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19]

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19]

  根据省文明委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从2022年8月起,省文明办组织启动新一轮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的评选工作。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初审测评、基层公示、复审抽测等程序,评选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现经省文明委全委会审议通过,拟对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等396个村镇授予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武都县辖乡。1950年设磨坝乡,1958年并入透防公社,1986年析桔柑乡置磨坝藏族乡。位于县境西部,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0.5万,其中藏族占32%。有公路接212国道。辖庄科梁、唐家、小板石、竹园子、曹家湾、磨坝、东岳山、中腰、潘家湾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盛产当归、柑橘、核桃、花椒等。.……。
  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位于县城东南部5公里处,全乡总面积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60亩。全乡辖9个行政村36个合作社,总人口6342人,其中藏族2111人,回族267人,村村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目标。境内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不仅有国家一、二类野生保护动物,还有“陇上九寨沟”—大河坝自然风景区,矿产资源储量也很可观,经济开发前景广阔。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乡……。
  官亭镇位于县城东南部40公里处,地处岷江中下游峡谷地带,辖12个行政村,38个合作社,1478户,6989人,总耕地面积6800亩,其中水浇地360亩。海拔1480米,年平均气温13℃,降水量457毫米,无霜期250天,日照时数2100小时,属半干旱气候区,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农业结构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以花椒、药材为主。2000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69.8万公斤,人均占有粮246公斤,工……。
  八力乡地处县城东北部,与岷县闾井镇、申都乡接壤,辖区内90%以上为山地,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山区。全乡总面积15.4万亩,耕地19578亩,山地3444亩,草原9830亩。平均海拔2550米,年平均气温5.1℃,平均降雨量600毫米,无霜期115天。全乡有10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1908户,8875人,其中回族201户,902人。2000年人均占有粮193公斤,人均纯收入732元。全乡大家畜存栏……。
  碧口镇,位于文县东部,白龙江下游。东北靠肖家乡,南邻四川青川县,西依范坝乡,西北和王垒乡接壤。南北长26公里,东西宽13公里,地域面积196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4.83%。镇政府驻地碧口街,距县城85公里,海拔624米。距四川昭化火车站103公里,距四川广元盘龙飞机场120公里,2个多小时便可抵达。  全镇辖1个居民委员会,8个行政村(碧峰、响浪、何家湾、石土地、井 地、曲水湾、白果、李子坝……。
  桥头镇,位于文县北部,洋汤下游,是全县人口最多的大乡,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10.2%。东靠临江、梨坪乡,南接尖山乡、城关镇,西连石坊、堡子坝乡,北接屯寨乡。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3公里,地域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4%。乡政府驻地桥头坝,距县城65公里,海拔1000米。全乡辖23个行政村(桥头、宅子坪、为头、杨家山、扎河、刘家湾、丰坡、草坪、建华、黄家、固镇、张家湾、大成家、张家坝……。
  天池乡位于甘肃省陇南文县。下辖: 621222216200 220 天池村 621222216201 210 屯寨村 621222216202 220 芝麻村 621222216203 220 鹞子坪村 621222216204 220 李村 621222216205 220 王家庄村 621222216206 220 关坪村 621222216207 220 白马村 ……。
  康县辖镇。1953年设碾坝乡,1958年并入康宁公社,1961年分设碾坝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碾坝河两岸,距县城13公里。面积108.8平方公里,人口1.1万。康(县)小(河口)公路过境。辖碾坝、梁上、大庄、蹇后沟、青禯坝、李家湾、小河、袁家坝、马家沟、袁家沟、肖家山、寺底下、崔家湾、安家坝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盛产大马、核桃、花椒、中药材等。为县大马基地之一。.……。
  【概况】位于康县城北17.2公里处。东邻云台镇,南接大堡镇,西北与豆坪乡毗连,北临西汉水与成县搭界,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6115。乡政府驻杨湾村。 【历史沿革】以坝台上建有古寺一座而得名。原寺院早已拆毁,台基至今残存。建国前属大堡乡所辖。建国初设朝圣乡,1953年更名寺台乡。1958年为大堡公社所辖。1961年分设寺台公社。1983年改为寺台乡至今。2005年撤李山乡2个行政村并入寺台乡。现……。
  自然环境:长坝镇位于县城西北部28公里处,总土地面积22.99万亩,耕地面积2.69万亩。平均海拔1140米,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2℃,全年无霜期210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18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282户,乡镇总人口13962人,乡镇从业人员7002人。  六通情况:17个村通电,18个村通邮,11个村通电话,14个村通公路,9个村通自来水。……。
  成县辖乡。1949年设苏园、龙窝乡,1958年并入小川公社,1961年建苏园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西汉水北岸,距县城37公里。面积53.8平方公里,人口0.9万。有公路接江(洛)望(子关)公路。辖龙窝、张家湾、大坡、虎家垭豁、大安山、庙儿垭、尹水、水坝、包家寺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荞麦、豆类。盛产药材,有芦苇编织业。.……。
  成县辖乡。1949年设镡河乡,1958年并入两河公社,1961年建镡河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西汉水北岸,距县城40公里。面积32.7平方公里,人口0.3万。有公路接江(洛)望(子关)公路。辖镡河、阎家山、马槽沟、半坡、将利、土蒿坪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豆类,盛产柿子。镡家河为西汉水主要渡口,是历史上甘川商旅过往必经之地,亦是成康边界重要集镇。.……。
  成县辖乡。1949年设宋坪乡,1958年并入南康公社,1967年建宋坪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青泥河中游,距县城60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0.3万。有简易公路接支(旗)伏(家镇)公路。辖格楼坝、史家坪、阳山、石门沟、宋家山、李家梁、双旗沟7个村委会。铁矿分布较广。农业主产小麦、玉米,产板栗、核桃、生漆等。.……。
  大河乡位于徽县西南部,海拔在700—1740米之间。全乡辖20个行政村,84个合作社,1980户,农业人口9640人,非农业人口855人。总耕地面积29568亩,是占地面积较大的山区乡镇,有近万余亩荒山可开发利用。通过近几年的开发治理,原来荆棘丛生、人迹罕至的斜崔顶、白崖、庙山顶已是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矿产资源:大河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种十余种,尤以铁矿居多。通过招商引资,全乡铁矿点已由原……。
  高桥乡地处徽县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区域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全乡18个行政村60个合作社,农业人口1750户,7540人,耕地面积19194亩,粮食总产量502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554元。多年来,居住在高桥乡的群众依靠林业生存,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高桥乡依靠黑木耳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县名列前矛。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与国家林业政策有所冲突,针对这一状况……。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