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宽城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宽城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宽城镇是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坐落在宽城县城,是全县政治、文化中心。镇海拔300米,境内有宽帮、京建、青平三条公路纵横穿过,距锦承铁路小寺汤火车站45公里,毗邻承秦公路,交通方便。宽城镇始建于1991年,辖25个行政村,300个村民小组,8947户,人口30997人。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205亩,粮食产量6700吨。境内主要流经暴河、大峪河、小峪河、黄崖河等6条主要河流,其他支流若干。

宽城镇资源丰富,山场面积达160多平方公里,特别适用于栽植京东板栗、苹果、安梨、核桃、桑树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镇域内主要行业有钢铁业、建材业、商业、餐饮业、运输业、加工业。民营企业主要有盛丰钢铁有限公司、安丰化工有限公司、承德兆维印刷材料有限公司、圆梦实业有限公司、东山精选厂、隆鑫球团等。全镇旱涝保收面积3309亩,粮食产量9376吨,有效灌溉面积5685亩,机电排灌溉面积5297亩,机电井254眼。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谷子、高粱、蔬菜等,实有林地面积133917亩,实有果园面积3379.3亩。

近年来,宽城镇党委、政府不断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根据县“转型升级引领区、水源涵养功能区、城乡统筹先行区、旅游生态民族县”功能定位,围绕镇“一核四线”发展战略,突出县城镇核心带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保障民生,保持社会大局整体稳定和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先后荣膺2013-2016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市级先进集体、县突出贡献乡镇、争取上级资金奖、县优秀领导班子奖等诸多殊荣。

龙须门镇地处县城东部,距县城9公里,县外与平泉毗邻,县内与宽城镇、板城镇和达子沟乡接壤。交通发达,承秦高速、平铁公路、小渝三线和遵小铁路横贯镇境。总面积186.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万亩,林地面积9.4万亩。22个行政村,6953户,24692人,贫困村3个(东李杖子村、榆树沟村、柳树底下村),现有贫困人口187户。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9781元。辖区内农业耕种主要以玉米、土豆、谷子、杂粮为主;现有果园8900亩,果树种类有板栗、苹果、大榛子、杏等;食用菌大棚400余个,专业合作社63个,其中家庭农场5个;地处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域,区内有东梁金矿、天宝水泥、升华压力、广盛居瓷业和新通源等企业56家;境内有小型水库3座;有50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基本满足现有企业的电力供应,移动通讯、网络通讯、有线电视覆盖全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学校(包含幼儿园托儿所等)18所,其中教师182人、学生1600人,镇级卫生院2处。

峪耳崖镇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南部,承秦出海路穿境而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36万亩,山场面积8.2767万亩。总人口2.72万人,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103个自然村。峪耳崖镇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石灰石、钒、钛等资源。冶金产业是峪耳崖镇的主导产业,铁精粉产量占全县产量的1/3。现有规模以上铁矿企业23家、金矿4家,石灰厂3家,铸造企业5家,个体工商户300多户。有110KV变电站二座,基本满足现有企业的电力供应,移动通讯,网络通讯,有线电视覆盖全镇。交通主干道是青平公路,峪三线、新建设了承秦公路辅线。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1所中心小学,有4所完全小学、小学校点11处,4所幼儿园、1栋教师公寓。有1处峪耳崖五保供养中心,实现了周边6个乡镇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有峪耳崖镇中心卫生院1处,新建了18个村级卫生室,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镇党委,政府先后被河北省委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环保部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入列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公布的“全国重点镇”,2015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23个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镇”之一。全国闻名的中国黄金峪耳崖金矿坐落在该镇,黄金产量全国第七,素有“黄金之乡”的美称。

板城镇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城东20公里处,处全县腹地,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宽城粮仓”之美誉。全镇总面积162.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2.7%,下辖17个行政村,6963户,总人口2.2万人。全镇共有39个党支部,其中非公企业党委1个(下辖11个党支部)、非公党总支1个、非公党支部1个,农村党支部17个,镇直机关党支部4个、共有党员1279名,其中农村党支部党员1022名。我镇拥有良好的交通网络,承秦出海路、承秦高速、遵小铁路、北凌公路过境;铁、石灰岩、建筑用灰岩、白云岩、砖瓦用页岩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小型水库3座;有220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基本满足现有企业的电力供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中心小学2处,小学校点8处,镇级卫生院1处。

