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天达梦地名网 > 2023年湖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7]

2023年湖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7]

  北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公示了2023年度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据长江云新闻记者统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名单共5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共500个。
  雷楼村位于李店镇西部,全村10个自然湾,360户,人口1560人,耕地面积1430亩,雷楼村两委成员5人,其中支委1人未任职,两委4人交叉任职,支部书记,统筹全面工作,负责党务工作,主任计持全村村民委员会全盘工作,副主任,分管农业,水利,民兵后勤等工作,妇联主任:分管计划生育,妇联,统计报表,卫生整理等工作。……。
  悠悠徐河水,碌碌归渔人。广水市长岭镇云台村位于徐家河水库南岸,距316国道15公里,距107国道30公里,省道十长路穿境而过,交通优势明显。全村2420人,有山场5000亩,林果茶2000亩,水域480亩,渔、茶、旅游为云台村支柱产业。云台以仙、水、茶最为有名。云台的仙。云者,高也。高乃仙居之所,云台的得名无不跟仙扯上关系,很多地方因仙得名。相传,云台西山下住着一对汪姓父子,因家贫,儿子30多岁尚……。
  泉水寺村位于万店镇北部低岗丘陵区,是有名的“旱包子”。东与横山村接壤,西与槐东村相连,北与落天坡、粉铺村相邻,南与万店居委会相依,全村版图面积16平方公里。共有14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湾,有825户,3225人。全村总耕地面积3924亩,山场面积9600亩。主导产业以水稻种植为主,袋料香菇、畜禽等种养殖业为辅。……。
  1949年成立随县人民政府,属贯庄店区贯庄乡管辖;1958年秋人民公社化时称贯庄十大队,属贯庄人民公社贯庄管理区管辖;1961年公社改区后属洛阳区贯庄公社管辖;1965年属何店区王店公社管辖;1975年撤区并社后属何店人民公社贯庄管理区管辖;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后以地名命名,贯庄十大队改称金花岭大队,属何店公社管辖;1984年大队建制改村建制,金花岭大队改称金花岭村,属何店区贯庄乡管辖;198……。
  1949年属随县十八区金鸡乡管辖;1950年属洛阳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时为金鸡八大队,属洛阳公社金鸡管理区管辖;1961年恢复区制,属洛阳区金鸡公社管辖;1975年撤区并社,属洛阳公社管辖;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后更名为小岭冲大队,属洛阳公社管辖;1984年撤社设区建乡称小岭冲村,属洛阳区金鸡乡管辖;1987年撤区建镇,属洛阳镇金鸡办事处管辖;2002年第一次村组合并与龙泉寺村合并,命名为……。
  邓家老塆村位于南郊西北,东与红山头村、平原岗村接壤,南与长岭岗村接壤,西与苏家寺村接壤,北与新街镇姜湾村接壤。版图面积4.79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376户,1478人,村两委会干部5人,党员人数43人,以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承包面积2498亩。……。
  黄连溪村位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集镇西南5公里处,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既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恩施玉露”的发祥地,又是全市远近闻名的茶业发展专业村。黄连溪村国土面积877.68公顷,辖8个村民小组,780户,3008人,其中党员71人,5个党小组。村支两委班子成员5人。多年来,全村坚定不移地按照“一体两翼”(即以茶叶为主体,以果菜业和草食畜牧业为补充)的发展思路,不断发展壮大茶叶产业。通过品种……。
  花枝山村位于恩施城区西北12公里处,清江河水沿山而流。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317户,1013人,517个劳动力,国土面积6.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93亩,村级林场4000亩,茶园400亩,高效经济林300亩。村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境内气候宜人,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是农村休闲,开发农家乐的绝佳地区。村将充分发挥优势,结合花枝山村实际,围绕优势调产业,围绕产业抓特色,围绕特色抓规模的思路,……。
  斑竹园村地处崔家坝镇腹地,318国道、沪蓉高速公路、“忠武”工程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条件优越。全村共辖10各村民小组,人口3744人,劳动力2600人。耕地面积3232余亩,其中水田200多亩。全村烟叶种植面积为800亩,为崔家坝镇烟叶主产村之一;生猪出栏在5000头左右,并且辖区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年人均纯收入为3200元。斑竹园村先拥有高规格的村级卫生室一所,教学……。
  古场坝村位于龙凤镇西北方,距恩施城龙凤新区8公里路,全村辖857户,3365人,8个地名小组,人均纯收入4986元,平均海拔750米,土壤为黄砂土,干则旱,山大人稀,自然条件较差,全村共有耕地3650亩,林地面积10800亩,草地面积3400亩。近来年,全村可以发展三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一是以古场坝组为中心的牲猪养殖基地,每年发展牲猪5000头;同时可以养鸡人平达到5只,二是发展蔬菜基地1200亩,……。
  洞下槽村位于恩施市白杨坪镇东南方,距318国道约3公里,国土面积约2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50米,土质大部分属红砂土,土层湿润,日照充足,林木茂密,山清水秀,适宜种植水稻、发展茶叶等经济作物。生态环境良好、卫生状况改善,人居与畜禽养殖分离,无垃圾乱堆、无污水滥流的现象,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民参合率、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核心目标。洞下槽村将新农村建设与产……。
  白果树位于芭蕉侗族乡东部,地处恩施州州城南端12公里,209国道及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由白果树村穿行而过且设有互通。全村平均海拔700M,村委会驻地海拔600M,下设7个村民小组:白果树组、大水头组、蛮扎营组、龙家湾组、向家湾组、尖山坪组、姚家坪组。2014年全村686户,2495人,其中劳动力1371人,国土面积10.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亩,其中水田790亩,林地面积7866.5亩。20……。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后,设施南府、利川县。属利川县兴仁里六保。光绪十七年(1891年)属施南府和署徙,利川县兴仁里辖区。民国初期设区团清源分公所,任沿袭清末保甲制度,属五区清源分公所五保。解放初期属汪营区;1958年为汪营公社双龙管理区三大区;1975年为红鹤坝大队;1984年撤社并镇属石坝镇红鹤坝村;1986年撤县建市属石坝镇红鹤坝村;2001年撤镇并为汪营镇,属汪营镇红鹤坝……。
  以佛教建筑命名。因此地曾有一庙,供有24个诸天菩萨而得名。二十四诸天,出于《金光明经》。自从隋智者大师依据《金刚明经·公德天品》制定《金刚明三昩忏法》,为天召宗四种三昧法之一。后代依之又简略成《斋天科仪》,为寺院中祭天的仪轨,因而依据《金刚明经·鬼神品》所说,选定了二十位天神;到了明代又增入道家四神,成了二十四位天神,依次供奉。诸天像一般都供在大雄殿东西两壁间。唐、宋、元、明几朝代均属湖广施州卫都……。
  马前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323人,908户,村民小组22个,中共党员63名,劳动力1935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937人,耕地面积3400其中水田2000亩,山林面积约11000亩,另有花菜500亩,马前村生产水稻,玉米,洋芋,适合养猪,种植药材,地处马前集镇,适合民营经济发户,由于底子薄,基础设施差。村级经济空白,村组公路很差。1996年,村自付资金修过村办公楼一栋,共二楼一底,占地……。
更多资料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