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点名说地名 > 丰台区太平桥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丰台区太平桥街道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万泉寺东社区位于丰台区东北部。与蓝调社区毗邻。北至丽泽路南侧辅路、东至菜户营南路辅路、南至菜户营路、西至莲花河东侧。面积约0.50平方千米。人口5210人。因该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原万泉寺村东北部,故名。社区成立于2012年5月。成立社区之前,辖区居民分别归万泉寺社区、三路居社区和菜户营社区管理。辖区内有17栋楼,主要由中央机关、装甲兵工程学院、海航军休人员组成,还有部分回迁居民。社区毗邻丽泽金融商务区,周边有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戏曲学院等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教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辖区单位有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丰台区第二十五干休所,北京市第三军休所,物业2个、万泉寺北路12号院业主委员会、石家庄商务酒店、金百万餐饮等单位。社区有自管党员200余人,居民代表88人。社区有军民华彩舞蹈队、柔力球健身队、乐之缘合唱队、乒乓球队等文体队伍。有健身场地3个,室内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毗邻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已规划的地铁14号线自西向东贯穿。是京石、京开高速公路的起始点。主要交通干道有丽泽路等。830路、特17等多条公交贯穿与此。2014年被评为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北京市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金鹏天润社区位于丰台区中北部,西二环路与西三环路之间的丽泽路中段。北至三路居路、东至莲花河、南至高万沟、西至京蒙大厦。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1860人。社区居民以汉族为主。原为三路居村。清代成村。顺治年间为屯粮驻军之地。2012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完成整建制撤村成立了金鹏天润社区。“金”是一种颜色,“鹏”寓意大鹏展翅,“天润”代表天时地利人和,希望社区和谐稳定、繁荣昌盛。2012年12月31日正式选举产生金鹏天润社区第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主要分布在金都苑小区、丽泽景园小区。辖区单位主要有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农业银行丽泽分行等单位。社区有老年合唱队、舞蹈队,建有老年活动站,连续举办老年乒乓球比赛、老年棋牌比赛、老年趣味运动会及消夏晚会。社区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路居开路老会。三路居通过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制度,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完成地产项目开发61万平方米,获得自持物业30万平方米。集团公司将集团业务划分为地产科技、文化教育、物业金融、综合服务四个板块,共31家全资、控股、参股分子公司,涵盖地产、科技、文化教育、金融物业、环卫、园林绿化等多个行业。公交线路977、83、458、631、958、395、夜15路等经过。曾获2018年首都文明社区称号。

太平桥村:位于太平桥西路南侧。位于丰台区中部,太平桥街道中部。东至菜户营村;西至太平桥村、东管头村;南至三路居村;北与西城区交界。村域面积(含国有)0.28平方公里,有人口302户、670人,全部为汉族。马连道村名来源不详,传闻由“马蔺道”谐音演变而来。民国时期已称“马连道”。明清时期,河北、山东、山西一代难民在此落脚,逐渐形成几个小自然村。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化发展,马连道村所属大红庙、小红庙、魏墙角、甘石桥、深州馆、湾子等小自然村被征占,全部划入北京市西城区,村民也变为城市居民。目前只遗留下原来的“卫强校”小自然村,仍称为马连道村(投资管理公司)。2021年,按照丰台区政区调整,万泉寺村划归太平桥街道。地处平原地区,与城区接壤交叉地带,平均海拔40米。北京市水源四厂位于村内,周边附设百米以上深井数10口,由于地下水大量被抽取,原有的大块湿地逐渐变成菜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地一直种植蔬菜,是城市副食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后,村内农业全部退出,先后办起印刷烫蜡厂、京宁包装印刷厂等。1998年后,以租赁业为主营,兴建棚户式仓储库和门面租赁房,年收入3200万元左右。2000年被列入丽泽金融商务区核心开发区。本村距北京西站仅两公里,有市政路1条穿村而过,公交线路46、45路穿村而过。辖马连道自然村。 

