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鹭江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鹭江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属岐西下保、新和保。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属城内怀德社岐西下保、附寨社新和保。

清光绪年间属岐西保、新和保。

1948年属开洪、开营、开禾、新和保。

1950年4月属打铁(开洪)、开禾、营平(开营)、厦禾(新禾)街公所。

1953年改属打铁、营平、开禾、厦禾4街政委员会。

1954年属打铁、开禾(营平并入)、厦禾(开元并入)。

1955年3月,打铁与鹭江合并改称鹭江街道,开禾与大同合并改称大同街道,属鹭江街道道平、营平、开元中段居委会和大同街道开禾居委会以及厦禾街道厦禾上段、夹舨、开元下段居委会。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各地,在“破旧立新”的旗帜下,政区也被“革命化”,同年8月,开元区改名为东风区,鹭江公社名东风公社,四居委会分也别名东风一连(道平)、二连(营平)、十四连(开禾)、解放中段(开元中段)。

1979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复名开元区,为鹭江街道办事处,四个居委会也恢复原名。

2000年由鹭江街道和厦禾街道合并为鹭江街道,2000年下半年开始,将居委会合并改制社区居委会,把原有的道平、营平、开元中段、开元下段、夹舨寮、厦禾上段、开禾整合为营平社区居委会。

乾隆三十四年(1769)属二十一都岐西下、新和保。

清道光十八年(1838)属城内怀德社岐西下、附寨社新和保。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属怀德、新和保。

1948年属大同保、新禾保、开蒙保。

1950年3月属新禾、大同、开南(开蒙)保。

1953年改街政。

1954年底属厦禾、大同街政。

1955年3月属大同、厦禾街道。

1958年6月属鹭江街道开元中段、大井、大同居委会、厦禾街道二王、开元下段居委会。

1963年5月属鹭江公社大同、土堆、开元中段分社,厦禾公社开元下段、二王分社。

1966年8月,改属东风公社人民中段、东风四连、解放中段,延风公社庆新、解放下段。

1979年8月复为鹭江街道大同、大井、开元中段居委会,厦禾街道开元下段开元路东半部分、龙山居委会。

2001年为鹭江街道大同社区(大井、开元上段并入)、思北社区(开元下段开元路东半部分、龙山并入)。

2003年,思北并入大同社区。

2000年为开元下段、大同下段、双莲池、幸福、故宫、小学路、西堤新村、湖西、禾祥西、白鹭苑14社区。

2000年6月厦禾街道并入鹭江街道;21个社区整合为营平、大同、新路、鹭江、厦禾、白鹭苑、思北、幸福、双莲池、小学路、西堤、湖西、禾祥西13社区居委会。

2003年又整合为营平、大同、鹭江道、厦禾、双莲池、小学路、禾祥西7个社区居委会。

清朝以前属同安县嘉禾里21都,清末设有附寨保。

民国以来先后归思明县、厦门市管辖。

抗战胜利后先后属厦西、中心区。

1948年中心区拆分为思明区和开元两区,此地块隶属开元区,下有同西、鹭江、开洪三保。

建国初期,仍保留保甲制。

1950年4月,废除保甲制改设街政委员会,有横竹(同西)、鹭江、打铁(开洪)三街政。

1955年3月,街政委员会改制为街道办事处,此地属鹭江街道办事处。

1958年8月,为鹭江公社,领有洪本部、担水、海滨、新路、打铁、开元上段、鹭江等居委会。

1966年8月,开元区改名为东风区,鹭江公社名东风公社,居委会名称改为东风九连(打铁)、十连(鹭江)、十一连(洪本部)、十二连(海滨)、十三连(担水)、解放上段(开元上段)、人民上段(新路)。

1979年,所谓革命化“的地名纷纷复名,仍称开元区鹭江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名称亦复名。