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立足自身实际,科学谋化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按照“工业强镇、产业富民”的发展目标,着力实施“项目拉动、工业带动、产业互动、科技促动”等措施,始终坚持发展这一强镇富民的第一要务,逐渐成为东北与华北交流的重要枢纽,跻身成为承德市的工业重镇、经济强镇。镇党委、政府先后荣获实绩突出领导班子、全县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示范乡镇总工会、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级先进集体;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和重点项目包保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汤道河镇地处宽城满族自治县东部,东与辽宁省凌源市交接,南与青龙县毗邻,北与平泉县接壤,北凌公路、杨-路在此相交,全镇地势南高北低,都阴河由西向东,冰沟河由南向北流经全境。处于两省三市四县交界处。全镇总面积23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0亩,辖18个行政村,102个自然村,215个居民小组,5713户,21073口人。辖区有中心小学1处,小学校点11处,镇级卫生院1处,移动通讯、网络通讯、有线电视覆盖全镇。

桲罗台镇,位于宽城县城西南18千米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潘家口水库的东岸,现存明代长城11公里,宽邦公路纵穿乡境。全乡总面积8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94亩,山场面积6万亩,潘家口水库水面3万亩。全乡辖10个行政村,116个居民组,6957口人,镇政府所在地桲罗台距县城25公里。

-沿革

1961年建新店子公社,1978年更名孛罗台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80.8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孛罗台、椴木峪、柏草林、安家峪、炮岭、永存、白台子、新甸子、横城子、西卜子10个行政村。

碾子峪镇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南部,座落在燕山山脉深处的长城脚下,长河、民汛河2条主干水系贯穿南北,承秦出海公路、京建公路、安唐公路跨越全境,距县城35公里,与唐山市迁西县接壤,总面积87.3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72个自然村,16981口人。

碾子峪镇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单一磁铁矿可采储量700万吨,钒钛磁铁矿可采储量47亿吨,主要集中在京城集团孤山子采区,铁资源总量占全县60%以上,是铁精粉原材料的核心产区。除本镇开采加工外,辐射供应县内板城、大地、孛罗台、峪耳崖等乡镇12家铁选企业,年输送矿石量3000万吨以上。规模企业数量众多,现有规模以上铁选企业9家,有7家企业进入全县“四龙五虎十八强”企业行列(京城集团、恒泰集团、剑锋集团、建龙集团、泰丰集团、通达矿业和鑫泽矿业),境内铁精粉产能达200万吨以上。板栗栽植历史悠久,定植于1303年的“千年栗树王”在碾子峪大屯村,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神栗公司在碾子峪起步,全镇板栗年产量6000吨左右,占全县总产量的1/3,非矿区农民收入的70%源于板栗,享有“京东板栗第一镇”的美誉。长城文化享誉塞外,明长城蜿蜒跨越镇内艾峪口、大屯、岭西3个行政村,铁门关、董家口是历史上著名关隘,文化古迹保存较为完整。长城文化和抗战文化(大屯惨案)底蕴深厚,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亮甲台镇,位于县城东南32公里,地处燕山山脉第二峰都山北麓,滦河支流长河发源地。全镇67.1平方公里,7个行政村,2220户,7770口人。耕地10804亩,退耕还林3587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7.4%。镇域储有丰富的铁、金、钒、钛、钼等矿产资源;境内有供电站1所,基本满足现有企业的电力供应,移动通讯、网络通讯、有线电视覆盖全镇;距离承秦高速庙岭出口仅2.5公里,县级公路峪三线穿越境内,大青线连接亮甲台村至都山入山道路,以矿区专用路、“村村通”农村硬化路面为补充的公路网络较为健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中心校1个,寄宿制标准小学1个,小学教学点5个,新建镇级卫生院1处,村级卫生所7处,达到全覆盖。镇域经济工业依托承德天宝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铁采选业发展,目前天宝集团宝丰公司年可生产铁精粉100万吨,其余两家铁采选企业年生产铁精粉24万吨。富锶水加工不断升级,引导承德泰丰维康山泉水公司扩大生产能力,新建生产系统,目前已基本具备生产条件;引导宽城亮甲台山泉水有限公司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能力。随着全镇经济转型发展,农业种植产业蓬勃发展,全镇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32家,形成以香菇、双孢菇为主体的食用菌设施农业,以榛子、欧李、杨梅为主体的第三代水果采摘,以红星苹果振兴基地为主体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培育,以高粱、油葵、小杂粮为主体的农业产业转型示范基地,为农民增收拓宽了路径。充分发挥都山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按照保护开发的理念,扩大都山文化影响,为打造都山特色康养休闲小镇奠定基础。

