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在此建村,因此处河湾水中产鱼,称其“鱼河湾”。 |
明正德六年(1511)房姓人在此山崖地处居住建村,以姓氏及地形得村名“房家崖”。后简化为“房崖”。 |
明嘉靖前期(1522年—1536年)杨姓在此建村居住,因村临开光川与房东沟小河汇合处的河塌上,以姓氏及地形取名“杨会塌”。 |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卢姓人在此居住建村,因此处明朝时设有通往葭州孤驿站,故名。 |
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建村,因此地沟渠处生长野红花,当地人称此地为“红花渠”。 |
此处原是丘陵地,后被流沙覆盖,邻近村人季节性种地住的地方,当地方言称为“沙舍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建村居住,以原地名为村名,后“窠”字改为“科”字。 |
此沟在安崖底村之南部,向南通往佳县地,当地人称“南沟”。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白姓人在此建村居住,以姓氏及地形取名“白南沟”。 |
此沟古时树木茂盛,连片成林,当地人方言称“森林”为“稍林”。因此取名“稍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