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文明委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从2022年8月起,省文明办组织启动新一轮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的评选工作。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初审测评、基层公示、复审抽测等程序,评选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现经省文明委全委会审议通过,拟对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等396个村镇授予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
此地孔姓人居多,地处柔远河两岸,有桥相连接,故称孔家桥,后来简称孔桥,故名。1949年10月,郑塬、孔桥两个村隶属于新堡区玄马湾乡。1955年11月,新堡区撤销,房里乡并入玄马湾乡。1958年4月,玄马湾乡并入樊家庙乡,郑塬、孔桥两个村隶属于樊家庙乡。1958年9月,樊家庙、肖原、城关三个乡合建为庆丰公社,郑塬村改称郑塬大队,孔桥村改称孔桥大队,均隶属于庆丰公社。1961年5月,增设玄马公社。19……。 |
此地清朝时期归满族统治,其属地下辖五个旗(旗是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便被命名为下五旗,后经口头流成为下午旗,故名。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称下午旗大队。1983年12月改称下午旗村民委员会。下午旗村……。 |
传说古时候曾有一高人在此落户,故起名为高户,故名。1949年10月,设立白马乡,高户村属之。1958年9月,高楼、白马两乡合建为赤城公社,高户村改称高户大队,归赤城公社管辖。1962年2月,从赤城公社析出白马公社称白马铺公社,高户大队归其管辖。1965年2月,高户大队随白马铺公社复并入赤城公社。1983年12月,改称赤城乡高户村民委员会。1989年9月,高户村民委员会随白马铺乡与赤城乡分设,称白马……。 |
据查明朝年间(公元1368-1403年),山西洪洞县城北广济寺大槐树杨姓人家逃荒移居在此(现一组),故名。1949年至1955年为一乡(店子乡)四社:杨庄村为同乐社。1956年至1957年四社合并为前卫大队。1958年公社化成立杨庄大队,1983年改为杨庄村委会,沿用至今。杨庄村……。 |
以古城命名为半个城。因古城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属焦村镇第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宁县第十三区第三乡(半个城);1958年成立半个城大队,属和盛公社焦村管理区;1962年,属焦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半个城村,属焦村乡;2013年撤乡建镇,属焦村镇。半个城村……。 |
明朝(公元1555-1600年)形成村落,称牛肚村,来历无法考证。建国后因刘姓居多,且居住集中,故命名为刘堡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属太昌镇第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宁县第十一区(新庄)第一乡;1958年成立刘堡大队,属和盛公社新庄管理区刘堡乡;1962年,属太昌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名为刘堡村,属太昌乡;2003年,朱家村并入刘堡村;2015年12月撤乡建镇,属太昌镇。刘堡村……。 |
很早以前,该地有一水池子,池边长有许多莲花,故此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三区第六乡(沟门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六乡(沟门前);1956年撤销沟门前乡,属湘乐乡;1958年成立莲花池大队,属湘乐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莲池村,属湘乐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湘乐镇。莲池村……。 |
东风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瓦斜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026206200。 |
该村人口居住集中,村庄较大,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属院子乡第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九区第七乡(院子);1958年成立大庄大队,属早胜公社院子管理区;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大庄村,属早胜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早胜镇。2003年5月,葡萄沟村并入大庄村。大庄村……。 |
据当地村民口述,因此地建有庙宇群,旁居住苟姓人家,放以其姓氏,地形及建筑物取名苟家庙渠,后简称庙渠。民国时属马渠镇。陕甘宁边区时设石佛区(三区一乡-庙渠)。1949年8月,属马渠区三乡(庙渠)。1958年9月成立马渠公社庙渠生产大队。1961年称庙渠公社庙渠生产队。1983年12月称庙渠村成立庙渠村村民委员会,属庙渠乡政府管辖,2019年8月庙渠乡撤乡改镇,属庙渠镇政府管辖至今。庙渠村……。 |
原名红花沟,其时整个村庄归席姓大户所有,解放后村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很高兴,就改名为解放。民国称红花沟,属开边区;1949年称解放沟,属开边区解放沟乡(3乡);1958年称解放生产大队,属开边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称解放村,成立解放村村民委员会,属开边乡政府管辖;2002年6月开边乡撤乡改镇,属开边镇政府管辖至今。解放村……。 |
因此地王姓居民较多,且地处沟湾处,故名。民国时称王家湾,属孟坝镇王湾村,1940年属镇原一区三成乡,1949年属孟坝区,1958年属孟坝公社,1964年成立王家湾大队,1968年曾改为中东大队,1971年恢复王家湾大队,1983年改称王家湾村,成立王家湾村村民委员会,属孟坝乡政府管辖,1985年7月孟坝乡撤乡改镇,属孟坝镇政府管辖,2003年7月宽展湾村整体并入,属孟坝镇政府管辖至今。王湾村……。 |
明朝正德年间,本村修有一座杨音寺,故称杨音,后改称杨宁。民国时称杨音庄,属屯字镇杨邑村,1949年8月称杨宁乡(即五乡),属屯字区,1958年9月称杨宁大队,属屯字公社,1983年12月称杨宁行政村,成立杨宁村村民委员会,属屯字乡人民政府管辖,1985年7月屯字乡撤乡改镇,属屯字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阳宁村……。 |
因当地的何姓群众居住在山区的坪滩上,故名。1962年由联民、增产、西胜大队合并称何湾大队。1974年迁移到何渠生产队,1980年3月属彭阳公社;1983年12月称何湾村,成立何湾村村民委员会,属彭阳乡政府管辖;2004年9月撤销彭阳乡,何湾村并入太平镇,属太平镇政府管辖至今。何湾村……。 |
境内有一沟圈,又因此地席姓村民居多,故名。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蟠龙村,1958年9月成立席沟圈生产大队,属超英公社;12月属临泾公社;1961年1月属什字公社;1965年1月属临泾公社;1968年更名为红村大队革命委员会,1972年改为席沟圈大队,1983年称席沟圈村,成立席沟圈村村民委员会,属临泾乡政府管辖;2014年11月临泾乡撤乡改镇,属临泾镇政府管辖至今。席沟圈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