一、全镇基本情况

化皮溜子镇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西北部,其中镇政府驻地距离县中心城区10公里,全镇紧邻承秦出海路,位于宽城县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区内,东、北与宽城镇接壤,南接孟子岭乡,西临塌山乡,是千鹤山自然保护区水资源重要涵养区,是县中心城区对外联络的门户。化皮溜子镇自然风光秀美,特色鲜明,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佳地。镇政府驻地化皮溜子村,全镇辖任杖子、北杖子、化皮溜子、三家、西岔沟、马架沟6个行政村,共3131户,10018口人。镇域面积58.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8平方公里。2017年,全镇财政收入突破73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比13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80元,引进县外资金1.82亿元,引进100万元以上项目6项,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镇主导产业为林果、旅游(康养),是宽城县农业产业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越、乡村文化特色富集、位于发展最前沿的核心乡镇。

2018年化皮镇被中国功能农业创新与发展大会组委会授予功能农业发展与推广示范乡镇、2017年成功列入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近几年,镇党委、政府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乡镇”、被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和谐乡村”。多次获得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领导班子”、“实绩突出领导班子”的荣誉。

二、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化皮溜子镇于2017年完成撤乡设镇工作,通过几年来的潜心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成绩突出,现全镇已实现村村通、户户通,现有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西岔沟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文化村)、任杖子村(中国双优古村),2018年化皮镇针对化皮村、马架沟村和三家村继续开展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现已完成美化、亮化、净化、绿化、规划、招标等工作,各村已经启动施工建设。同时,针对马家沟村3个自然村、承秦出海路及沿线8个节点,建设总面积面积约120.8公顷的花溪城周边村庄整治项目正在施工建设。

全镇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完备,省道S251横贯全境,道路硬化率100%,通讯畅通,镇内1公里处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有充足的电力供应,正在筹划110千伏变电站。中心小学、卫生院、银行位于镇级行政村内。全镇建有全县唯一的村级滨河景观公园、原生态休闲公园1处,建有山体公园3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6处,村史博物馆1个,建有总面积3409平方米的标准化农贸市场1处,超市、电商、饭店遍布全镇,全镇人民购物、餐饮、出行便捷。

三、全镇农林产业发展情况

全镇林果面积52858亩,种植面积8569亩,苹果板栗稳定销售800万斤,年产蔬菜260吨、食用菌100吨、草莓30吨。全镇农业专业合作社24家,设施农业产业富集,生产的蔬果、菌菇销往县域、周边及京津等地,中药材销往承德颈复康集团。西岔沟村“硒富”牌苹果与金粮满仓集团合作,直接打进北京市场。任杖子村为板栗技术提质增效示范村。位于化皮村的菁润生态观光园成为全市休闲旅游龙头企业,先后荣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市级科技支撑重点扶持企业、省级星级休闲园、省级星级采摘园、国家级2A旅游景区等荣誉。

四、全镇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花溪城康养文化体验园,坐落于马架沟村、三家村,在2017年全国旅游投融资促进大会上,入选国家旅游局会同国家开发银行等12家金融机构共同遴选推出的680个优选旅游项目,2016年入选河北省十大旅游投资项目,入选河北省2017年省级重点项目。花溪城水世界、《满秀》于2017年开始运营,全年最多可接待游客55.6万人,日均游客10200人,高峰时段游客超29000人,实现总收入4950万元。目前,正在积极谋划建设花溪城二期旅游项目,完成占地210亩、投资12亿元的“温泉康养小镇”项目的前期设计、论证、手续跑办等工作。全镇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全镇向全域旅游格局稳步迈进,化皮镇文旅产业始终走在全县的先列。

