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公示了2023年度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据长江云新闻记者统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名单共5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共500个。 |
友好村位于柏杨坝镇西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85.3公顷,共有19个村民小组,668户,2824人,其中党员43名。友好村村班子健全,凝聚力强,有战斗力,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带领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艰苦奋斗,发展种植和养殖为主,实现全村收入1284万元,人均收入2564元。……。 |
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主坝村。主坝村位于忠路镇前江东岸,属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依山傍水、气候宜人、景色秀美的山村。全村总面积4579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780亩,森林面积962亩,可开发利用土地1241亩,因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境内适宜种植茶叶、水果两大品种,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以前,有茶叶留存面积400余亩,是湖北名茶“雾洞绿茶”的主产地之一,柑桔连片300亩,脐橙100亩,鸡血李100亩,核……。 |
五二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中天然植物园—星斗山北麓,距利川城区43公里、毛坝集镇4公里,248省道穿村而过,唐崖河流经全境,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34户,873人,其中党员27人。目前全村共有茶园面积2691亩,人平3.1亩,村内有茶叶加工企业6家,其中规模企业1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家,2013年人平纯收入6712元,是全国绿色小康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楹联文化之村、恩施州青年眼中最……。 |
双河口乃榨茨河源头,两条小河成”Y”字形此处相会,河水自龙头山奔流直下。意指此村水源丰富,水利条件较好,适宜农耕和人居。1950年,废除保甲制,属茅田区(后改长梁),名为双河口村;1958年,公社化,属新建公社,更名为双河大队;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茅田区,名为双河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天生公社,名为双河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乡,属茅田区榨茨河乡,更名为双河口村;1996年,撤区建……。 |
马坡村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801人,耕地面积372亩。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现在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村定补干部2人。村党组织书记初中学历、年龄55岁、性别男,系马坡村村民;村工作人员平均年工资报酬4800元,2名定补干部全部参加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党员总数20名,其中妇女党员2、流动党员1、无离退休党员、生活困难党员3名,初中以下学历4人,初中学历8人,高中学历党员6人……。 |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属清太坪区。1956年8月属清太坪区兴隆乡。1958年属清太坪公社兴隆管理区。1971年8月属清太坪区兴隆公社。1983年属清太坪区杉树湾乡,名红岩村。1997年属清太坪镇,名红岩村。2014年红岩村、马蹄水村合并为红岩村。红岩村地处集镇以南,海拔12000米以上,辖区共6个村民小组,195户。其中农业人口685,非农业21人,0员18人,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32……。 |
此地大族向姓子弟向兴隆于清道光庚寅年(1830)考中举人后,募捐建庙,辛卯年(1831)落成,命名为兴隆寺。“兴隆”蕴含两层意义:一是人名;二是蕴含人们祈求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清道光年间,此地隶属湖北施南府建始县长寿里;同治年间,隶属建始县南乡长寿里四甲。民国七年(1918)隶属湖北荆南道建始县“信”字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隶属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建始县第三区属景阳联保;民国三十一年(194……。 |
雷家村:是指雷姓先民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即自荆州松滋来此开疆拓土,垦荒为田,繁衍生息,不断发展形成村落。说明雷氏是当地的大族。清嘉庆年间,此地属湖北施南府建始县;同治年间,属建始县南乡长寿里;民国七年(1918),属湖北荆南道建始县智字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建始县第三区署猪耳河联保;民国三十二年(1943),属建始县花坪区猪耳乡;民国三十八年(1949),属建始县官店区猪耳乡。1950年属官……。 |
以村内一居民点(茶庵寺)名称命名。村内有一居民点因曾建有茶庵寺而名。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属第一区。1950年3月属朱砂乡。1952年2月属第四区楼子乡。1958年12月属中元人民公社新生大队。1961年属茶店子区楼子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茶店公社。1983年属茶店子区茶店子乡,名茶庵寺村。1988年撤区并乡为茶店子镇茶庵寺村。茶庵寺村……。 |
野花坪村地处绿葱坡镇东面,巴鹤省道穿村而过。平均海拔1700米,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60亩,林地面积5000亩。人口现状:全村辖10村民小组156户596人,外出务工53人,空巢老人2人,留守儿童1人,建卡贫困户70户243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7户54人,五保户6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18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11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3人……。 |
巴东县水布垭镇围龙坝村地处清江以北的巴人发祥地中心区域,东靠世界高坝,西与古老的巴人发祥地三里城接壤,南傍碧波万顷的美丽清江,北与沪渝高速、宜万铁路相邻,距水布垭中心集镇2公里,是清江旅游的核心地。全村1030人,其中土家族人口占95%。国土面积5.2平方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5860元。围龙坝村先后被授予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州计划生育示范村、县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2013年申报打造“省十佳村寨”……。 |
当年湖广填四川之时,此地为姓甘的大族之家在此居住,占有山川良田,故名为甘家坪。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属西瀼口区。1951年6月属第一区。1956年8月,区以所在地名命名属平阳坝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群力人民公社。1975年2月属溪丘公社茶园大队。1981年9月溪丘公社茶园大队更名为甘家坪大队。1983年属溪丘湾区甘坪乡甘家坪村。1988年9月属溪丘湾乡甘家坪村。甘家坪村人口众多,……。 |
罗溪坝集镇属沿渡河为数不多的小平原,位于神农溪支流——罗溪溪畔南岸,称作罗溪。四面环山,坪坝通畅,依地势又分为上坝、中坝、下坝,故名罗溪坝。位于沿渡河集镇的东南方,距离沿渡河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基本情况:罗溪坝村辖9个村民小组,367户,辖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7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全村总人口1438人,有劳动力618人,常年外出务工408人,农村低保110人,五保9人。辖……。 |
木龙垭村位于野三关镇西方,距镇政府33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426户,山林6000亩,耕地面积1884亩,人均耕地面积1.3亩,总人口1501人,有劳动力788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主职干部3人,副职干部2人,党员41人(其中男党员38人,女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后备干部3人,实用人才20人,在外能人5人。……。 |
清乾隆年间,向氏家族在此地建造村坊,故名。清同治年间属恩施县崇宁里8甲;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恩施县第二东乡区万寨乡;民国二十九(1940)属恩施县三岔乡十一保;1953年为向家村二区,属宣恩县;1958年为向家村大队,属东升人民公社;1961年为向家公社二大队,属万寨区;1975年定名为向家村大队,属万寨公社;1984年成立向家村村民委员会,属万寨区;1997年属贡茶乡;2001年为向家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