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属分属南极乡、林江乡,1956年合作化为南化一社,1958年公社化为南极一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时为红卫大队,1980年因地片名而得名项山大队,1986年撤区建镇为仓埠镇项山村,2001年为仓埠街道办事处项山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初属茶店乡,1956年合作化为新联一社,1958年公社化为周铺四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时为茶店大队。 1986年仓埠与周铺分家建周铺镇,命名为新洲县周铺镇茶店村。 1999年撤镇并街更名为仓埠街道办事处茶店村村民委员会。 |
1939年日寇血洗林家大湾,烧毁房200多间,1941年逃亡在外的村民段段续续的回乡组建家园。 1958年属仓埠区公所周铺乡政府2大队,1986年仓埠与周铺分家建周铺镇,命名为新洲县周铺镇墩塘村,2001年撤镇并街更名为仓埠街道办事处墩塘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初属茶店乡,1956年合作化为新联三社,1958年公社化为周铺四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因松林湾而得名仓埠公社松林大队,1986年撤区建镇为松林村,2001年撤镇建街为仓埠街道办事处松林村。 |
1958年为周铺公社四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为周铺公社范咀大队;1984年为仓埠区范咀村;1986年仓埠与周铺分家建周铺镇,命名为新洲县周铺镇范咀村;1999年撤镇建街后更名为仓埠街道办事处范咀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初属茶店乡、周铺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新联五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周铺公社第四生产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时为“红旗大队”,1980年因“丰乐寺”而得名丰乐大队,1985年为仓埠镇丰乐村,2001年拆区建镇为仓埠街道办事处丰乐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初属周铺乡,1956年合作化为新联六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周铺五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以“福临矶大湾”而得名福临大队,1986年撤区建镇为周铺镇福临村,2001年为仓埠街道办事处福临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初属周铺乡,1956年合作化为新联七社,1958年公社化为周铺五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时因驻地周铺而得名周铺大队,1986年撤区建镇为仓埠镇周铺村,2001年撤镇建街为仓埠街道办事处周铺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初属洪山乡,1956年合作化为新联八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周铺六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因驻地“洪山铺”而得名仓埠人民公社洪山大队,1986年撤区建镇为周铺镇洪山村,2001年三镇合一为仓埠街道办事处洪山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初属洪山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新联九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周铺六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为联合大队,1980年因地片名而得名盛咀大队,1986年撤区建镇为盛咀村,2001年撤镇建街为仓埠街道办事处盛咀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初属洪山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新联十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周铺六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为光明大队,1980年按地片名改为金岗大队,1986年改称为周铺镇金岗村,2001年三镇合一改称仓埠街道办事处金岗村村民委员会。 |
原属仓埠区公所周铺乡政府二分场,1986年建周铺镇,命名为周铺镇汪坡村,2001年撤镇并街更名为仓埠街道办事处汪坡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初属独屋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幸福一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杨裴十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时为仓埠公社蔡漖大队,1986年为设仓埠镇为仓埠镇蔡漖村,2001年为仓埠街道蔡漖村。 |
解放初属杨裴乡,1956年合作化为幸福十社,1958年公社化为杨裴公社十一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因地片名杨家咀而得名杨咀大队,1986年撤区建镇为周铺镇杨咀村,2001年三镇合一改称仓埠街道办事处杨咀村村民委员会。 |
解放初属独屋乡,1956年合作化时为幸福三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杨裴十大队,1975年拆区并社时因庙宇及其主持姓氏而得名甘庙大队,1986年撤区建镇时为周铺镇杨裴乡甘庙村,2001年合镇并街后命名为新洲区仓埠街道办事处甘庙村村民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