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3年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20]

2023年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20]

  2023年7月,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公示了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
  以境内长潭得名。1949年8月前属四维乡第六保。1950年8月后为麻山区三侯乡。1958年为安源公社长潭大队。1960年6月为五陂下垦殖场长潭大队。1966年属国营五陂下垦殖场。1984年3月为五陂下乡长潭村村民委员会。1994年8月为五陂镇长潭村村民委员会至今。长潭村……。
  1948年属萍乡县第四区四维乡。1949年属麻山区江源乡,土改复查后改归麻山乡。1958年分属麻山公社景星农场和桐田公社诗源大队。1962年属麻山公社江口大队、麻山大队和桐田公社诗源大队。1969年属麻山公社江源大队、麻山大队、新塘大队。1981年上述三大队的各一部分合并为湘东镇谷陂冲大队。1982年名为江口大队。1984年3月改为湘东镇江口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江口村……。
  1948年属安金乡和美昭乡的一部份。1949年分属长平区和美昭区,1952年分为来源、起民、大义等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建立荷尧公社荷尧大队。1962年冬又分为南山、高尚、来源三个大队。1964年又合并为荷尧大队。1984年3月改为荷尧乡荷尧村民委员会。1994年属荷尧镇荷尧村民委员会。2003年荷尧农科所并入荷尧,仍名荷尧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荷尧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萍乡县第五区美昭乡第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美昭区老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属老关公社关辉大队。1962年更名为三角池大队。1984年3月改村建制,名为三角池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三角池村……。
  1948年属萍乡县文明乡第三保。1949年属美昭区马迹乡。1954年合为杞木乡。1958年为下埠人民公社马迹大队。1962年由马迹大队拆开为新塘、栗塘、毛塘、马迹四个大队。1967年新塘、栗塘、毛塘合并为栗塘大队。1984年3月后名为栗塘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栗塘村……。
  以地形似木排入水而得名排上1948年为萍乡县人和乡第二保。1949年为东桥区排上乡。1956年合作社时为排上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排上人民公社排上大队。1984年3月改为排上乡排上村村民委员会。1995年属排上镇排上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排上村……。
  1948年属萍乡县昌源乡十二保,1949年属东桥区沿塘乡。1955年转为沿塘高级社。1958年为东桥公社沿塘大队。1962年属沿塘公社,1964年仍属东桥公社。1984年3月改为东桥乡沿塘村民委员会。1990年拆为江边村村民委员会、车田村村民委员会、长塘村村民委员会、沿塘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属东桥镇长塘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长塘与沿塘合并,仍名长塘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长塘村……。
  明朝时,村民为争陂坝酿成纠纷,后经官府断案调解,故名。1948年为昌源乡第六保。1949年为东桥区官陂乡。1958年为广寒寨垦殖场官陂大队。1959年属官陂公社。1961年属广寒寨公社。1963年属广寒寨垦殖场。1984年3月改为广寒寨乡官陂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官陂村……。
  因村处炼炉的山湾内,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萍乡县归仁乡第五、八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凤凰乡炉前村,合作社时叫炉前高级社。1958年属腊市公社。由肯塘、愈加、联合、山田、东州、炉前六个大队并为联合大队。1972年拆出东州改成炉前大队,东州另立大队。1984年改为腊市乡炉前村村民委员会。1994年撤乡设镇时改成腊市镇炉前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冬又将东州并入炉前,仍名炉前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萍乡县四维乡第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湘东区横江乡,土改复查时为麻山区横江乡,合作社时含鸡公山、燕子窝等四个初级社。1956年四个初级社并为横江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与中坪、下横合并名横江管理区。1959年中坪、下横分出后名横江大队。1968年冬又与中坪、下横合并为横江大队。1972年冬又与中坪、下横分开名横江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中更名为“横岗大队”。198……。
  1948年属乐群乡第七保。1949年为麻山区雅溪乡大丰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分光明和平两个初级社,后转为大丰高级社。1961年由白竺公社划出为源湴公社大丰大队。1984年3月为白竺乡大丰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由源湴并入白竺乡,仍名大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大丰村……。
  东阳村位于萍乡市芦溪县城东郊,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76亩,农户646户,总人口2767人。境内320国道、武功山旅游公路穿村而过,是进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功山景区的起点站,是规划建设武功山文化产业园的主阵地。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青山绿水,环境优美,人文荟萃,乡风文明,曾风行“北方有个太阳,南方有个东阳”之说,是闻名遐迩的“长寿村”,被视为江南农村之典范。近年来,东阳村依托青秀的……。
  以水湄村和半山村合并,各取一个字,故名。1912年后属萍乡县芦溪乡第二保。1949年属芦溪区仁霞乡,1958年为芦溪公社水山大队,1968年隶芦溪镇,1979年与半山、兴隆合并为水山大队,1984年春改为芦溪镇水山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从水山村析出水湄村、半山村,2003年下旬原兴隆村、水湄村、半山村合并成水山村村民委员会,驻地水山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水山村……。
  1912年后属萍乡县上埠乡。1950年属萍乡县芦溪区观霞乡。1956年属芦溪区观霞乡。1958年为上埠公社山口岩大队。1961年属萍乡市芦溪区上埠公社,境内划分为山口岩、竹山下2个大队。1968年为上埠镇山口岩大队。1971年为芦溪区上埠镇山口岩大队。1984年改制为上埠镇山口岩村民委员会。1997年为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民委员会。山口岩村……。
  村与金鸡口隔河相对,古称金口,谐称京口而得名。村民委员会以驻地京口自然村而得名。1912年后属萍乡县廷风乡。1950年属萍乡县宣风区京口乡。1956年属芦溪区盘田乡。1958年为宣风公社京口大队。1961年属萍乡市芦溪区宣风公社,境内划为京口、青台2个大队。1968年为宣风镇京口大队。1971年为芦溪区宣风镇京口大队。1984年改制为宣风镇京口村民委员会。1997年为芦溪县宣风镇京口村民委员会。京……。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