五、全镇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为全面落实特色小镇建设,立足“全域旅游示范镇、文旅产业第一镇、满族文化第一镇”总体布局,化皮镇严格按照总体发展规划,与中国建材集团中新房国石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河北省宽城县文旅产业PPP项目合作框架意向协议》,协议对满族风情小镇项目及其他文化旅游项目给予重点支持,采用PPP模式中的“建设、运营、移交”模式运作相关项目。目前,由中国城镇规划设计院中标的《宽城县化皮溜子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中,争取在2018年四季度内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特色小镇建设切实向打造成中国关外“满族文旅第一名镇”,成为满族人寻根溯源之地,实现“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的目标迈近。

松岭镇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南22千米处,东与秦皇岛市青龙县相连,南与铧尖乡接壤,西与唐山市迁西县毗邻,西北与碾子峪镇连接,北与峪耳崖镇交界。明朝,属京师永平府迁安县地。清代,属永平府迁安县。民国时期属迁安县。1949年属青龙县第9区,1958年属青龙县峪耳崖公社,1961年为东大地公社,1963年隶属宽城县,1984年改社建乡至2017年7月,2017年7月28日经松岭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后正式变更为松岭镇。

全镇辖7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61个生产小组,3000户10672口人,党支部9个,党员345名,总面积7.26万亩(48.44平方公里)。境内金、铁等矿产资源丰富,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划入“长河矿业经济区”六个乡镇之一。全镇现有工矿企业11家,年产铁精粉270万吨,财政收入2.62亿元。农业企业3家,蛋鸡存出栏量达到40000只、年产鲜蛋24万公斤,山羊存出栏量达1200只、獭兔存出栏量达2000只。松岭镇素有“板栗之镇”之美称,板栗闻名遐迩,味美甘甜,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全镇现有板栗合作社4家,发展板栗2.6万亩,年产板栗1000吨,主要出口日本,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十二五”期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由6.8亿元到9.5亿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712元到9596元,增长43%,财政收入由1.76亿元到2.45亿元,增长39.2%,占全县的1/6,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第一大乡镇。

按照“一体加两翼”空间布局,以松岭村为核心囊括松树沟村、瓦房沟村、见草沟新村、熊虎斗村“五村一体”的新型大社区,以关石村、木匠屯村两个中心村为“两翼”的城镇化布局初步形成,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齐全,依托松树沟农贸市场,形成了集运输、修理、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人民安居乐业,企业朝气蓬勃,共同谱写着松岭镇的美好蓝图。

塌山乡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城西部,蟠龙湖上游,西北部与兴隆蘑菇峪、承德县八家接壤,承秦出海公路旁,距县城18公里。乡政府驻地北场村。全乡辖9个行政村(椴树洼、尖宝山、北场、塌山、西沟、湾子、清河口、清河塘、瀑河口),88个自然村,104个生产组,2086户,总人口6167人,总面积90.8平方公里,实有耕地1945亩,森林覆盖率82.1%。全乡有卫生院1所,小学2所,其中寄宿制小学1所。

近年来,塌山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林果满乡、魅力塌山”的总体定位,突出乡村旅游和林果种植两大产业,全力打造“生态、民俗、水韵、休闲”特-乡。

