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为高二村,1958年建高二生产队,1961年称高二大队,1983年改为高二村。 1991年,因处中心港南岸,更名为江南村。 |
1949年为吉港乡高一村,吉港乡三村,1956年属高塘乡,1958年建高一生产队,杏八生产队,1961年析建高一大队,杏十三大队,树七大队,同年杏十三改称东升大队,1982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为高一村,1991年高一大队改称江北大队,2004年8月,撤销江北、杏十三、树七3行政村,合置江北村。 |
解放后为高塘乡三村,1958年建高三生产队,1961年称大队,1982年改称龙珠大队,翌年改为村。 |
解放后属高塘乡,1958年农户析归今江南村,渔户与港口渔户合建金杏渔业生产队,1961年自建渔业大队,1983年改为渔村。 后又改为金高椅村。 |
解放后为杏港乡一村,1956年属高塘乡。 1958年建杏一生产队,属杏港大队,1961年称大队,1969年改称红星大队,1982年更名孝贤湾大队,翌年改为村。 |
清同治末,丁、马、金3姓自本县金鸡山来此围塘晒盐建村。 解放后为杏港乡二村,1956年属高塘乡。 1958年建杏八生产队,属杏港大队,1961年改称大队,属高塘公社,1983年改为村。 |
解放后与嵊头合建杏港乡五村,1956年属高塘乡。 1958年析建生产队,属杏港大队,1961年称大队,属高塘公社,1983年改为村。 |
解放后属珠门乡二村,1956年属高塘乡。 1958年与中港合建珠二生产队,1961年析建大队,1983年改为村。 |
解放后属珠门乡二村,1956年属高塘乡。 1958年与上港合建珠二生产队,属珠门大队。 1961年析建大队,属高塘公社,1983年改为村。 |
解放后为珠门乡三村,1956年属高塘乡。 1958年建罗源生产队,属珠门大队,1961年称大队,属高塘公社,1983年改为村。 |
解放后为珠门乡驻地,与中港、上港、梅头港合建珠门乡二村,1956年属高塘乡。 1958年自建宝珠生产队,属珠门大队。 1961年称胜利大队,属高塘公社。 1982年更名珠门大队,翌年改为村。 |
解放后与纱帽绿合建珠门乡四村,1956年析为鱼潭村,属高塘乡。 1958年建生产队,属珠门大队,1961年称大队,属高塘公社。 1969年改称永红大队,1983年复为鱼潭村。 后又改为渔潭村。 |
解放后与鱼潭合建珠门乡四村,1956年析出,以万金山命名,称万金村,属高塘乡。 1958年建生产队,属珠门大队,1961年称大队,属高塘公社。 1968年改称跃进大队,1982年改称纱帽绿大队,翌年改为村。 |
1951年属珠门乡一村,1956年属高塘乡,1958年建珠一生产队,1961年析建百家徐、碶门头2大队,1969年碶门头大队改称朝阳大队,百家徐大队改称中心大队,1982年2大队恢复原名,1983年改为村,2004年7月,撤销百家徐、碶门头2行政村,合置珠益村。 |
1951年属珠门乡一村、二村,1956年属高塘乡,1958年并入珠一生产队,1961年析建渔字、梅头港大队,1983年改为村,2004年7月,撤销渔字、梅头港2行政村,合置余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