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公示了2023年度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据长江云新闻记者统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名单共5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共500个。 |
以祖公付德兴得名,取“有道德兴旺发达之意”,沿用至今。1956年合作化时期属白果区付兴乡三化三社,1958年属白果区夫子河公社十二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后属白果公社付兴大队,1984年更名属白果公社付兴湾大队,1987年撤区并乡后为夫子河镇付兴垸村。2015年底,村级合并为夫子河镇付兴湾村至今。付兴湾村……。 |
元末明初寺庙建于山岗之上,鼎盛时寺庙僧人多达100余人,故名大庙岗。原四角门村,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唐郁区大庙岗乡长春一、二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红旗人民公社凉亭一中队,1961年为铁门区凉亭公社一大队,1975年为铁门公社四角门大队,1984年为铁门岗区冯家凉亭乡四角门村,1987年冯家凉亭乡四角门村,1993年为铁门岗乡四角门村。原大店村,1956年唐郁区大店乡爱国一、三、十社,19……。 |
元至正年间(1341年)林古松,官员外郎,由福建莆田迁麻城县西中馆驿之西南而居。林氏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浮桥河入举水的出口西岸处,有三个林姓塆子。北有林家寨,称上塆。中有林家中塆,南有林家下塆。林家下塆由此得名。原林家下塆村,明初属麻城县孝感乡。明成化八年后属仙居乡鹅笼镇。清代属大成区。民国时期属麻城县第六行政区中馆驿乡。1949年属麻城县第二区城内乡。1956年属中馆驿区中驿乡五一二社。1958……。 |
明、清时期属黄冈县永宁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黄冈县第十一区;1949年属黄冈县第十一区丁家套乡;1952年属罗田县第七区(三里畈区)丁家套乡;1953年属胜利县蔡店河区邱家河乡;1955年属平湖区邱家河乡;1958年属五星(三里畈)人民公社黄冈庙管理区;1961年属三里畈区黄冈庙人民公社,为第六生产大队;1975年改第六生产大队为邱家河大队,属黄冈庙人民公社(1981年改名七道河人民公社)……。 |
绵绵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罗田县九资河镇圣人堂村,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驱车沿着盘山公路来到这里,在村门楼上,见有一幅楹联:绵绵百里青山去,悠悠千载白云归。放眼环望,山峦与蓝天相接,果然一派白云绕青山的景致。春来山花烂漫,夏至飞瀑流泉,秋日红叶似火,冬季银装素裹。九资河镇委书记秦新平向记者介绍,圣人堂春、夏、秋、冬皆是景,是一处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人间胜地,所以常年游客不断,前几天妇女节,就有……。 |
明、清时属奉泰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一区义助靖联保;1949年属万寿桥区戏龙庙乡;1952年属第二区(万寿桥)戏龙庙乡;1955年属古庙河区戏龙庙乡;1958年属幸福(匡河)人民公社古庙河管理区;1961年属匡河区古庙河人民公社,为第四生产大队;1975年改第四大队为文家坊大队,属古庙河人民公社古庙河管理区;1984年文家坊大队改称文家坊村民委员会,属古庙河区古庙河乡;1987年古庙河区……。 |
据清朝年间姜继襄《劲草堂笔记》记载,此地原名古塘冲,因村口三座大水塘而得名;清同治年间古塘被流沙所淹没。又因溪上有一株古藤,名紫藤萝,粗如水桶,两岸孩童攀藤往来溪上,古塘冲之名渐被古藤冲所取代。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葆心于冲口建崇楼一座,在楼中开设学堂,古藤冲又得名古楼冲。明清时期均属多云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二区汤进协联保;1949年属大河岸区古楼冲乡;1952年属第三区(大河……。 |
因项姓家族在河流附近而聚居,故而得名。明、清时属黄冈县永宁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属黄冈县第六区,区署驻地项家河;1949年属黄冈县十二区(项家河)项家河乡,为区署所在地;1952年11月划入罗田,为第八区(项家河)泗泊河乡,为区署所在地;1955年为三里畈区泗泊河乡;1958年属东方红(大崎)人民公社泗泊河管理区;1961年属大崎区泗泊河人民公社,为第一生产大队;1975年改第一生产大队为项……。 |
黄姓居民在创建该居民点的时候,因落脚之处属于杨姓居民所在的山垅。因杨姓居民较先在该山垅建居,已经将该垅命名为杨家垅,故黄姓居民无权再以姓氏给该垅命名。于是黄姓居民就将垅字冠于姓氏之前给居民点命名,意思本来应该是杨家垅里的黄家塆,但黄姓居民不甘心已姓位居人后,就将“杨家垅”中的“杨家”二字去掉,只保留一个“垅”字冠在“黄塆”之前,以表明自己已是垅里人家,对于该垅也享有部分主权。村民委员会建在此处,故……。 |
由乱泥坳沿河下至陈家塆北面,以前这里并排生长有四棵古老的枫树,因树身高大,远近闻名,得名四棵枫。后逐步扩展成地片,故名。清朝时期属安仁里。民国时期属瓦鸡乡。解放初期属彭畈区。1952年为大畈乡第八选区。1955年后属第七区。1956年后属瓦前区。1958年改为高潮六、七两个大队,属红旗公社。1976年合并为大畈五大队,属长冲公社。1980年改名为四棵枫大队,属长冲公社。1985年后改名为四棵枫村村……。 |
英山县石头咀镇凉亭村位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地处鄂皖边际,依山傍水。全村现有16个村民小组、520户、1656人,版图面积5.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28亩,其中水田1125亩、旱地303亩,山林面积498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凉亭村“两委”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开创了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一、发展“三大经济”,开发产业扣“重点”。一是狠抓农业特……。 |
雷家店镇伍家冲村北接曹家店村,国土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9亩,林地7620亩,平均海拔500米。伍家冲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512户1712人,外出务工542人,空巢老人241人,留守儿童23人,建卡贫困户181户60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81户118人,五保户35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65人,其中入党积极分子6人,60岁以上老党……。 |
草盘伍桂村位于草盘地镇镇区,与茶场、韩婆墩、大沟等村接壤。版图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0亩,山林3500亩,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现状:草盘伍桂村下辖9个居民小组,389户,1473人,其中留守儿童36人,空巢老人20人,建卡贫困户53户,209人,五保户7人。群团组织:党支部板子成员3人,党员42名,团员152名,入党积极分子3人,居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居民代……。 |
陶家河村位于大别山南麓,1934年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移驻于此,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由此北上长征。村内现有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郁氏祠,鄂豫皖省委扩大会议旧址安家老屋,七十四师驻地旧址安家新屋等红色文化遗址,是鄂东主要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的主园区。全村平均海拔560米,森林覆盖率75%,有独特的高山小气候,盛产天麻、茯苓等中药材。近年来,陶家河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中药……。 |
所在的山嘴远看形似一大象鼻子状,故得名“象鼻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称为“象鼻嘴”。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一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石群初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定名石群大队,属十月区;1974年撤区并社后属余堰公社;1981年以境内片名象鼻咀定名为象鼻咀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属望城区阎河乡,原象鼻咀大队更名为象鼻咀村民委员会;2001年合并乡镇属清泉镇;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