2000年底,居委会合并改制社区居委会,这里有新路、鹭江社区居委会。

2003年10月开元区并入思明区,2005年整合为鹭江道社区居委会。

清属新和保。

1948年属开蒙、新禾保。

1950年3月属开南(开蒙)、新禾保。

是年4月废除保甲制,市区改属开元(开南)、厦禾(新禾)、思北街公所。

1953年改街政委员会。

1954年底改属厦禾(开元并入)街政委员会。

1955年3月,街政委员会改制为街道办事处。

1956年6月,思北并入厦禾街道。

1958年6月属厦禾街道厦禾下段居委会。

1958年10月,改属厦禾公社厦禾下段分社。

1964年4月公社复名街道办事处,分社复名居委会。

1966年8月,厦禾街道改称延风公社工农中段居委会。

1979年8月复为厦禾街道厦禾、厦禾中段居委会。

1983年5月厦禾街道小学路析出角尾居委会。

1984年6月角尾析出滨西居委会。

1993年6月小学路居委会析出西堤新村居委会。

1994年10月角尾析出禾祥西居委会,滨西析出白鹭苑居委会。

2000年属厦禾街道厦禾、角尾、滨西、西堤新村、湖西、白鹭苑社区。

2001年8月,滨西居委会和白鹭苑居委会合并为白鹭苑社区居委会,角尾居委会和厦禾居委会合并为厦禾社区居委会。

2003年6月,白鹭苑社区居委会并入厦禾社区居委会。

乾隆三十四年(1769)属连真、新和、大中保。

道光十八年(1838)属附寨社连西、新和、大中保。

1948年属新禾、连西、养真保。

1950年3月属新禾、养真、莲西保。

是年4月改属厦禾(新禾)、思北街公所。

1953年改街政委员会。

1955年3月改街道。

1956年6月,思北并入厦禾街道,属之。

1958年10月,改属厦禾公社厦禾下段、思北、双莲池、故宫、福茂分社。

1964年4月公社复名街道办事处,分社复名居委会。

1966年8月改属延风公社工农中段、人民下段、延风、红卫北、立新、新风居委会。

1979年8月复属厦禾街道厦禾、厦禾中段、大同下段、双莲池、思北、福茂、故宫、幸福居委会。

2000年改属厦禾街道双莲池(思北社区思明北路东部、厦禾与厦禾中段社区厦禾路南部、福茂社区并入)、幸福、故宫、大同下段社区。

2001年为幸福(故宫并入)、双莲池(大同下段并入)社区居委会。

2003年幸福并入双莲池社区居委会。

清朝以前属同安县嘉禾里21都,清末属岐西、新和保范围。

民国以来先后归思明县、厦门市管辖。

抗战胜利后先后属厦西、中心区。

1948年中心区拆分为思明区和开元两区,此地块隶属开元区鹭江、开禾保。

1950年4月废除保甲制,改设街政委员会,分属有鹭江、开禾街政。

1955年3月,改设街道办事处,分属鹭江、厦禾街道办事处,在此土地上分属担水、厦禾上段、二王、小学居委会。

1958年8月,鹭江、厦禾街道改称公社。

1966年8月,分别改名东风、延风公社。

1979年恢复鹭江、厦禾街道办事处,这里属厦禾街道,有厦禾上、小学路居委会。

1994年增设湖西居委会。

2000年底居委会改制社区居委会时,合并为小学路、湖西两社区。

2003年10月,开元区并入思明区时,厦禾街道并入鹭江街道,辖之。

2005年湖西并入小学路社区居委会。

清朝以前属同安县嘉禾里21都,清末设有大中保。

民国以来先后归思明县、厦门市管辖。

抗战胜利后先后属厦西、中心区。

1948年中心区拆分为思明区和开元两区,此地块隶开元区,属溪岸、开蒙保。

1950年4月废除保甲制,改设厦禾、禾祥街政委员会。

1955年3月,街政委员会改制为街道办事处,为厦禾街道办事处。

1958年8月,改为厦禾公社,分属禾祥、故宫居委会。

1966年8月,开元区改名为东风区,厦禾公社称延风公社。

1993年以来先后增设滨西、西堤新村、禾祥西、白鹭苑等居委会。

2000年底,居委会合并改制社区居委会,这里有西堤、禾祥西、白鹭苑三社区。

2003年10月,开元区并入思明区,同时将厦禾街道并入鹭江街道,辖之。

2005年整合为禾祥西社区居委会。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