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8]

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8]

  根据省文明委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从2022年8月起,省文明办组织启动新一轮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的评选工作。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初审测评、基层公示、复审抽测等程序,评选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现经省文明委全委会审议通过,拟对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等396个村镇授予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合作化时组建下案高级社,故名。解放前属环河乡。解放后属环河区五乡。1956年属重兴乡,合作化时组建下案高级社。1958年属蔡旗公社。1961年分为下案、红旗2个大队,属重兴公社。1968年更名红星大队,后恢复原名下案大队。1983年改设为下案村,属重兴乡。2015年属重兴镇下案村。下案村……。
  富民新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20622117216。
  新中国成立前属于古浪县龙山镇一保。新中国成立后属于古浪县一区一乡,1952年属城关乡,1955年撤区并乡仍属城关乡,合作化时组建为上城、南关、北关三个初级社,1956年合建成北关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于跃进公社峡峰大队,1959年属于古浪公社古浪大队,1961年体制调整时划归古浪公社命名峡峰大队,文化大革命时改名为向阳大队,1972年恢复原名峡峰大队,1985年改建峡峰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峡……。
  新中国成立前属永登县山东乡六保。新中国成立后属永登县东山区裴家营乡,1953年属十三区,1955年并入山东区,本队属海子乡,合作化时组建为李家窝铺、方家墩子两个初级社,1956年合建成李家窝铺高级社,同年划归古浪县,撤区并乡仍属海子乡,1958年公社化时为钢铁公社的海子大队。1959年元月,该队并入大靖公社仍启用原名,同年8月该队又归属裴家营公社所辖,1961年体制调整时成立李家窝铺大队,1985……。
  因此地特产油菜籽,故命名菜子口。新中国成立前属古浪县龙山镇十二保。新中国成立后属古浪县一区五乡,1952年属六区菜泉乡,1955年撤区并乡为黄一乡,合作化时组建为泉沟菜子口两个初级社,1956年合建为菜泉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前进公社菜泉大队,1959年属黄羊川公社新泉大队,1961年体制调整时建立菜子口大队,1985年改建为菜子口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菜子口村……。
  因早期曹姓人家居住在地势较高的台地上,故名。新中国成立前属古浪县龙山镇十二保辖,新中国成立后属古浪县一区五乡,1952年属六区黄一乡,合作化时组建为曹家台,李家湾,王家山四个初级社,1956年合建为黄一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前进公社一棵树大队,1959年属黄羊川公社新泉大队,1959年与一棵树大队分队后建立曹家台大队,1984年撤区并乡时与黄羊川的庙儿沟乡组建成立十八里堡乡,1985年改建为……。
  据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古浪县志》记载:三坝位于县北三十里。当时以坝为水利单位,亦是向政府交粮纳草的依据。坝名自上游向下游排序,故名。新中国成立前属古浪县泗水乡三保,新中国成立后属古浪县二区三乡,1952年分属上泗水、三合乡,1955年撤区并乡分属泗水、暖泉乡,合作化时组建为郑家双庄、四个墩两个初级社。1956年分别组建为联泉、光明两个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分属红旗公社光明大队,跃进公……。
  阳光新村社区是由山区移民组建的新社区。南部山区移民搬迁,使村民圆脱贫致富之梦,感恩党的关怀,使群众的生活充满阳光,故此命名为阳光新村。为响应南部山区移民搬迁,由各乡镇移民于2014年2月14日搬迁至此,成立阳光新村村民委员会。阳光新村……。
  1974年从古浪南部干旱山区搬迁至永丰滩,沿用古迹命名。1974年由原西靖、岘子、井泉三个公社打井开发永丰滩,1980年成立永丰滩人民公社命名庵门大队,1985年改为庵门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庵门村……。
  因区域内有红大居民点而得名。“红大”原地名为柏林沟,后在文革时期起名为红大大队。红大,为红色大队之意。解放前属永登县镇武乡,1956年为天祝县华藏乡管辖,1958年红大大队属金强公社,1961年属岔口驿公社,1976年为红大大队红大生产队属岔口驿公社,1985年红大村属华藏寺镇管辖至今。红大村……。
  “中大沟”按地理位置处于上大沟、西岔沟两沟的中间故名。解放前属永登县天祝乡一保,1952年属天祝自治区一乡,1956年属天祝县二区钱宝乡,1958年为中大沟大队属金强公社,1962年为中大沟大队属于铧尖公社管辖,1968年为松山公社管辖,1983年为中大沟村属松山区钱宝乡管辖,1985年撤区并乡属钱宝乡,2002年属钱宝镇管辖,2004年钱宝镇合并为松山镇管辖至今。中大沟村……。
  因区域内有塔窝居民点而得名。“塔窝”明崇祯年间,本地黄金资源丰富,当时采金者达到数十万人之多,故名。解放前属永登县连城区金沙乡,1956年划分给天祝藏族自治县,1961年成立人民公社属朱岔公社塔窝大队管辖,1983年为塔窝村属莫科区金沙乡,1985年塔窝村属炭山岭镇管辖至今。塔窝村……。
  抓喜秀龙镇的上部叫代乾,“代乾”为藏语译音,意为福乐安康。历史上这一带属于莫科部落的草原,人称“前山莫科”。1958年设立代乾牧场属抓喜秀龙公社,1966年并入永丰牧场隶属永丰公社,1968年永丰公社并入乌鞘岭公社后隶属于乌鞘岭公社,1983年为代乾村属永丰区抓喜秀龙乡,1985年代乾村属抓喜秀龙乡,2018年3月抓喜秀龙乡撤乡改镇管辖至今。红疙瘩村……。
  因区域内有南泥湾居民点而得名。“南泥湾”意为烂泥、沼泽之意,原为烂泥湾后改称南泥湾。1952年南泥湾村属安远乡,1957年属安远镇管辖,1965年南泥湾大队属乌鞘岭公社,1985年南泥湾村属安远镇管辖至今。南泥湾村……。
  因区域内有安家河居民点而得名。“安家河”曾有安氏人家居住在金强河畔,故称之为安家河。解放前属永登县镇武乡,1950年属自治区第七乡前山莫科一组,1952年属自治区华藏乡,1956年属岔口驿乡,1958年属金强公社,1962年7月属打柴沟公社,1966年10月属金强公社,1976年属打柴沟公社安家河大队,1983年5月撤销公社建立乡政权组织属金强区打柴沟乡,1985年10月撤区并乡,成立打柴沟镇安家……。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