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北省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管理规程(2021年修订)》(鄂环委办〔2022〕1号)、《关于做好2023年度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申报工作的通知》,经县级申报、市州审核和核查、省级复核、征求意见、厅长办公会议审定,拟命名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等57个乡镇和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老湾村等369个村为2023年湖北省生态乡镇、生态村 |
以原来三个村村名各取一字命名,因“新”为新店村、“河”取自原来的东河村和新桥河村,故名。2021年团风县行政村布局调整,东河村、新桥河村和新店村合并,命名为新河村。八里畈村……。 |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西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五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兴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武穴区。1943年复属于太西乡。1952年隶属于第八区。1958年成立周干大队,隶属于大金公社。1961年隶属于大金区大金小公社。1976年隶属于大金公社。1984年全县开展调整区、乡、镇设置工作,调整为周干村,隶属于大金区。1987年隶属于大金镇,沿用至今。周干村……。 |
因早年该境内有一座五里庙,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龙坪镇。民国时期隶属于第八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期间,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龙坪区。1943年复属于龙坪镇。1952年隶属于第四区。1958年成立五里大队,隶属于朝阳人民公社。1958年12月,隶属于龙坪人民公社。1961年隶属于龙坪小公社。1975年隶属于龙坪镇。1984年全县开展调整区、乡、镇设置工作,改大队为村,并将五里……。 |
因王胜祖塆位于境内,是规模最大,人口较多,名气较大的一个自然塆,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永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五区。1930年4月至12月红色政权时期,隶属于复新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武穴区。1943年隶属于永东乡。1952年隶属于第八区。1958年成立王胜村大队,隶属于大金公社。1961年隶属于大金区宋巷小公社。1975年隶属于石佛寺公社。1984年全县开展调整区、乡、镇设置工作,调整为王胜祖……。 |
英山县温泉镇大垴寨村位于英山县城南5公里处,白莲河水库库区村,三面环水,版图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29户,居住人口785人,劳动力409人,耕地面积362亩,其中水田面积246亩,水域面积300亩,山林面积1400亩。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村级组织:全村现有党员19人,现任村干部4人,其中大学生村官1名。民营企业养鸡场1万只鸡以上3家,养猪……。 |
北流水村位于杨柳湾镇镇区边沿,是杨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全村10个小组、550户、1880人,版图面积3.5平方公里,水田面积1012亩、旱地230亩,茶园面积600亩、桑园面积180亩、板栗面积800亩、山林面积2780亩,形成以茶叶、板栗、蚕桑等特色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村。近年来,村两委提出以“山上板栗满园,山下茶桑并主,庭院六畜兴旺,农户五谷丰登”为目标,激励农户走发展就是硬道理的道……。 |
以前有林姓居民最先在此山冲建居,当地人将此冲沟称为林家冲。村民委员会建在此处,故名。清朝时期属同义里。民国时期属金潭乡。解放初期称为林家冲村。先后属四顾墩乡和孔新乡管辖。1955年后改名为光华6社,属第二区。1958年后改名为林家冲大队,属金星公社。1976年后林家冲并入四顾墩大队,属金铺公社。1977年后改名为金铺公社四顾墩桑场。1979年后拆队仍为林家冲大队,属金铺公社。1984年后名为林家冲……。 |
金家铺镇金家冲村是镇区村,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250亩,林地2500亩。金家冲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30户1028人,外出务工205人,留守儿童16人,其中农村低保户90户,五保户11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40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1人,30岁以下年轻党员2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人,村民代表31人。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 |
草盘地镇牛岭村地处草盘地镇南端,两面靠山,版图面积约8.4平方公里,全村耕地1252亩、林地4400亩,牛岭村交通极为便利,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453户,总人口1580人,外出务工130人,空巢老人6人,留守儿童75人,建卡贫困户132户387人,其中农村低保91户130人,五保户19人。村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56人,入党积极分子6人,60岁以上老党员17人,35……。 |
雷家店镇五一村位于英山腹地东河流域雷家店镇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2267亩,茶园890亩。五一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852户3102人,外出务工1200人,空巢老人400人,留守儿童500人,建卡贫困户31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30人,五保户50多人。村级组织:村党总支部一个,党员87人,60岁以上老党员21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8人。村民委员会……。 |
此地是东去阳新,南到通山,西至官埠桥,北上金牛镇的要道,高姓始祖在此地开店铺,故名。明清时期,隶属鄂城县马迹乡马二里。民国时期,高港下等14个村庄,陈汝眉等10个村庄,隶属鄂城县毛家区高铺保改称的高铺乡(小乡)。1950年5月,高港下等14个村庄,陈汝眉等10个村庄,隶属鄂城县高桥区(驻刘桢清溪饶)高铺乡(小乡)。1951年5月,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同年7月,高港下等14个村庄,陈汝眉等10个村庄……。 |
幕阜山支脉横山在此形成一天然山口,较正常山体低30余米,形成1千米长的山垄,当地人称为峡山口。因横山东西横亘,此处相对低,横山断口处底宽40米,两边临山有房屋,中间是一条南北通道,自古以来为金牛前往高桥、大幕的通道。有茶铺、饭馆、驿站、百货等,来往人口不断,得名“峡山口”。村名以此为名。明清时期,隶属鄂城县马迹乡马一里。民国时期,鄂城县改保为乡(小乡)。峡山口等11个村庄,周曹等10个村庄,隶属鄂……。 |
因岭上尽是石头,大小如鸡蛋一般,故名。明清时期,隶属咸宁县宣化乡上七都。民国时期,甘虎、三门陈洪、刘府汪家、旧屋澥、水溢陈洪、叶家、杨家塘、陈布司、富海、陈铁、石子岭、破塘、大田铺13个村庄,隶属咸宁县平治乡(驻河背街)紫潭保(三保,驻紫潭孙家)。胡得一、中门胡、胡遐赡、甘郭、任家海刘家、吴才鲁、刘卫生、细罗家、张罗基、吴七垴、大屋罗、陈洪庄、下屋陈、吴子章杨家、陈家条、祝家、吴富、赵坡、油榨铺、……。 |
村庄一口有护栏有井盖的水井远近闻名,故称“井头”。明清时期,隶属咸宁县金城乡三都、六都。民国时期,下墩、冲崽、庙嘴、官员嘴、高鲁詹、庄稼塘、二门楼7个村庄,汉美垄、下岭、小嶰、佘家庄、下周、上周6个村庄,隶属咸宁县大幕乡(驻桃花尖黄家)张祠保(驻大塘张祠堂),鸭口张、黄在畔、山下王、梓桥、董家5个村庄隶属咸宁县爱民乡(驻茶地铺)茶地保(驻茶地铺)。1949年6月,下墩等7个村庄、汉美垄等6个村庄所……。 |
雷家桥村位于赵李桥镇北部,东与官塘绎林场交界,南与赵李桥镇赵李桥村相连。西与湖南省临湘市联盟村相望,北与茶安岭罗峰村毗邻。村委会驻地为雷家桥村二组马口湾距赵李桥镇区一公里,市区十五公里。因雷家桥村四组有一座石桥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路人都在此休息,此桥名雷家桥,故而得名雷家桥村。七三年以前由红旗一大队,红旗二大队合并为雷家桥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有月山贺家,月山雷家,大屋黄家,小屋黄家,坡里刘家……。 |