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公示了2023年度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据长江云新闻记者统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名单共5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共500个。 |
坎子山村是湖北口回族乡海拔最高的村,耕地面积1318亩,平均海拔1500米,全村版图面积15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152户462人,其中回族78户284人,回族人口占全村的50%。现有主职干部6人,党员18人,村级阵地现有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投资63万元,五务合一达标。坎子山村2014年人均纯收入504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主要来源是生态公益林补助。产业以无公害蔬菜和畜牧业为主。其中……。 |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田湾村公所,负责人称村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高扁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设立团结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团结生产大队、团结大队,负责人称大队长;1966年5月,我国“文化大革命”开始,更名为团结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称主任;从1978年……。 |
1947年11月郧西解放后,设立观音村公所,负责人称村长;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观音乡民主政府,1956年农业合作社时,设群英合作社和天岭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设立群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群英生产大队、群英大队,负责人称大队长;1966年5月,我国“文化大革命”开始,更名为群英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称主任;1975年4月“撤区并社”,恢复群英生产……。 |
1958年5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10月,设立奎联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奎联生产大队,奎联大队管辖孤山、草房沟、岩湾、小洼、南沟、黄家坡等村庄。1961年5月,我国体制调整,更名为奎联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66年5月,我国“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3月,更名为奎联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从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对我国“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1980年5……。 |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设立家竹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家竹生产大队、家竹大队;1966年5月,我国“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年,更名为家竹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从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对我国“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1980年,复名家竹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11月,根据西政发(1981)97号《关于……。 |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神雾岭行政村,负责人称村长。1956年为东风高级社。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设立东风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东风生产大队、东风大队,负责人称大队长。1966年5月,我国全面开展无产阶段文化大革命运动;更名为东风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称主任。从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对我国“……。 |
因自然地理实体(金銮山)而得名。金銮山沿革: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夹河乡人民主政府,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夹河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设立永乐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永乐生产大队、永乐大队,负责人称大队长;1966年5月,我国“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 |
1949年称龙王沟村,1955年称龙王沟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称五一大队,1981年竹政发10号文件把五一大队更名为龙王沟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称龙王沟村,一直沿用至今。龙王沟村……。 |
1949年为渡西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安平、青平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安平、青平大队,1963年为安平大队,1965年为向东大队,1981年1月23日属竹政发10号文件更名为罗家坡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罗家坡村,一直至今。罗家坡麻家渡镇罗家坡村位于竹山县麻家渡镇西1公里处,紧邻305省道,辖3个村民小组415户1754人,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333元。是全国“十……。 |
1949年为白庙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中心一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双龙公社四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时为韩溪河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韩溪河村,一直沿用至今。韩溪河村……。 |
1949年为高望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双龙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高望大队,1981年1月23日竹政发10号文件更名为枣园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枣园村,一直沿用至今。枣园村……。 |
1949年为小河、太花山、姚家庄村;1955年为小河、太花山、姚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小河、太花山、姚家庄大队;1966年以上三个大队合并为电站大队;1975年以当地地名小河改为小河;1984年撤社建区为小河管理区;2005年以后由铁牛、乔鱼、老鸦村、太华山四个村合并为小河村,属官渡镇至今。小河村……。 |
因渔塘湾南北3公里处有对称的两个土台子,称上台子和下台子,故名。1949年为双台村;1955年为双台管理区二大队,三大队1958年改为红旗大队,1975年更名为双台大队;2001年与寨沟合并为双台村,自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双台村……。 |
关垭子村地处蒋家堰镇最西部,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张家店村接壤,是通往大西北的“窗口村”。346国道横穿全境,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地势呈东西走向,林地资源十分丰富,山场面积2500亩,现有林果基地1400亩,茶园面积100亩,木材蓄积量2万余立方米。著名的楚长城关垭遗址就位于关垭子村最西端,于2007年申报成为国家2A级风景旅游区。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239户,961人,现耕地总面积334.5亩,其……。 |
红庙村距龙坝集镇3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426户、1732人,其中党员57名。全村主要以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为主,打工经济为辅,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于2007年,地处5组红庙村小学旁,建设规模为一栋两层楼三间和三间平房共6间,面积达230平方米,配备有完备的村两委会标牌及各办公室标识牌,村委会门前有一块约90平方米的院坝,暂无院墙,村委会旁建有村务公开栏两块。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