已经消失的村落有:❶卫强校村:曾为马连道村公所驻地。东接孟家桥,南为三路居,西接高楼、张庄,北至宣武区马连道仓库区。原名魏墙角,只有十几户人家。1945 年后,大道南北两侧住户发生纠纷,遂以大道为界,分为两村,大道北仍称魏墙角,大道南因建有小学一所,遂称魏墙校。因两村仅一道之隔,故命名卫强校村。❷水口子村:东接湾子村,南隔广安路与太平桥居民区相望,西接莲花池居民区,北倚莲花池公园,是靠近城区密集型的村落点。水口子村原是水衙沟自西向东流与小井排水渠自西南向东北流的交汇处,称水口子,后因住户增多,遂成村名。❸湾子村:东为马连道居民区,南接太平桥居民区,西为水口子村,北为北京叉车总厂,湾子村是居民区空隙间的村落,呈不规则散列方形聚落,因城市建设用地,农民转为居民。自清代以来,出广安门西行,时称西大道。至湾子村,大道明显转向西南方向,称此处为湾子,因以此为村名。原有深州馆小村落点,现已不存在,其村址并入湾子。❹莲花池村:东接木楼村,南接莲花池公园,西至西三环中路,北倚莲花池西路。莲花池村落点处于城区居民聚落包围中,呈散居不规则东西向长方形。因莲花池而取村名,于村址西侧辟为莲花池公园。莲花池古称西湖、太湖,明代已称莲花池。❺木楼村:东接宣武区居民区,南倚北京叉车总厂,西接莲花池,北为海淀区羊坊店。相传此处曾有矮小木楼一座,后遂以木楼为村名。

马连道村:位于三路居路两侧。位于丰台区中部,太平桥街道中部。东至菜户营村;西至太平桥村、东管头村;南至三路居村;北与西城区交界。村域面积(含国有)0.28平方公里,有人口302户、670人,全部为汉族。马连道村名来源不详,传闻由“马蔺道”谐音演变而来。民国时期已称“马连道”。明清时期,河北、山东、山西一代难民在此落脚,逐渐形成几个小自然村。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化发展,马连道村所属大红庙、小红庙、魏墙角、甘石桥、深州馆、湾子等小自然村被征占,全部划入北京市西城区,村民也变为城市居民。目前只遗留下原来的“卫强校”小自然村,仍称为马连道村(投资管理公司)。2021年,按照丰台区政区调整,万泉寺村划归太平桥街道。地处平原地区,与城区接壤交叉地带,平均海拔40米。北京市水源四厂位于村内,周边附设百米以上深井数10口,由于地下水大量被抽取,原有的大块湿地逐渐变成菜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地一直种植蔬菜,是城市副食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后,村内农业全部退出,先后办起印刷烫蜡厂、京宁包装印刷厂等。1998年后,以租赁业为主营,兴建棚户式仓储库和门面租赁房,年收入3200万元左右。2000年被列入丽泽金融商务区核心开发区。本村距北京西站仅两公里,有市政路1条穿村而过,公交线路46、45路穿村而过。辖马连道自然村。 

已经消失的村落有:❶卫强校村:曾为马连道村公所驻地。东接孟家桥,南为三路居,西接高楼、张庄,北至宣武区马连道仓库区。原名魏墙角,只有十几户人家。1945 年后,大道南北两侧住户发生纠纷,遂以大道为界,分为两村,大道北仍称魏墙角,大道南因建有小学一所,遂称魏墙校。因两村仅一道之隔,故命名卫强校村。❷水口子村:东接湾子村,南隔广安路与太平桥居民区相望,西接莲花池居民区,北倚莲花池公园,是靠近城区密集型的村落点。水口子村原是水衙沟自西向东流与小井排水渠自西南向东北流的交汇处,称水口子,后因住户增多,遂成村名。❸湾子村:东为马连道居民区,南接太平桥居民区,西为水口子村,北为北京叉车总厂,湾子村是居民区空隙间的村落,呈不规则散列方形聚落,因城市建设用地,农民转为居民。自清代以来,出广安门西行,时称西大道。至湾子村,大道明显转向西南方向,称此处为湾子,因以此为村名。原有深州馆小村落点,现已不存在,其村址并入湾子。❹莲花池村:东接木楼村,南接莲花池公园,西至西三环中路,北倚莲花池西路。莲花池村落点处于城区居民聚落包围中,呈散居不规则东西向长方形。因莲花池而取村名,于村址西侧辟为莲花池公园。莲花池古称西湖、太湖,明代已称莲花池。❺木楼村:东接宣武区居民区,南倚北京叉车总厂,西接莲花池,北为海淀区羊坊店。相传此处曾有矮小木楼一座,后遂以木楼为村名。

