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分别改为民建、栗塘两个大队;民建大队辖上栗塘、旧居下、塘尾、重岭下4村,栗塘辖潭头、栗塘、海塘、上下马源塘5村;1968年合并为栗塘大队,1984年改置为栗塘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68年至1980年为裴家大队。 1980年至1984年与土坊分开,1984年改置为裴家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68年梅塘公社与今裴家村合并为裴家大队。 1980年从裴家大队析出为新建大队。 1984年改置为土坊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宋、元、明、清属于安平乡,1912年后属于安平乡二十二都,福国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先后属于栗塘乡、醪村乡,1960年至1968年属于栗塘公社,1984年属于梅塘乡,1968年至今小灌村合并为小灌大队,1972年12月从小灌折出后,成立村背大队,1984年改为村背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72年前与村背合并为小灌大队,1972年折除为小灌大队,1984年小灌大队改置小灌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68年以前内设醪村,动田大队。 1969年合并为醪村大队。 1984年改置为醪村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68由于按上级行政划分,由齐心大队、东溪大队合并命名中板大队,1984年改置为中板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61年内设社下大队,固源大队,1968年由2个大队合并为固源大队。 1984年由固源大队改置为固源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12年属于安平二十二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罗溪乡,中溪人民公社,有初期社转高级社为合力大队,1960年,合力大队分开为三岺浔源2个大队,1968年合并为白塘大队,1984年改置为琶塘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59-1960年与谢坊大队合并为谢坊管理区,1960-1968年成立灵源大队,1968年至今谢坊村合并为谢坊大队,1980年从谢坊大队折出,单独成立灵源大队,1984年改置为灵源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58年为西湖大队。 1968-1972年并入东门大队。 1972年后与东门大队分开。 1984年前再成为西湖大队,1984年改置为西湖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62年7月至1968年8月为东门大队。 1968年9月至1972年10月与西湖大队英武大队共3个合并为东门大队,1984年改置为东门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80年7月与胆源村委会合并为一个村,1984年改置为前岸村委会。 1995年8月又分开为两个村委会,1996年8月称为前岸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 |
1954年设胆源大队。 1968年与前岸大队合并为前岸大队。 1996年,经吉安县人名政府批准,重置胆源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
宋、元、明、清属庐陵县安平乡41都5图,1946年属吉安县鸿福乡5图。 1949年为东门乡武华大队。 1959年为西湖公社红旗大队。 1969年与灵源合并为梅塘公社、谢坊大队。 1972年分为灵源、谢坊大队。 1984年改置为谢坊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