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文明委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从2022年8月起,省文明办组织启动新一轮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的评选工作。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初审测评、基层公示、复审抽测等程序,评选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现经省文明委全委会审议通过,拟对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等396个村镇授予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
嘉陵镇地处徽县南部,距县城23公里,因发源于西秦岭长江最大支流的嘉陵江而得名。其西北、西南与水阳、永宁、虞关接壤,北连两当,东南与陕西略阳毗邻,镇域面积249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耕地总面积2.8万亩,全镇有16个行政村,80个合作社。徽白公路横贯全境通陕入川,宝成铁路依江穿行20余公里。境内山高林茂,气候四季分明,金、银、铜、铁、石灰石和西瓜、银杏、中药材等物产资源丰富。 自古就有“秦陇……。 |
【自然环境】 汉源镇地处西和县城北部 ,总耕地面积43782亩,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降雨量400 毫米,平均气温9.1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90天。 【行政区划】 辖19个村。100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 总人口:26245人,其中农业人口25396人,非农业人口849 。 【文教卫生】 各类学校20 所(其中:中学1处,小学19 所),有医院、卫生院1 所。【经济指标】 2005年,农民……。 |
【自然环境】 卢河乡地处西和县城东南部 ,总面积11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9万亩,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平均气温 7.7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66天。 【行政区划】 辖17个村。94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 总人口:23767人,其中农业人口22797人,非农业人口907,农村劳动力12440人。 【五通情况】 17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17个村通电话,2个村通自来……。 |
【自然环境】 苏合镇地处西和县城 西北 部 ,总面积12.9225万亩,总耕地面积4.0213万亩,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平均气温 8摄氏度,全年无霜期200天。 【行政区划】 辖20个村。113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 总人口:19449人,其中农业人口19265人,非农业人口184,农村劳动力10902人。 【五通情况】 20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20个村通电话,……。 |
罗坝乡位于县北部,总面积177.80平方公里,耕地2.85万亩,总人口11801人,有行政村25个,乡政府驻地桥头(北纬34°19′,东经105°03′),距县城25公里。1941年始置罗坝乡,解放前夕为中共地下党活动地区。1958年改建为罗坝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罗坝乡建制。境内山峰峻拔,沟深谷窄,植被良好,属半阴湿山区。湫山河横穿中部。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洋麦为主,大豆、蚕豆、荞麦等……。 |
雷王乡位于县境中段,因其境内雷王山而得名。总面积67.47平方公里,耕地2.40万亩,总人口11700人,有行政村17个,机关驻地薛河村(北纬34°03′,东经105°08′),距县城25公里。 礼县解放后,龙山乡先后隶属大潭区、茨坝区,1958年改设为大队,隶属中坝公社,1961年改为公社,1966年与江口公社合并,1969年12月后分设,1983年恢复乡建制并改名为雷王乡。 全乡纯属山地,……。 |
永坪镇位于县东北部,总面积192.61平方公里,耕地7.10万亩,总人口19868人,有行政村26个,机关驻地永坪村(北纬34°17′,东经105°15′),距县城20公里。 明为永坪里,1941年始置永坪乡,1958年为永坪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永坪乡建制。 该乡属梁峁沟壑区,山势绵延,起伏舒缓,北高南低。地表多为松软的黄土覆盖,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气候干燥,降水较少,植被稀疏。永坪河纵贯……。 |
两当县辖乡。1949年设显龙乡,1958年并入徽县永宁公社,1962年分设显龙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徽成盆地边缘,距县城20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0.4万。有公路通县城。辖显龙、老庄、川头、梁垭、王堡、野林、板凳、白崖、余滩、聂沟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豆类,兼产核桃、芦苇、苹果、柿子等。有初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清真寺1座。.……。 |
两当县辖乡。1949年设杨店乡,1958年并入西坡公社,为西坡公社驻地,1962年分设杨店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东部,红崖河两岸,距县城20公里。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0.5万。316国道穿境。辖杨店、石马坪、土峰沟、夏家庄、豆坪、郁家庄、灵官殿、颜家河8个村委会。古为故道镇。境内有软木厂及国有林场。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豆类,兼产苹果、核桃、毛竹、木材等。境内有张果老洞遗址。.……。 |
宋庆元年间,有华阴籍袁姓任阶州牧卸任后留居,子孙住该地经营棉业,地以人名,所以叫袁家坝。1950年建政时为安化区柏林乡袁家坝。1958年为安化公社柏林管理区袁家坝生产队。1961年从安化公社分出了一部分大队成立了柏林公社,为柏林公社袁家坝大队。1966年又随柏林乡并入为安化公社袁家坝大队。1972年为柏林公社袁家坝大队。1983年为柏林乡袁家坝村村民委员会。2014年为柏林镇袁家坝村村民委员会。袁……。 |
民国宁强两家建村,因当时宁姓人家居多,故而得名宁家山村。宁家山1950年为杨坝区仓河乡宁家山村。1955年为宁家山初级社,后转为宁家山高级社。1958年为鱼龙公社宁家山生产队。1961年为宁家山大队。1983年改为鱼龙乡宁家山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为鱼龙镇宁家山村村民委员会。宁家山村……。 |
元代时阶州属陕西省巩昌都总帅府,州治曾一度移置此地,史称柳树城后简称柳城。1950年属宕昌县沙湾乡。1962年由宕昌县沙湾公社划到武都区角弓公社,名为柳树城大队。1983年为角弓乡柳树城村。2003年为角弓镇柳树城村。柳树城村……。 |
李台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三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02108204。 |
相很久很久以前,一支游牧民族为避战乱,从美丽的大草原迁移到森林茂密、山奇水美、土地肥沃的官鹅沟。随之,在几十里深的山梁沟岔安营扎寨,牧耕狩猎,繁衍生息。又经过多年的东征西讨,很快发展壮大起来,不久便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鹿仁寨。1949年解放到公社化属官鹅藏族自治乡,2004年撤乡并镇和城关镇合并,其建置名称沿用至今。鹿仁村……。 |
砖铺原名砖面,是以沙湾村方位而得名,其意是沙湾村砖面就到,后演化为砖铺。1949年前属沙湾区沙湾乡,合作化时,和沙湾、站里、沟门前、堡子上合并组建成立民呈社,1983年体制改革成立砖铺村村民委员会,其名称沿用至今。砖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