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11]

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11]

  根据省文明委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从2022年8月起,省文明办组织启动新一轮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的评选工作。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初审测评、基层公示、复审抽测等程序,评选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现经省文明委全委会审议通过,拟对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等396个村镇授予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贾家寺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620502103001。
  南峪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502109206。
  后川村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503110201。
  因以蒲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期,先后属第五区,三阳乡,雷王集乡,中滩镇。1949年属渭南区演营乡。1958年属三阳川乡公社。1961年为演营公社蒲甸大队,1968年为中滩公社蒲甸大队。1983年为天水县中滩乡蒲甸村。1985年为北道区中滩乡蒲甸村。2005年为麦积区中滩镇蒲甸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蒲甸村……。
  甘江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503102006。
  1、基本情况:杜寨村地处刘坪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400米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平均气温10.4℃。个行政村1个自然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共有272户1205人,全村耕地面积2260亩,人均耕地1.86亩,主导产业为苹果、桃,果园面积1800亩(其中苹果890亩、桃880亩、花椒30亩),全村人均纯收入9300元。3、安全住房:A级16户(建档立卡户9户),B级251户(建档立卡户88户……。
  暖泉村地处于郭嘉镇东西方向2.1公里处,有3个自然村(大庄组、麝贤组、天上王组),共267户1019人。全村耕地面积2014.7亩,林果面积1710亩(其中苹果1100亩,花椒610亩)。至目前,村集体经济积累共有4.05万元,主要资金来源为投资分红收益和互助资金占用费收益。现有村干部3名,其中:书记、副主任、文书各1名,驻村干部1名。有乡村道路维护员、绿化员、水电保障员等“八大员”公益性岗位共7……。
  因早年间有魏姓人氏的坟墓,故名。1956年8月撤区并乡,仍属阳山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阳山人民公社,阳山管理区,1961年5月管理区改建公社,属好地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为位峰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8月撤好地乡并安伏乡至今。魏峰村位于安伏镇东部,距镇区15公里。有5个自然村,209户,832人。耕地面积2990亩,其中果园面积1600亩(苹果1100亩,花椒500亩)。……。
  据说,在民国时期,在蒋家庄驻有一支190师部队,该部队在当地驻扎时作风优良广为流传。1949年初期命名为模范大队;1952年属城关镇;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属城关镇;2003年属大像山镇模范村民委员会至今。模范村……。
  因地处阳面山坡,故名。1958年后属清明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为向阳人民公社管辖;1972年为康家滩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为康家滩乡管辖由阳屲大队更名为阳屲村民委员会;2003年撤乡并镇归新兴镇管辖至今。阳屲村……。
  因为吕氏族人所建,所在地为一低洼滩地处,故而得名上滩子村民委员会。1958年为金山公社李家沟大队;1982年金山公社李家沟大队更名为上滩子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为金山乡上滩子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改镇,为金山镇上滩子村民委员会至今。上滩子村……。
  大柳树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20524101003。
  蓼阳村很早以前有一个蓼阳观。至于道观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可以肯定的是,蓼阳观在战乱中荒废,当地岁贡李南峰,同治12年(1873年)创办李氏私塾,后其次子李彩接办,李彩,字子文,号云岗,是清政府授予的七品文官,考取过贡生的功名威望很高,经过他三十年的苦心经营,李氏私塾气象崭新、学风蔚然。先后培养了李骏业、李克明等优秀学子。李彩威望很高,所以被乡亲们尊称为“李蓼阳”,后蓼阳村就是李蓼阳先生而命名的。……。
  因地势较为方正,形似棋盘,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公署温泉乡。1950年6月属四门区温泉乡。1953年10月设棋盘乡。1955年11月裁区并乡,属洛门镇区田河乡。1958年设东梁乡,属红星公社东梁乡。1962年属洛门区东梁公社。1963年增设温泉公社,属温泉公社,1965年撤区并社,属温泉公社。1980年增设草川公社,隶属草川公社。1983年12月改为棋盘村,属草川乡。2003年,撤乡并镇,隶属温……。
  据120年前,此村榆树屲有8户人姓代,取其姓为村名,代沟村名由此而来。1949年后,代沟就有五个自然村,四神川、阳屲、阴屲、榆树屲、衢子里。1958年成立白沙乡人民公社代沟大队,管辖四神川、阳屲、阴屲、榆树屲、衢子里5个生产队。1980年撤社设乡后,成立白沙乡代沟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白沙乡人民政府管辖;2015年撤乡设镇,隶属于白沙镇人民政府管辖,仍为代沟村民委员会。沿用五个自然村名,一直至今。民国……。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