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镇三河社区成立于2004年12月,由原来的三溪镇场镇居委会;原高河村5、17组;原泉水堰村15、16组;原米坊村1、5、6组;原崇岭村1、10组组成。 三河社区管辖9个农业小组和1个居民小组,总户数825户,总人口数2446人,农业人口1550人,非农业人口442人,村居民代表21人;耕地总面积2253.23亩。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人均收入6443元。 三河社区交通便利,各类基础设施基本齐全。河流交错,沟渠纵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生猪、黑山羊、食用菌是社区特色产业,社区内有三平塘23口,石河堰4处,提灌站5座,勤劳的社区人民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四方宾朋。 |
三溪镇黑凤寺村成立于2004年12月,由原来的泉水村1组—14组、米坊村2组、3组、4组、7组、8组、9组、10组、11组组成。 黑凤寺村管辖22个农业小组,总户数1078户,总人口数4010人,农业人口4010人,村民代表69人;耕地总面积5670亩。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人均收入6450元。 黑凤寺村交通便利,各类基础设施基本齐全。长林路横穿黑凤寺村而过2.7公里,全村道水泥路2公里,组道路15公里,沟渠10.5公里,变压器6台。 |
三溪镇玉堂村辖24个组,总人口3829人,1279户,实测面积4296亩,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全村有劳动力2420人,有塘堰46口,水泥路10公里,u型槽6km,浆砌条石河5km,蓄水池16口,农民聚居点三处,淮三公路、九龙滩贯穿村中,产业以脐橙、杂柑为龙头,食用菌、生猪等为辅助作经济支柱,属浅丘。 |
该村境内有座叶家山,村名取其谐音得名“岳山”,故名。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于黄家公社七根大队、八一大队;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属于黄家乡七根大队、八一大队,1992年,属于黄家乡七根村、八一村,2004年,村级区划调整,由七根村和八一村合并成岳山村。 2020年5月设立为岳山社区。 岳山村全村幅员面积5.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82亩。辖3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户数1810户,人口5010人,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脐橙为辅,兼以生猪养殖,水产渔业等。 |
三溪镇金河村成立于2004年12月,由三溪镇原高河村1、2、3、4、6、7、8、9、10、11、12、13、14、15、16、18、19、20、21 组和原四方井村组成。 金河村辖34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766户,农业人口5705人,耕地总面积8586.24亩。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人均纯收入6466元。村域内有远见闻名的“关帝庙”和“夏加沟水库”,全村11余公里村道全部水泥化、积淮路穿村而过,建有2个养殖场,养鱼池塘数10个,生态精品脐专家核心基地100亩。新建一个中心村,两个聚居小区,集中居住229户,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 |
三溪镇金峰村成立于2004年12月,由原来的崇岭村、治理村、金竹村合并而成。
金峰村管辖26个农业小组,总户数1636户,农业人口5535人,村居民代表53人;耕地总面积7857.82亩。幅员面积6.7平方公里,人均收入9500元。金峰村交通便利,各类基础设施基本齐全,水泥路共计27公里,脐橙产业发达,是三溪镇最主要的脐橙产区。
|
龙桥村位于三溪镇东南方,全村幅员面积5.96平方公里,总人口5438人,共29个村民小组,1701户居民,耕地面积(确权面积)6889.5亩,果树面积3518亩,水田面积3171.5亩,其它面积200亩,堰塘84口,支沟17条共计13.7公里,村组道路18.95公里,2012年人均纯收入9326元。 |
长林村由原长沟村和原柏林村合并而成,位于三溪镇政府北部,距政府驻地3公里,辖34个村民小组,1436户,总人口5002人,幅员面积6.631平方公里,耕地7433.17亩。林地:444.13亩,宅基地:296.26亩。堰塘66口,面积:366.9亩。三个聚居点:长鸿小区、白鹤小区、张家大院。水泥路15条,总里程:17公里,达到了组组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