万泉寺村:位于万泉寺社区东侧。位于丰台区中部。东至菜户营南路,西至东管头村,南至京山铁路,北至三路居村。下辖万泉寺村、鹅凤营、柳村、梆子井、石门5个自然村。村域面积2.0772平方千米,全村总户数1925户、总人口将近5620人。1958年成立卢沟桥人民公社,设三路居大队万泉寺分大队。1972年划为万泉寺大队。1983年政企分开,设万泉寺乡政府。1987年变更乡制,设万泉寺村公所。1998年正式更名为万泉寺村村民委员会。2021年,按照丰台区政区调整,万泉寺村划归太平桥街道。万泉寺以多泉水而得村名,明代成村。1949年以前,丰台以东自后泥洼、东西管头至万泉寺一线,平地多有泉水涌出,其中以万泉寺为最多,有三步一泉之说。万泉寺其寺庙之说无考,仅据当地老人记忆,村东曾建有三进庙宇一座,现已无存。在万泉寺村附近,残留着一小段金中都的南城墙,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万泉寺村属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海拔约42米。村东自北向南流淌的莲花河,与村南东流的新丰草河、凉水河上游,在村东汇为凉水河东流,将村落分割为三块。村中企业有万泉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中阳大厦。市政道路主要有西客站南路南延、东管头路、丽泽中一路、柳村路、万泉寺路、万泉寺一号路、骆驼湾南路。

下辖自然村。❶鹅凤营村:东南接柳村,南临新丰草河,河南侧为北京至广州铁路线,西接管头前街,北接原万泉寺公园。主街东西走向,呈长方形聚落。居民均为汉族。鹅凤营原名鸡鹅房,手工孵化鸡、鸭、鹅的作坊较多,明代成村。明《宛署杂记》记载:“出彰仪门,曰鸡鹅房,曰管头村。”地理位置即现今鹅凤营。村址海拔 42—42.3米。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潮褐土,土质肥沃,属丰台区老菜区。学龄儿童可到万泉寺小学就读。村办卫生所设在万泉寺。村边有丰(台)管(东管头)路,东去与柳村路相接,可达市区、交通便利。❷梆子井村:东南为中顶村,东北为西铁营,村南、村西均紧靠铁路线,北去越凉水河为石门。略呈东西向长方形。菜户营南路将村址分为东西两段。以汉族为主。梆子井村清代成村,村边原有水井一口,过往行人多在此停步饮水解渴。井边柳树上挂有小型汲水的木勺,长方形,用竹杆拴系,可入井取饮水。 当地人称这一取水具为“梆子”,遂以梆子井为村名。村址海拔 41—42米,地势平坦。潮褐土,水利设施完备。学龄儿童到万泉寺小学就读。村办卫生所设在万泉寺。村东有乡村路南去与南三环路相接,交通便利。❸柳村: 东越新丰草河及广安门铁路线接梆子井村,南越新丰草河及(北)京广(州)铁路线与于家胡同、帐房、温家口等村相接。西北接鹅凤营,东北接万泉寺。柳村路从街心东北、西南穿过,住户也多沿路两侧建房,形成柳村主街,呈不规则长方形聚落。以汉族为主。柳村地势低洼,柳絮飞来,即停留在潮土中,来年发芽生根,柳树自然生长,遂以柳村为村名。海拔42—43米。早年水丰,属潮褐土,现水位下降,仍属于水资源丰富地段。学龄儿童到万泉寺小学就读。村办卫生所设在万泉寺。柳村路南去与南三环路相接,北去与三路居路相连,交通便利。❹石门村:东与祖家庄相接,南越凉水河接梆子井,西越广安门铁路线及柳村路与万泉寺相接,北接菜户营,村址已与万泉寺连为一体。海拔 42 米,属潮褐土。学龄儿童到万泉寺小学就读。村办卫生所设在万泉寺。村东有柳村路,村南有丰(台)管(东管头)路,交通便利。

菜户营村:位于丽湾社区东侧。位于丰台区东部,太平桥街道东部,在西二环菜户营立交桥周边。东至菜户营东街;西至三路居村,南至万泉寺村;北与西城区交界。村域面积0.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631人、常住人口1300人。菜户营最早是皇家种菜户集居的村落,故名菜户营。明代成村。是靠近城区的蔬菜生产基地。旧时村落的住户多在田间建房定居,居住分散。1949年后,原有住户陆续沿菜户营路两侧新建住房,构成南北长方形布局的新村,随着人口增加,又逐步向铁路两侧延伸,形成独立的聚落点,定名菜户营西街。1958年成立卢沟桥人民公社,设三路居大队菜户营分大队。1972年划为菜户营大队。1983年政企分开,设菜户营乡政府。1987 年变更乡制为村公所。1998年变更为村委会。菜户营地势平坦,海拔41. 4-42米。属菜园土,水源充足,1949年后种植细菜多,品种全,上市早,四季都有鲜菜上市。村经济以租赁、服务、投资为主,有龙源宾馆、张一元茶庄,租赁企业有民兴昌达汽车维修中心,投资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D07、D08、D10项目。有丽泽路、菜户营南路(双营路)、京九铁路通于此,地铁14号线菜户营站设于此,公交线路5、74、830、944、458、958、83、395路等可达。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