孟子岭乡距县城15公里,距离承秦高速公路口20公里,宽邦公路贯穿全乡。总面积96.8平方公里,总人口7496人,辖8个行政村,94个居民组,在册耕地4114亩,森林覆盖率达86%,居全县第二位。旅游资源丰富。冀东抗战遗址王厂沟,红色抗战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被命名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北省党史基地。千鹤谷大桑园,栖息湿地有效保护,为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动物22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和国家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67种;历史上著名的关口—松亭关座落在南天门;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古墓遗址在柏木塘。产业基础雄厚。果树栽植面积3.8万亩,年林果产量近7000吨,2008年荣获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近年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依托“大槐树”电商、博润种植公司和达源林果专业合作社等,带动“梦正圆”品牌果品、“宽鑫”品牌奶奶家种类蔬菜,直销京津冀市场,孟乡成为了果蔬农产品的直供地。河北兴安-厂为全县唯一一家0服务生产型企业。突出“生态、休闲、红色”功能,旅游产业实现发展壮大,天门山景区、天门丽景小镇、宽邦花海景观“三大”项目推进乡村振兴。柏木塘高端民宿投入运营,上半年接待游客4800余人次。8个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力将全域美丽乡村打造成为全域旅游村,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了带动乡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民生基本保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住“健强基层组织、倡导文明新风、打赢脱贫攻坚、改善基础设施、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廉洁从政、促进乡域经济”八件大事,全力打造“幸福和谐,美丽孟乡”。目前拥有建筑面积4000平米的标准化寄宿制小学1所、6个村教学点和市级先进幼儿园1所,在校生569人;有建筑面积1000平米标准化卫生院1所。孟子岭乡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市级“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独石沟乡地处宽城县西北部,潘家口水库中游,喜峰口长城北侧十公里,东邻桲罗台镇,西和兴隆县蘑菇峪乡接壤,南邻迁西县汉儿庄乡,北邻孟子岭乡和塌山乡。全乡辖6个行政村, 36个自然村,36个居民组,510户,1568口人。

自然环境优美独特,独石沟乡地势高峻,群山环绕,中间是水库,水面宽阔,平均海拔220—500米之间,总面积84.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6800亩,是闸沟养鱼和网箱养鱼的天然场所。全乡有各类船只380只,其中12马力以上220只,12马力以下(含手摇船)160只。现有耕地135亩,实有山场面积6000多亩。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32.9千卡/立方厘米左右,年无霜期180天,年平均气温9-10度,年降水量650-780毫米。林木覆盖率65.2%,植被覆盖率98.6%,空气中氧气浓度在22%、负氧离子含量在每立方厘米5000个以上,是天然的巨型“氧吧”。独石沟乡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景色宜人,植被丰富,具有“绿、凉、静”的优势和特点,有“北方桂林”、“塞外三峡”之美誉,是休闲避暑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县直属小学2处,乡级卫生院1处。

铧尖乡地处宽城县最南端,距县城50公里,南与迁西接壤,东与青龙毗邻,属三市(承德、秦皇岛、唐山)交界地,总面积62.21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7786人。辖区内有马尾沟、榆林、牛心山、沟口子、铧尖、东沟、南沟门、三道岭8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79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铧尖村。

乡域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铁、石英石、长石,也有少量的锌、锰、铅、银、鉬等矿产资源,代表性企业有铧尖金矿、铧丰铁矿、铧友铁矿、南沟门铁矿;农业以种植板栗、核桃、大枣、食用菌为主,畜牧业以养兔、养蜂、养鸡、养羊为主,已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0余家。铧尖的特色品牌,概括为“四张名片”:一是黄金,曾作为慈禧太后的首饰金,开采历史悠久,储量大,年产黄金500公斤;二是“中华大利枣”,外观美、口感好,远销到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等市;三是“神仙洞”,规模宏大、景致独特,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四是“大口落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已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黄花川乡(简称东川乡),位于县城东南部,都山脚下,长河之滨,距县城50公里,东北界亮甲台镇,南邻秦皇岛市青龙县,西南接峪耳崖镇,西北连板城镇,全乡总面积 4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71亩,辖东川、东尖山、西尖山、西五沟、庙岭、篆字台、车道子7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1750户,总人口5853人。乡党委下辖7个农村党支部、1个乡直党支部和2个企业党支部。境内为燕山山脉东段山区,燕山山脉第二主峰都山北麓山脚下,长河沟川上部。地势东南、西北高,中、西南部低,最高点为东南部与青龙县交界处、都山主峰海拔1862.6米,最低点位于半壁山村长河出境处,海拔450米。

2017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2.4亿元,同比增长17.3%;工业总产值 11.45 亿元,同比增长16.5%;工业增加值6.1亿元,同比增长18.6%;财政收入6600万元,同比增长19.6%;人均纯收入10582元,同比增长2%。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