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黄槐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黄槐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原称黄坑尾,由名黄泥尾。后人认为“黄坑尾”等名不雅,在黄坑坪种上了槐树,将“黄坑尾”改为黄槐,故名。[详细]
原称“黄坑尾”,又称“黄泥坪”,是兴宁至平远、江西的交通要道。1925年,黄槐地方名人曾问吾等人认为“黄坑尾”名字不好听,取当时“黄坑尾”的“黄”字及维新小学前门口的槐树(开黄花)的“槐”字,将“黄坑尾”改为“黄槐”,1987年成立镇政府时,把原黄槐乡分为二个行政区,一为槐西,一为槐东,现称槐东,故名。[详细]
据传最早名为“黄坑尾”,又称“黄泥坪”,因原黄槐小学有一大槐树开黄花,1925年,本地名人曾问吾等人商酌改为黄槐,1987年成立镇政府时,把原黄槐乡分为二个管理区,一为槐东,一为槐西,现称槐西,故名。[详细]
禾村别名“三溪”,由宝龙、黄槐、双下3溪汇合点得名。[详细]
原名双溪,意取自炉下和双头无名溪汇合的一个村,因其处在双头树下面,故名。[详细]
原名“高松树下”,在宋朝末年原有二人参加乡试,均名列头名,故名。[详细]
上宝龙和下宝龙地形地貌组合起来成长龙形,这里处在下片的水土养育了这一方人被人们称为宝地,故名。[详细]
因地下资源丰富,有煤、铁、钨、铜、石灰石等,加上自然村形态象龙,故名宝龙。[详细]
此地蕴藏有铁、硫磺、青矾、石灰、煤矿产资源故取名宝丰,故名。[详细]
原是一处无人烟之地,清朝时陆续有人迁来落居建新房屋,故名“荒村”。[详细]
该村中小河有多黄色沙子,别名黄沙溪,故名。[详细]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