫李家庄,崇祯时简称李庄,本村在北,更名为后李庄。
明初山西移民程、王二姓迁此,名程王屯,后演变为今名呈王屯。
唐代本村有座慈云寺,明时山西移民梁姓建村于寺庙旁,得名梁寺。
明初吴姓来此建村,得名吴庄。
明中期由彦村迁来任姓建村,名任庄。因在市东,亦名东任庄。
明初路姓建村,以姓名地,后简称路庄。为与鲁庄区别,各冠以方为名词,在南,名南路庄。
明初王姓从延津迁来建村,该地为古黄河北岸,得名王岸。
原为黄河北岸一渡口,黄河改道后为风沙所压,分东、中、西三片,本村居西,得名西口。
明初董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名董庄。
明洪武元年,杨姓三兄弟由山西洪洞迁来河南,行至辉县市西薄壁十八盘,分手时商定,以后建村均名盘杨庄。后演变为牌杨庄。
明初山西洪洞移民建村于大雁乐于栖身之处,取名雁村,谐音转为彦村。又一说古代彦姓建村,元代时即名彦村。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